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课文《金蝉脱壳》教学设计通用4篇
写作好帮手1/18课文《金蝉脱壳》教学设计通用4篇【导读】这篇文档“课文《金蝉脱壳》教学设计通用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金蝉脱壳》教学设计【第一篇】一、教材解读: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世界,妙趣横生。如同这篇课文,它就给我们展现了金蝉脱壳的有趣过程及脱壳后奇妙的变化。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先写“我”发现了金蝉停在树皮上的裂口处,不动了。接着写金蝉脱壳的过程。最后写脱壳后金蝉的翅膀、身上的颜色的变化。全文观察顺序清楚,结构严谨,描写细腻,语言准确生动。学习这篇课文,我觉得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有顺序、有主次、仔细观察事物和准确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细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应该说课文中的金蝉脱壳的过程和脱壳后的变化内容都非常生动有趣,学生读来应该很感兴趣,所以,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自主阅读,然后采用“读一读”、写作好帮手2/18“想一想”、“勾一勾”、“议一议”的方法合作学习,弄清金蝉脱壳的过程及脱壳后的变化。另外,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理解课文内容,弄清金蝉脱壳的过程及脱壳后的变化上。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五、总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二、教学目标:写作好帮手3/18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金蝉脱壳的起因。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课题:金蝉脱壳。齐读课题。2、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3、讲故事:三十六计“金蝉脱壳”。(二)初读课文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2、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①出示生字词。②指名逐自然段朗读。3、默读课文。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1-2自然段。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写作好帮手4/18——齐读。3、哪件事“神奇有趣”?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①指名朗读。②说说你的理解。5、齐读第1-2自然段。(四)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搜集蝉的资料。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精读课文。二、教学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并以此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蝉脱壳》。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2、交流蝉的资料。写作好帮手5/18(二)学习第二部分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小组学习。3、全班交流。⑴“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_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⑵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⑶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写作好帮手6/18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三)学习第三部分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3、总结全文:(1)★说话训练:(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你能用自己的话语将蝉脱壳的过程说给同学听听吗?)(2)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四)布置作业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板书设计:7、金蝉脱壳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金蝉脱壳》教学设计【第二篇】教材分析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写作好帮手7/18的兴趣。课文以“金蝉脱壳”为题,告诉我们写的是金蝉怎样脱壳的事情。如作者所说,“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所以,作者观察最仔细,描写最细致。我将这一段文字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找句子、画词语、读文字、填表格、作复述等多种形式,具体感悟课文内容。这样做,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2、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金蝉脱壳”的全过程,使学生从中感悟到事物的发展的缘由,从而加深学生对事情发展有“感悟奇特的情景”。同时对事物的观察掌握好的方法,即(1)要仔细观察;(2)要有重点地观察。学情分析1、所教学生缺乏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也欠缺,没有主动去发掘问题的所在,都是等待老师的提示或引导才能慢慢有所领会。2、由于学生的年龄段原因,对事情的深层次分析未能透彻和领悟,如观察“金蝉脱壳”之时,对“蝉尾出壳”的情景没能仔细观察。从而无法分享作者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也不容易知晓金蝉脱壳的秘密。教学目标写作好帮手8/18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难点: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蝉脱壳》。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文。2、交流蝉的资料。二、学习第二部分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么按顺序来写的?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交流一下阅读感受。(小组学习)3、全班交流。(1)“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相比较。写作好帮手9/18(2)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3)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喜的是什么?(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体”,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阅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三、学习第三部分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3、总结全文: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细致入微呀。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四、布置作业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板书设计脱壳前7、金蝉脱壳脱壳中写作好帮手10/18脱壳后《金蝉脱壳》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明白金蝉脱壳的比喻意义。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重点难点1、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2、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课文内容的投影片。2、蝉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写作好帮手11/18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金蝉脱壳的起因。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猜谜)炎热的夏天,趴在树上“知了—知了”叫的是谁呢?知了是它的小名,它的学名叫————蝉。板书课题:金蝉脱壳。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3、讲故事:三十六计“金蝉脱壳”。二、初读课文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1、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1)出示生字词。金蝉脱壳搜索枝丫配合枝繁叶茂依依不舍协调恢复抽搐聚精会神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重点指导:依依不舍:非常留恋,不忍分离。金蝉脱壳:蝉脱去幼虫时的壳,变为成虫。比喻用计逃脱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写作好帮手12/18(2)交流初读收获。()师告知:金蝉即蝉的幼虫,幼虫脱下的壳叫蝉蜕,也叫蝉衣。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就会蜕下外皮,外皮可以做药材。(3)指名逐自然段朗读。3、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了解大意。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1—2自然段。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齐读。3、哪件事“神奇有趣”?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①指名朗读。②说说你的理解。5、齐读第1—2自然段。四、布置作业1、搜集蝉的资料。写作好帮手13/18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7。金蝉脱壳》。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2、交流蝉的资料。二、学习第二部分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小组学习。3、全班交流。⑴“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⑵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写作好帮手14/18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重点感悟蝉尾出壳的情景:这一部分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分别用单线和双线画出描写蝉身体部位的词语及相应动作的词。再边读边想象出壳情景。)⑶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三、学习第三部分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你读出了什么?2、指导朗读。读出蝉儿的美,出壳的美,我心里的美。四、总结全文1、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作者为什么能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写得那样准确、细致?)(观察仔细、观察有重点)2、再次齐读全文。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写作好帮手15/182、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抓住重点有序地写下来。六板书设计脱壳前金蝉脱壳脱壳中脱壳后(主备人:xxx修改人:xxx)七、教学反思作者以细腻的文笔,详实地介绍了自己爱捉蝉,决心揭密,耐心等待,最后终于亲眼目睹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领孩子走进动物世界,聆听动物的歌唱,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萌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教育中注意培养耐心、细心、对自然科学的探究精神、对大自然的珍惜和热爱之情。《金蝉脱壳》教案【第四篇】教材分析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课文以“金蝉脱壳”为题,告诉我们写的是金蝉怎样脱壳的事情。如作者所说,“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所写作好帮手16/18以,作者观察最仔细,描写最细致。我将这一段文字作为教学重点,让学
本文标题:课文《金蝉脱壳》教学设计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570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