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8篇
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8篇【导读】这篇文档“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8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4、能过课件感受天都峰的“又高又陡”,从而体会小姑娘和老爷爷爬山前的心理活动;通过朗读学习并讨论了解爬山的过程是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探究过程第一课时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1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⑴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⑵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⑶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石级:石头台阶。仰望:抬头望。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五、布置作业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2、抄写本课生字、词。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第二课时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2、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3、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4、“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⑴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⑵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5、“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⑴学生读书圈划。⑵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⑶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⑷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三、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多媒体出示思考题:⑴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⑵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⑶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三、总结课文,明白道理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第三课时一、课外延伸,交流课余生活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二、完成作业听写、基础训练练习。三、课后小结知识技能目标完成地不错,但是情意目标稍欠火候,对于战胜困难,互相学习鼓励品质,只能初步地培养。原因可能是学生家庭条件较好,生活较舒适,没有碰到过什么困难,所以没有实际生活的体会。常规方面今天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学生读书声音大了,不再细声软语了。下一步将培养学生大声地回答问题。板书设计爬天都峰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交流,了解自己名字里的故事。2、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清楚明白的向别人介绍自己名字里的故事。3、乐于交流,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态度礼貌大方,能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人展开交谈。教学准备:课前每个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名字里的故事。教学过程:一、猜姓名,揭题1、教师导语:同学们,认识老师吗?怎么称呼我?对,老师也想认识一下你们,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那你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2、教师引导:知道老师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猜猜看?(生答)告诉你们,老师这个名字是……所以就给我取……这个名字了。3、揭示课题:现在同学们都知道我名字里的故事了,老师还不知道你名字里有些什么故事呢。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向父母了解你名字的来历,现在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二、介绍自己名字的含义1、指名交流,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告诉大家你名字里的故事?(指名说,随机强调说话时的注意点。)2、师评点,并出示说话要求:(1)说说姓什么,叫什么;(2)说清楚是哪个字;(3)名字是谁给取的;(4)为什么叫这个名字;(5)说说小名。3、现在你想不想把你的名字里的故事告诉你周围的同学听?这样吧,我们六人合成一组来讲讲。(生小组交流)4、周围的同学都知道你名字里的故事了,可老师还不知道,其他同学也都不知道呢,你愿意说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说,师随机点评。)三、拓展练习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你有,我有,大家有。有些知名人物的名字也很有趣,老师来说两个人的名字,你们看认不认识。王昊、谢婉滢?不知道吧。那知道月亮姐姐吗?冰心呢?告诉你们,其实王昊就是月亮姐姐,谢婉滢也就是冰心奶奶。原来王昊、谢婉滢是她们的父母给取的大名,而月亮姐姐、冰心是别人或者自己根据她们的职业、爱好等给取的昵称或笔名。假如让你给自己取个名字,你会取怎样的名字?2、你现在取好名字了,你能把你取的小名或者别名来告诉大家吗?你还要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取这个名字。(生说)3、有些知名人物的名字也很有趣,课后可以去搜集、了解一下。4、回家以后,和家里人说说,你从名字里知道了哪些新鲜事!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家名字里的故事,原来小小的名字里有着大学问呢!2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2、说出对自己名字的看法,学会交际与沟通。3、引导学生体验研究的快乐,培养学生交际与沟通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学生了解自己名字的来历,学会交际。从而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准备:回家向父母打听自己名字的来历或者询问家人或同学的名字的来历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师指一生: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师问他/她:你知道你的同桌叫什么名字吗?你会写他/她的名字吗?(生写)师问:同桌,他/她把你的名字写对了吗?(同桌说正确的名字写法。)师再问:你知道他/她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二、以教材为依托,了解名字1、我们学过的课文都是哪些作家写的?说说他们的名字。2、你知道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那些人物?说说他们的名字。3、你还知道哪些人的名字?4、这些人的名字当中,你知道谁的名字的来历。三、以说话为基础,小组交流名字的故事。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说说你叫什么名字?是谁给取的?为什么给你这个名字?它有哪些特殊的含义?参考:大家好,我是(),在字典里,我的名字中的()字的含义是()。通过调查,我了解到我的父母给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知道了这个名字的含义,我感到()。2、根据上述,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名字的来历。交流的时候,同学们要认真的听,如果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讲的同学提出来,进一步了解。注意用语要有礼貌,神情自然。3、指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说清楚了没有?说得有趣吗?四、作业回家给家里人说说,你从同学的讲述里知道了哪些新鲜事。看看你能不能讲得清楚,说得有趣。板书设计: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清楚、有趣教学反思:说名字里的故事,这是一个同学们都十分熟悉的话题。每个人都有名字,每个名字里都有家人对他们的期待,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去询问家人自己的名字有什么含义,这不仅有利于加强亲子关系,也让学生理解家人的良苦用心。课堂上,我多让学生说,让学生写他人的名字,也是在促进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交流故事环节,我以规范的语言引导学生发言,使他们能清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所想的内容,以真正地实现沟通和交流。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气氛活跃。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4.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进入新课。快速默读,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秋天的雨?总结: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二、学习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说秋雨是一把钥匙呢?指导朗读。三、学习二~四自然段1、二~四自然段课文都写了秋天的什么?(秋的颜色、秋的味道、秋的声音)自读课文的2—4自然段,想想你在课文中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说说都有哪些颜色?欣赏秋天景物图片,直观感受“五彩缤纷”。3、比较句子:①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②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4、找出这两个句子的共同点: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比喻手法的运用)5、“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想象:这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告诉人们一个喜讯,它在告诉我们()!6、“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引导注意“你挤我碰”中拟人手法的运用。7、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想象练笔:你看,秋天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给了,像……你看,它把给了,()像,哪哪。出示图片启发想象。8、学习课文第三、四段,注意其中拟人手法的运用。四、想一想,秋天的雨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拓展阅读:小诗《秋天的雨》五、作业:(1)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把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2)今天我学会了好多描写秋天的词语和句子,我要把它们都摘抄下来。(3)阅读1篇关于秋天的文章,收集描写秋天的词语和句子;(4)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画一幅关于秋
本文标题: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820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