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春节的随笔集聚【范例8篇】
春节的随笔集聚【范例8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经典的随笔都有哪些?以下是网友帮大家分享的“春节的随笔集聚【范例8篇】”,供您参考阅读。春节的随笔【第一篇】过年是中国的习俗,不只是那喜庆热闹的气氛,更是因为一年到头,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休生养息,与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实实在在的说,我喜欢过年的原因是——可以放假。假期在家里看看各个地方台的春节联欢节目,与家人吃年夜饭,没事采购一些年货、零食,打打游戏,睡睡懒觉,实在是颇为惬意。如果在北方的老家,说不定还可以和同伴们打雪仗、堆雪人、滑冰。年夜饭更是丰盛的令人垂涎三尺,各色美味佳肴,是平时鲜为少见的。国家似乎早就有过明令要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但在我看来,是不可能治住的。要知道过年期间,执法人员也是要休息的,很难腾出空来管制,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若是禁止,那么国家自己就要先以身作则。万不能“只许州官防火,不许百姓点灯”。在各种节日上,很多大型的晚会上,在这些大的公开场合,甚至是国家,也会放烟花炮竹。而遏制住了人们的习俗,那春节的气氛也会大打折扣。尤其是除夕夜守岁时,那声声不绝的鞭炮声,眼花缭乱、绚丽多彩的烟火,让人难以忘怀,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过年逛庙会自然是不二的选择。庙会是一种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民间性娱乐活动。由于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庙会上热闹万分,有舞狮子的、踩高跷的、唱戏的、猜灯谜的,花样繁多有趣,也有许多各色民间小食出售。这就是我喜庆而又简单的新年,虽然简单,但却乐趣充实。春节的随笔【第二篇】新年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新年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新年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新年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春节的随笔【第三篇】我的家乡在山东,每到春节,家里就显得格外忙碌而热闹!大年三十那天,是全家人最忙碌的一天。因为从早晨起来,全家大小都在忙着做包饺子的准备。最忙的要数妈妈,爸爸和奶奶了。她们一个在忙着做饺子馅,一个在忙着和面,一个在准备盛饺子的家具。只有她们三个准备就绪,其他人才可以大显身手。一切准备就绪,奶奶一声令下:“包饺子了!”全家男女老少围坐在大圆桌周围。开始动手包饺子了。就连我这个小不点也忙的不亦乐乎,妈妈赶的每一个饺子皮都要经过我的手才能到达圆桌。因为我是大家的运输兵。所以我是不可缺少的一员。大家都也夸我是他们的好帮手。我听了心里美滋滋。干的更卖力了。下午,先早早的吃上一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意思是来年人人都心想事成,再贴对联。作文然后全家人就要放开肚皮大吃一顿年夜饭,寓意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平平安安。吃过饺子后,大家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都要守岁。晚上,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很多小孩在家里就嚷嚷着要和家长们一起出去放鞭炮,可是,我却不怎么喜欢。因为,鞭炮的声音实在太大了,有时在家里都会令我胆战心惊。作文如果我在乡下的爷爷家过年,还不忘给奶奶家打个电话,以示新年的祝福。第二天便是大年初一了,我到亲戚家拜年,还不忘收些压岁钱,这是我觉得最开心的一件事了。你们说,我们家乡的春节有没有意思!春节的随笔【第四篇】春节,一年只有一次,每次都值得我回忆,但前年的春节最让我难以忘怀!前年的春节我是在姥姥家过的,姥姥家在一个小山村,那里过春节的感觉和在城里完全不一样。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还没到中午,家家门上都红彤彤的,好像告诉我明年的日子就像这春联一样红红火火!这里的风俗是,中午下饺子时必须放鞭炮,而且要在饺子刚刚下锅时点着。姥姥她们刚开始包饺子时,我和表哥就忙着把鞭炮挂在了树枝上,表哥紧张地拿着打火机,我又高兴又紧张地躲在表哥身后,大声喊:”姥姥,饺子下锅了吗?能开始放鞭炮了吗?“姥姥说:”再等一会,锅里的水还没烧开。“这一会,我觉得时间过得真慢。我正扭头朝屋里张望时,听到舅舅朝我们喊:“放鞭炮,饺子开始下锅了!”表哥把打火机伸向鞭炮,我捂着耳朵躲在墙角,“噼里啪啦!”炸开的红红纸屑在空中飞舞,我似乎闻到空气中有一股浓浓的年味!我端着满满一碗饺子,和表哥站在满是鞭炮纸屑的地上,大口大口的吃,看着门上的春联,院子里跑来跑去的小羊羔,在我身旁摇着尾巴的大黄狗,一家人团聚的喜气,我真想再放一挂鞭炮。这真是一个让人难忘的春节。春节的随笔【第五篇】“恭喜你发财,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oh,礼多人不怪……”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知道新年的脚步近了。新年快到了,人们纷纷用不同的方式庆祝着节日的到来,我也没有闲着。趣事一:收红包时光匆匆,很快临近春节。三十晚上,爸爸突然对我说:“今天三十,我要去给长辈拜年,你和我一起去吗?”我一听,立刻附和道:“那我也和您一起‘串串门’吧!”走过了十几户人家,给长辈们陆续拜了年,我的兜里也装满了百元大钞,乐得我都合不拢嘴了。突然,爸爸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时间不早了,早点回家吧。明天还要去爸妈家吃饭呢。”爸爸听了,立马带我回家了。这天晚上,我并没有早早睡觉,而是和大人们一起守岁。第二天一早,我早早起床等爸爸带我“串门”。如我所愿,兜里满满当当的全是红包……趣事二:买鞭炮串完门,见时间不早了,我们就向奶奶家出发了。到了奶奶家,我发现姑父、姑姑还有哥哥们都已经到了。其中一个哥哥见我到了,迎上来说:“我们买鞭炮放着玩吧!”听了他的提议,我和另一个哥哥都点头表示赞同。我们商量着如何向大人要钱。最终,他们决定派我去要买鞭钱。我极不情愿地来到老爸跟前,慢吞吞地说:“爸爸,给我几块钱,好吗?我想买点鞭炮。”我的声音特别小,就像一只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本以为爸爸不会同意,没想到他竟然一口答应了。他把一张百元大钞递给我说:“顺带买几瓶啤酒回来。”“哦!”我应了一声,就揣着爸爸给的大钞,一蹦一跳地从屋里飞奔出来。见到哥哥们,我微微一笑:“Yes!钱到手了!”哥哥们赶紧带着我向小卖铺跑去,一路上我小心翼翼地揣着钱。到了小卖铺,我们一看到鞭炮,就什么都忘记了。买啤酒的事也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趣事三:放鞭炮我们选好鞭炮后,哥哥又挑选了一个打火机。付完钱,我们就找了个地方玩了起来。哥哥迫不及待地摁开打火机,一团火焰冒了出来。我把鞭炮递给哥哥。他大胆地把鞭炮往火焰上一放,快速扔了出去。“砰”的一声,犹如巨石落地。我被吓得一蹦三尺高。我也壮着胆子点着一个鞭炮,可是鞭炮捻子燃烧完却没有发出爆炸声。我走进些,想看个究竟。突然,鞭炮“啪”的一下爆炸了,着实把我吓了一跳。我和一个哥哥想戏弄另外一个哥哥。于是我俩用绳子、篮子还有小摔炮做了一个“炮弹”。等哥哥一踩中绳子,“呼”的一下,篮子从天而降,就会掉出许多小摔炮。哥哥果然中计了,“噼噼啪啪”一顿响声后,我们哈哈大笑,从躲藏的地方跳了出来。再看看那个被我们戏弄的哥哥,真是一脸的狼狈模样。后来我才知道,这样很危险。现在想想真是后怕得很。过新年真有趣,你们喜欢过新年吗?春节的随笔【第六篇】我国一年中有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它就是古老的“春节”。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如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与春节食俗文化等等等等。春节的众多风俗至今都代代相传的。“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原古时代就记载着春节扫尘的风俗。因为‘尘’与‘陈’是谐音,新春扫尘有除旧布新的涵义,用意是把一切贫穷,晦气统统扫地出门,人们寄托着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借扫尘的方法去整理全年来的得失,向往打算新年的美好开始。用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等方式来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烘托出喜庆的节日气氛,把福字倒着贴,意示着“福气已到,幸福已到”。还有行行色色的年画,窗花,春联贴挂,期盼赐予福禄寿,一年更比一年好。“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当五彩缤纷的爆竹遍地开花,四处响起的时候,新年走到我们眼前,人们都会穿得整齐漂亮,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祝贺。长辈们给晚辈分发压岁钱,真是其乐融融,新年新气象啊!春节还有不得不说的食俗,大年初一吃红豆,寓示着一年红红火火;吃年糕,寓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吃汤圆,寓示着全家都团团圆圆。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趣味乐事也说不胜说,祝福寓意讲不胜讲。试问有谁不喜欢这传统的春节呢?试问又有谁不想传承这古老的习俗呢?春节的随笔【第七篇】不管现代科技如何发达,城市里的娱乐方式多么迷人,但在春节里,它们都无法与家乡的那种气氛相比,只会让我们在防盗门里边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提防。今年春节又将近,我越发地想念儿时所过的家乡的春节。童年的时候,我和父母生活在一个小镇上。小镇上最高的楼房只有四层,每座楼里大多是一家人,都是木门,一早起来,首先就是开门,然后一直到晚上睡觉时才会关门。吃饭时,大家你窜我家,我到你家,你吃点我家的萝卜干,我尝尝你家的老腊肉。空闲时,聊聊天,下几盘棋。谁家有个事,邻居们都像亲人一样帮忙。所以,在这么淳朴的小镇里,春节就别提多么热闹有趣了。除夕晚上,各家各户张灯结彩备置一桌酒菜,请亲朋好友,边吃边聊。我们小孩子则一改吃饭磨蹭的作风,狼吞虎咽吃完饭,因为重头戏就要开场罗!吃完饭,大人们看春节晚会的看晚会,打牌的扯起几张桌子打牌,话家常的话家常。路上行人渐少,我们玩得十分尽兴。通常是上街和下街的孩子分为两大阵营,我就当上街的“长官”。首先是一根根“火箭”打头阵,所有的烟花都喷不了多远,但我们都为这假的“战争”而不亦乐乎。随着“嗖”的一声,小“火箭”飞奔而出,玩了个花俏的.架势,再“叭”地炸开。一串“信号弹”往空中窜了十几米,再爆炸成一串绚丽夺目的火花。小小的我们,在五彩的光芒中,快乐的小脸熠熠生辉。春节的随笔【第八篇】新年降临了,人们都喜气洋洋的,乐得合不拢嘴,瞧!一大清早,妈妈就已经忙的不可开交了。我好奇的问妈妈:“妈妈你在干什么呀?“过年了,要除尘迎新嘛。”我说:“除尘迎新,这词真有趣!”原来,还有一个除尘迎新的习俗啊!到了新年的晚上,爸爸急急忙忙的打开了电视,开始欣赏春节联欢晚会带来的节目,正在吃饭的爷爷、奶奶、妈妈和姑姑都把头向后转去,对着电视机。我家春节必做的事,就是看春节联欢晚会,奶奶说:春节联欢晚会代表着国家的强大,所以必看。除了以上习俗外,我还知道一个绕口令:初一的汤圆,初二的面,初三的饺子。初四之后的初五、初六、初七什么都可以随便吃。我们重庆有一个比较奇怪的习俗,就是初一不准花钱,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估计是想要发财吧!其实,要说过年的习俗,我家乡还有个习俗还有初一不能扫地和倒垃圾。初二开始要在亲戚家轮流拜年等等。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习俗,就是到了元宵节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灯一定要亮,家家要吃汤圆,寓意团圆。上面的三大习俗,都是重庆人必做的,如果你不是重庆人,你也可以学习一下以上三大习俗。元宵节一过也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人们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
本文标题:春节的随笔集聚【范例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292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