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劳动关系学(第一章)
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主讲人:刘桂林管理学博士电话:15068293641(663641)邮件:guilinliu88@163.com劳动关系学课程学习安排一授课时间:每周2次课,理论课讲授共计32个学时,每周两次课二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问答和论文作业组成。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授课内容学时劳动关系导论2劳动关系理论2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2管理方、工会、政府2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2劳动合同法律制度(1)2劳动合同法律制度(2)2工业民主:员工参与管理2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惩处与申诉2集体谈判2产业行动2集体协议2三方协议2劳动争议处理2当代劳动关系的发展和问题2总结与答疑2主要参考书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主要参考书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主要参考书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案例1-1深圳台资富士康连续发生“12连跳”员工自杀事件之后,中国各地罢工接连不断——从台资的深圳宝安美律电子厂和江苏昆山书元机械厂,再到日资天津三美电机、本田和丰田汽车厂、韩资广东亚成电子厂等等,先后从南到北、从沿海向内地爆发一系列罢工活动。中国出现了“罢工潮”,随着富士康宣布加薪,以及中国23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中国罢工潮并未形成燎原之势。案例表明中国劳动关系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本章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劳动关系的概念和实质是什么?什么是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冲突的根源和背景是什么?理解合作的根源是什么?冲突与合作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本章内容提要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第一节劳动关系的概念第二节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第三节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第一节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的词源劳动关系是由英文“LaborRelations”一词翻译而来,是雇员与雇主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劳动关系的本质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第一节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的相关概念劳资关系:传统的称谓。指私有制企业中的劳动关系,体现阶级性质与对立。劳工关系:以劳工为重点与核心的关系,强调工会与雇主的互动,尤其是集体协商。劳使关系:日本人常用。用温和的中和的名词替代劳资对抗,更多指集体或团体的劳动关系。雇佣关系:劳雇关系。强调受雇者与雇主的关系,主要指以就业关系为主的个别的劳动关系。产业关系:工业关系。狭义为劳资关系。广义指劳动力市场上所有的关系,还包括政府一方。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第一节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的含义这种关系是一种雇佣关系是为履行劳动合同义务而发生的,是一种合同关系是为职业的和有偿的劳动而发生的关系是一种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劳动是劳动者的生存状态,平等只表现在是否接受雇佣这一瞬间,一旦接受后则不再平等而是从属,但这一从属却掩盖在平等的表象下。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第一节劳动关系的概念我国劳动关系的概念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关系具体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劳动关系中的劳动具有的特征主体:以职工(雇员)身份从事的劳动目的:作为谋生手段性质:履行劳动法律义务形式:用人单位内部有组织的集体劳动现役军人、罪犯、战俘、义工、家务、个体劳动及其合人的劳动?第一节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主体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雇员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力并从属于这种权力的工作者。雇员团体因为共同利益、兴趣或目标而组成的雇员组织,包括工会和类似于工会组织的雇员协会和专门的职业协会。雇主也称为“管理方”或资方,是指雇用他人为其工作,并支付工资或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雇主组织主要形式是雇主协会,以行业或贸易组织为纽带,一般不直接介入雇员与雇主的劳动关系事务中。政府主要承担以下四种角色,立法的制定者、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公共部门的雇主、有效服务的提供者。农民、解放军?第一节劳动关系的概念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劳动关系的构成形态个别劳动关系人格上的从属性经济上的从属性集体劳动关系独立自主性明确的团体利益特点服从单位工作规则服从单位指示和命令接受监督、检查接受制裁生产组织属于雇主所有工具或设备属于雇主原料由雇主责任和风险由雇主承担第一节劳动关系的概念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个别性集体性平等性隶属性经济性法律性社会性劳动关系的特点获得人所拥有的体面、尊严、归属感、成就和满足。第二节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1为什么合作?第二节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根本根源异化的合法化客观的利益差异雇佣关系的性质背景根源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状况工作场所的不平等工作本身的属性冲突的根源2为什么冲突?第二节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企业与工会的目标冲突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3劳资双方各自目标是什么?企业的目标工会的目标生存和保持竞争力企业生存和保持竞争力的同时,维持工会的生存与安全发展和繁荣企业与工会都能够发展和繁荣从投资中获得有利的回报企业从投资中获得有利的回报,并向雇员支付“公平”的工资和福利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企业在合同规定和政策范围内有效地使用人力资源,并为工会成员提供工作安全和雇佣机会吸引、保持和激励员工企业在合同规定和政策范围内吸引、保持和激励雇员保护管理方制定决策和保持灵活性的权利通过谈判签订集体协议保护工会和雇员的权从工会获得承诺,在集体协议期限内不得举行罢工利从管理方获得承诺,在集体协议期限内不得闭厂案例1-2智利埃斯康迪达铜矿工人消极怠工为加薪2006年6月6日智利埃斯康迪达铜矿公司工会领袖马林(PedroMarin)宣布工人已经开始消极怠工以抗议资方5日提出的合同加薪幅度,并预测将最多造成10%产量损失。不过必和必拓智利外部事务经理伍德表示产量没有受到影响,必和必拓是埃斯康迪达铜矿公司控制性营运股东。埃斯康迪达铜矿公司5日向工会提出增加1.5%工资,而工会要求加薪13%,理由是铜价大幅上涨。合同谈判预定于下周进行,工会预计28日对资方最终加薪方案进行投票。马林表示工会并不排除采用其它抗议形式,比如工人驾驶装载铜矿的卡车以最慢的速度开往加工厂。此外工人表示如果合同到期后谈判仍然陷于停滞,他们准备于8月进行罢工。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案例1-2埃斯康迪达铜矿公司在03年合同谈判时也向工会提出1.5%的加薪幅度,当时平均铜价为66美分/磅。但随着05年平均铜价达到1.67美元/磅以及1至6月达到2.75美元/磅,工会要求加薪13%,并要求向每位员工发放1600万智利比索(2.9299万美元)奖金。代表2055名工人的埃斯康迪达铜矿公司工会表示安托法加斯塔在智利国内消费水平排名第二,因此工资应进行相应调整。工会表示其要求资方发放的奖金相当于公司第一季度利润的5.4%,该公司劳工合同将于8月2日到期。因此智利埃斯康迪达铜矿公司工会宣布工人开始消极怠工以抗议资方提出的1.5%加薪幅度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冲突的表现形式形式激烈程度罢工不服从(主要包括:工作松懈、低效率工作、怠工、)职辞权利义务的协商第二节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第二节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文化因素非文化因素:“客观”的工作环境管理政策和实施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冲突和合作的根源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任何文化的和非文化的因素都只能影响冲突和合作的程度与表现形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冲突和合作的存在。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案例1-3民工荒”背后的经济原因2004年春以来,在福建、广东、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相继出现了民工短缺现象,仅珠江三角洲缺工就达多万人。存在招工困难的包括制衣、制鞋、电子、玩具等行业的熟练技术工人。一时间,“招工难”、“民工短缺”、“民工荒”等字眼在报纸、网站等各类新闻媒体上高频出现,成为社会的一大热门话题。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每逢春节过后,百万民工涌出家门下广东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由此引发的春运高峰、社会治安等问题都曾是当年的热点、焦点。长时间以来,中国被认为是劳动力廉价且无限供给的国家,有谁能想到,在短短十几年后的今天,竟然会出现大范围劳工短缺的现象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案例1-3(1)物价上涨,民工工资偏低,福利较差。浙江,包括长三角地区,依靠外来投资和廉价的生产要素,特别是极其廉价的劳动力和对发达国家的巨额出口,维持了一个加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对劳动力的廉价使用。许多企业着眼于成本和利润,仅把人视为一种劳动“工具”,对员工的切身利益漠不关心,农民工集中地区的物价水平高,农民工的工资已经很难满足自己在这些较发达地区的生活和居住的需求。另外,一些企业劳动环境恶劣,加班时间长,不签合同,不交社会保险,施工事故频繁发生,导致员工流失率很高。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案例1-3“民工荒”背后的经济原因(2)中央新农村政策对农业的大力扶持。新农村政策在改变农民收入方面主要有两点,一是减轻农民负担的相关政策,二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相关政策。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主要是“税费改革”政策,同以往比较,最近这几年各级政府格外关注和重视“三农”,是向“三农”投入最多、改革力度最大、取得效果最好的时期,中国的税费改革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于新政策的反响强烈。部分农民重新考虑在家种田的价值,权衡利弊,选择回流,留在家里种田。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案例1-3“民工荒”背后的经济原因(3)内地经济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大。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这不仅解决了农民工外出务工住房难、生活开支大的问题,更符合了中国人“以家为重”的传统观念。再加上国家投资政策的倾斜和中西部地区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吸引外来投资,务工环境有很大的改善,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在家就业可以让农民工在务工的同时也可以照顾家人,这对于农民工来说,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条件。(资料来源:刘轩君.“民工荒”问题的浅析,大众商务[J].2004,112(04),261-261.)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案例1-4北京肯德基告别劳务派遣北京肯德基告别劳务派遣改为直接录用2006年8月11日,肯德基贴出通知,表示结束与时代桥的劳务派遣关系,直接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直接与原时代桥派遣的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且员工之前的工龄也将得到承认。这令员工们感到很意外,也很高兴,对于当日看到通知时的心情,该员工这样表述。这是肯德基与派遣员工徐延格对“劳务派遣之争”,正式达成协议,表示和解之后,肯德基与公司内部实行的新政策。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案例1-4北京肯德基告别劳务派遣2006年8月8日,北京肯德基公司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即日起,除特殊情况外,将停止使用劳务派遣录用新员工。而原配销中心的派遣员工将转为北京肯德基公司直接聘用员工,并认可他们以前的工龄,此项工作将在今后几个月内逐步完成。并且他们根据不同情况,逐步取消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对于取消劳务派遣用工,肯德基的解释是,90年代末,北京的劳动用工政策环境不利于公司直接聘用外地员工。因而肯德基将在北京的配销中心的部份工种改成通过劳务派遣公司聘用,同时将该工种的原有工人也转由劳务派遣公司聘用。最近,北京肯德基公司经过审慎研究认为,经过近十年的演进,劳动法律不断发展完善,特别是《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使公司面对法律和政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司因此决定调整政策,将用工方式改成直接录用。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第三节劳动关系外部环境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影响劳动关系的环境因素经济环境法律和制度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策环境技术环境第三节劳动关系外部环境各环境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技术背景经济背景政策背景法律制度背景社会文化背景合作冲突力量权力管理方员工及工会复习思考题1、谈谈你对劳动关系的含义和性质的理解。2、如何理解冲突与合作,以及产生冲突与合
本文标题:劳动关系学(第一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52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