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小学三级语文掌声教学设计3篇
小学三级语文掌声教学设计3篇【导读】这篇文档“小学三级语文掌声教学设计3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小学三级语文掌声教学设计1《掌声》教学设计《掌声》教学设计之六作者:陆勤教材简析本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4段(1:2-4;5-6;7)。课文以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小英的神态与动作。因此,知道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内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9个二类字。理解生词意思。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教学准备生字卡、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目的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一、导入揭题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3、预习了渴望呢,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二、初读课文1、师范读。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班里愿意投向调来情况持久讲述交谈珍惜慢吞吞困境残疾犹豫骤然鞠躬舞蹈理解:持久:保持的时间长。困境:捆那的处境。犹豫:拿不定注意。骤然:突然。4、读课文。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①写小英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小英上台演讲,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③同学们的掌声使小英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④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7、每组各读一段。三、书写生字1、师指导写“班”“境”“愿”。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目的要求精读课文。一、复习1、认读词语。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二、前后对比,感受小英变化1、小英曾经是怎样一个人?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一段。2、小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1)出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2)指名读这句话。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6)齐读这句话。可是不久以后,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7)指名说。8)读读这一小节,出示:“说也奇怪……”9)小英变得怎么样了?(自信、勇敢……)10)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11)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指名说)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小英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读1、5两段。)4、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是……?(小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你认为是因为什么?(掌声)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2、同学们给了小英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大家来鼓掌(指名读)小英感受到了吗?谁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4、同学们的为什么要给小英这样的掌声呢?在掌声响起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5、出示: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1)谁来读第一段话?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齐读。(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小英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因此,从“慢吞吞”、“眼圈儿红了”我们体会到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齐读。(3)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小英的心里,关注着她。其实同学们早已在关注她,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4)小英终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什么?包含着什么?(回顾前面的课文。)(5)掌声渐渐平息,小英开始演讲了,她讲得怎么样?听了演讲,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6、同学们把要对小英说的话用什么表达出来?(第二次掌声)这时的掌声又是什么?这时的掌声又犹如什么?(学生自由说,并让说得精彩的同学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小英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7、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小英怎样了?(出示):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齐读。小英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小英心头涌动,她想说——(生答)小英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引读)8、是啊,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再次引读)9、后来,小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给她的老师写来了一封信,想看看吗?出示:(1)、指名读。读课文就应该这样,把自己放进课文中读。四、总结升华,读背作者感想。这掌声仅仅是指这次掌声吗?这掌声包含着什么?(关爱、友情……)是呀,当别人需要你的掌声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齐读这一段,把这一段话工工整整地抄下来,把这爱记在心里。以后如果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把这段话送给他;如果你自己遇到困难,你可以拿出来看看——记住:还有很多朋友在关心你,爱护你!课后小记:1、本课的教学设计参照颜宏京老师的设计,我觉得能抓住主线,突出重点,主要抓住两次掌声出现的时间、小英的神态及心理,以及同学们的表现,就是抓住了本文的主干。另外在讲课时要把课堂的掌声与文本的掌声相结合。2、存在的一些遗憾,学生感悟到小英的前后变化,从自卑、忧郁、胆小到开朗、自信、勇敢,但在感悟后需要通过朗读来加以巩固,在课堂上读的时间总觉得不到位,似乎意犹未尽啊。《掌声》教学设计小学三级语文李时珍教学设计225《李时珍》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编写了“东方医药巨典”——《本草纲目》。2、学习生字新词。(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读懂自然段的能力。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1、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好思想。2、学习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难点1、着重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写作准备。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二)解决办法运用“弄懂每句话的意思,了解句与句间的联系,归并分层,归纳出整个自然段意思”的方法解决重点、难点。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一)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在初读、导读课文过程中,找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讨论。(三)重点、难点问题,全班交流。五、教具准备投影片、录音带、挂板、字卡。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问:你知道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吗?2、简介李时珍。李时珍是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一生为穷人治病,为了编写《本草纲目》,研读800多中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访问,采集药物标本,行程达一万多里。《本草纲目》被国内人们视为至宝,在国外用法、营、的、日、拉丁文广泛刊印,称为“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被公认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二)范读课文。(三)学习生字词。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勾划出不懂的地方。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3、学生质疑,教师点播,师生交流。(1)字(出示字卡)①读准字音。诊、症、凑、栽、积累的“累”②认清字形拜、籍、酷、载(2)理解词义。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辈辈。诊费:看病所收的费用。完善:完美。拜访:敬词,访问。品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判断:断定。疑难病症:指病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流行:传下去,传开去。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四)初步感知自然段的意思,理清层次。1、铺垫孕伏。(出示投影片)(1)自学。(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2、教师点拨,理清层次。第1自然段:讲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第2、3自然段:讲李时珍立志学医。第4、5、6自然段:讲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第7自然段:讲《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著作。(五)课堂练习。1、组词。栽择纲珍载译钢诊2、填空。(1)查字典。查带点字要查部首再查几画选正确解释记载①年.②记在书报上。严寒酷暑①残酷。②极,程度深。(2)选择恰当的词填写在括号里。药方药材药物药效药物书①李时珍暗自记下不少。②他一面行医,一面研究。③《本草纲目》是一本。④他亲口品尝了许多,判断。3、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李时珍》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理清了层次,了解文章内容,这节课我们更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二)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问:(1)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2)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能被称为伟大的呢?2、齐读。(三)学习第2、3自然段1、轻声读2、3自然段。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全班交流。(1)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2)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3)李时珍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古方?想像一下李时珍当时是怎样“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药方的?(4)李时珍的父亲是不是仅仅因为李时珍说出了一张古方而同意他学医的呢?(5)从这两自然段中你体会到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2、齐读第2——3自然段。(四)学习第四自然段(重、难点)1、默读第4自然段2、学生自学、质疑,教师点拨,全班交流。(1)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可以分为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2)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话起什么作用?(过渡)(3)李时珍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什么缺点:(“不全”、“不详”、“不对”)他想编成什么样的?(4)李时珍决心重新编书的原因是什么?(5)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关系?(因果)3、齐读第4自然段。(五)课堂练习。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例:他编成了药物书。他编成了新的药物书。他编成了一部新的药物书。(1)李时珍是药物学家。(2)李时珍走遍了名山。2、读课文第4自然段,完成练习。(1)李时珍发现旧的药物书的三个缺点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2)完善的药物书应该是记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课时(一)指名读1——4自然段。(二)学习5、6、7自然段。1、学法导入,明确目标。课文前4自然段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学得特别好,老师相信在5——7自然段的学习中,大家会表现得更好。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围绕这个问题(出示幻灯片),先认真地、轻生地读课文,注意药边读、边勾,边想,然后小组讨论。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是怎样做准备的,他是怎样写成的?你有何体会?2、教师点拨,全班交流。(1)学习交流第5自然段。(重、难点)①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李时珍从积累经验和到各地采药两方面做准备。②哪句话概括了这自然段的内容?(第一句)③李时珍亲自采药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④李时珍为什么要亲自品尝
本文标题:小学三级语文掌声教学设计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824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