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4篇
《求平均数》教学设计4篇【导读】这篇文档“《求平均数》教学设计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求平均数》教学设计1《求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平均数的意义;2.理解平均数算法的多样性,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养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3.了解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并能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建立平均数的概念。2、学生会解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方法。教学准备:乒乓球板和球各2付。统计表若干张。教学过程:一、构建平均数的概念:1、游戏导入,初步感知。(1)、师:今天老师想组织同学们进行一场小小的球赛,有没有信心?生:(有信心)师:既然是比赛就有比赛规则,请听好:全班同学分成两队,一二2组为甲队;三四2组为乙队,每队挑选若干名选手来参加拍球比赛。比赛规则是:在规定时间内哪个队拍的个数多哪个队获胜。(注意:时间到或球离板后都表示结束比赛)(给10秒时间商量派谁来参加比赛。)师:好,甲队老师选4名参赛者;乙队老师选5名参赛者。生:学生选派选手,编号后上台排好队伍。备注:如果在这里有学生说出人数不同比赛不公正,教师随即提问:那么怎样比才公平呢?生:只要算出2队拍球的平均数。(教师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生活中的“平均数”。师:刚才同学们一致认为求出每一队拍球的平均数是最公平、公正的。说得一点没错,老师决定采纳同学们的建议。下面我们首先进行拍球比赛。师:为了节省时间,每次2个选手一起比,另外1名选手和各队的同学们可以一起数数。并记好所拍的个数。2、设疑:师:两个队拍球个数已经公布,可结果还未决定,猜猜看假如你是裁判,你会依据什么来决定哪个队获胜呢?(学生交流,口答――平均数)生:只要算出2队拍球的平均数。(教师板书:“平均数”。)3、师:为什么用平均数?求出总个数不行吗?平均数有什么好处?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交流,互说回答。因为求平均数公正,又能反映一个队的整体水平)师:说得真好。边说边板书:公正、代表整体水平师:怎样来计算平均数呢?谁来说说看?生:学生说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教师板书)注意:若出现除不尽可以保留整数。师:好,比赛结果已经出来了,我们看到甲队平均每人拍()下,代表甲队整体水平,乙队平均每人拍()下,代表乙队整体水平。现在老师宣布:本次拍球比赛×队获胜。同学们你们还有意见吗?2、联系生活,深化感知A、出示一组题目:师:下面我们就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对下面3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1)小华班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8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38厘米。(2)小华班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8厘米,小勇班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所以小华身高一定比小勇高。(3)出示一副图:(图略)一个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米,小芳身高1.35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不会有什么危险。B、学生交流看法,并说明理由。1.2米是一个平均水深,深的地方一定比1.2米深,甚至于有2米,而浅的地方一定比1.2米浅。师:是的,平均数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师: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平均数的吗?谁能举个例子来说说看。生:汇报。(3-4个学生)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个例子,请看。三、平均数算法的探究。(1)出示题目:这是四(4)班同学上学期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情况一览表:□代表10本。师:现在王老师想了解四(4)班同学平均每组借阅图书多少本?先独立思考,再到小组里交流想法,可以用算式或图示来表示你的想法。(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后交流汇报。(选择学生上黑板板演)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生1:(我是用图来表示的,只要把第2组的一个个框移给第一组1个,再把第3组的一个框移给第4组1个,这样每组都是三个框,就是平均每组30本。师:喔,根据图你一眼就看出来了,其实你就是就把多的移出来,补到少的里面去。这个过程就是“移多补少”。(板书)生2:我是用(20+40+40+20)÷4=30(本)我是先求出四组一共借阅的总本数,再除以组数就是每组的平均分。师:噢,你是先把四个组的总本数合起来再平均分。这个过程就是“先合后分”的过程。(板书)大家认可他的想法吗?(生:认可)生3或生4:我的做法其实与生2一样,(40+20)×2÷4=30(本);60×2÷4=30(本)……师:这2种方法只是求总数的方法不同,其实也是先求出总数再平均分这也是“先总后分”。如果出现:(20+40)÷2=30(本)师:这个算式是谁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生:由于一、二2组和三、四2组借阅的本数相同,我就先算出一、二2组的平均本数,也就算出了四组的平均本数。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原来这份材料里正好一、二组和三、四组借阅的情况是一样的,所以你算出其中的一半的平均数也就代表了四组的平均数。★★如果出现:20+(20+20)÷4或20+40÷4也让学生说说想法。生:我是这样想的,因为每组都有20本,就把20本作为标准,再把剩下的40本平均分,得到的商再与20加起来。也是每组30本。师:他的想法同学们都听清楚了吗?(教师可补充说明)他的意思是:首先选出20为标准,再把比20多的数加起来的和除以4,得到的商与前面的20相加,就是每组的平均本数。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象这样,几个不相同的数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或先合后分),使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师:做对的举手。看来同学们都掌握得不错。请观察以上每个算式中的平均数的得数,你能发现平均数的值有什么规律吗?生: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师:你真是个有心人,观察得真仔细,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介于两者之间。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了。四、巩固应用。1、做“练一练”/第一题。(题略)学生做后评讲。(略)2、第二题。(可以口答算式不计算)出示四年级四班高萌同学在作文比赛中的得分情况。师:你知道评委们是怎样确定她最后得分的吗?生:先把8个评委的得分加起来,再除以8。学生回答后,让学生按他们的方法计算,等到学生出现疑惑时,组织学生讨论:平均数既然具有公正性和代表性,为什么在这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思考问题)师:计算比赛成绩的特殊要求(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用你认为最简便的方法,再根据这一特殊要求再计算出高盟同学的最后得分。3、师:如果让你当评委,你认为王老师这节课能得多少分?学生商讨后,给老师亮分,你把得分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针对不同的得分说出自己的想法。师:最后得分是多少,请小评委们抓紧时间计算出来。(亮分97)四、课堂小结:师:看来得分还挺高的,那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生:学会什么叫平均数,求平均数的方法。求平均数时,首先要求出总数量,再用总数量除以和它对应的总份数;或者直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先找出基数,再把比基数多的数加起来除以总份数,将商与基数相加,得到平均数。四、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求平均数教学反思2求平均数教学反思求平均数,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一、情境导入。根据教材选择的4名男生和5名女生进行套圈比赛的情景作为教学素材,观察条形统计图得出信息:4名男生套中28个,5名女生套中30个,由此,教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促使学生产生求平均数的心理需求。二、探索新知。学生由小组讨论得出:要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以“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为例进行重点教学,可以用移多补少法和先求和,再求平均数的方法得出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接着求得女生平均每人套中6个,这时进行比较,得出男生套得准一些。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学到了计算平均数的方法,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到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平均数比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三、练习巩固。1、想办法求出3个笔筒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铅笔?学生可选择动手操作,可选择先求和、再求平均数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2、通过估测和计算3条带子的平均长度,既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特点,又巩固先求和、再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3、判断对错:继续让学生巩固理解平均数的意义。4、解决问题:巩固先求和再求平均数的方法。四、全课总结。1、首先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求平均数,说说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和平均数的特点。2、进行拓展,读一读生活中的平均数——7句话,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3、进行延伸,留给学生一道生活中关于平均数的思考题:评委给歌唱比赛选手打分的题目。教学完这节课后,我进行了认真地反思,下面我主要从本节课的优点、存在问题和我的收获三方面来谈一谈对本节课的反思内容。优点:一、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不管是探索新知部分还是练习巩固部分,都为“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这一重、难点展开,力争每个教学内容都踩在教学目标的点上。二、练习安排充分让学生参与,并加入判断题练习。练习1:笔筒操作题,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练习2:估算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注重学生动脑思考根据平均数的规律解决问题;练习3:判断对错,注重学生的动口说,让学生的学习外显于语言;练习4: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列式计算,注重学生的独立动手解题能力。总之,练习的设计充分让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一个学生对教学重难点都得到巩固、深化。三、问题设计细化,引导自然到位。上这节课之前的每一天,教案都在不断修改,问题的设计都在不断改变、改进,总在思考,某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提出,学生会更明确,引导会更到位,对问题的揣摩细化到每一个词、每一个字。例:在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运用移多补少法求出男生套圈的平均数时,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用移多补少法,因为还没学,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可以用这种方法,再总结出移多补少法。那么这个问题到底该怎样引导提出呢?我反复揣摩、思考,最后对学生提出:我们怎样移动方块能一眼看出4名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知道要用移多补少法。确实,问题设计细化,能够使引导自然到位。存在问题: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但不要急于求成。本节课在教学“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时,经讨论、探究得出4名男生套圈的平均数是7,接着让学生讨论平均数“7”和每个男生套圈个数间的关系。学生说到:7是中间数、7比9小比6大。学生说到这里,其实已经把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的规律说的很清楚了,但作教师的却还不满足,总想让学生总结的和老师教案所预设的准确的数学语言一样,实际上,又喊了两个学生总结,也还是不能像老师所想像的一样能够准确运用难度较大的数学语言。其实这时,学生表达完正确的规律意思后,教师接着出示准确的数学语言规律,让学生大声读一读,教学效果就会很好,不应急于求成。因此,有难度的数学语言,对学生的培养一定要循序渐进。二、在教学过程中没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以学生为本。由于上课时使用的预案是多次修改后形成的,所以在上课时感到自己的思想不够灵动,不敢对教案擅自改动,一旦教学实际与原来的教学设计有出入,心中就有些紧张着急。在进行练习2时,请学生估测三条丝带的范围,学生估测的数值不对,不符合平均数的规律。这时,教师就有些紧张,因为备课时根本没有想到学生对此题的估测会出现问题。其实,这时,教师正好可以借机再强调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的规律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估测,这样,既能起到强调难点的作用、又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解答此题,使难点迎刃而解。结果呢,教师因为教学实际和教学预案不一样,一着急,草草了事,这一环节就略显紧张和不踏实。我的收获:
本文标题:《求平均数》教学设计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83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