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对人才工作科学化的有关思考
对人才工作科学化的有关思考沈荣华(作者系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0年5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提出了人才工作科学化的重大命题。笔者认为,这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它为新时期人才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如何推进人才工作的科学化,人才工作科学化中急需解决哪些问题,谈几点我的浅见。正确认识中国人才的现状人才工作科学化,首先要正确认识中国人才的现状。总体上讲,中国人才在世界上有相当优势:一是人才规模巨大,现在人才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二是中国人才素质较好;三是中国有优越的社会制度,这对人才成长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和环境;四是近年来我国对人才问题认识不断提高,人才强国战略已初见成效。但是,中国人才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一是人才体制落后,还存在一些内耗问题;二是人才机制不活,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均主义现象比较普遍,导致有效的资金不能真正给最杰出的人才;三是人才虚胖问题突出,人才数量很多,但质量问题很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仅1万人)。我始终认为,中国人才发展落后,主要是制度落后。一些地方和单位用人以年龄、学历划线,不是看能力、业绩,优秀人才怎能脱颖而出?因此,注重制度安排,是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最深厚的,好多人才都是在困难条件下成才的。现在我们党和国家,意识到了人才资源的重要性,意识到了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人才工作已进入我国历史上最好时期。教育要注重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教育是人才工作科学化的基础。必须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但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等方面,任务还相当艰巨,必须花大力气突破。改革教育管理模式。现在大家讲的教育改革滞后,实际上是个改革教育管理模式问题。我认为,我们的办学模式与国外的办学模式最本质最关键的区别是,国外的大学是学术机构,而我们的大学是行政单位。国内大学现在都有行政级别,副部级和厅级,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家花钱办大学是希望大学成为知识创新的源泉,而不是成为一个副部级的行政单位。好在国家已经下决心取消科研机构、学校、医院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我们看到,深圳的南科大,参照国外大学办学模式进行管理,正为中国高校体制改革探路。改革中国教育体系和教学方式。与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我国的教育体系、教学方式相对落后。我们的高等教育,没有很好的根据社会需要来办学,都想办综合性大学,没有个性特色,结果培养的人才,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知识能力结构欠佳,人文素质薄弱,特别在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方面,与先进国家比差距甚大。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所以高教改革、教育改革对我们民族意义重大。中国教育要加快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学质量问题,教学的质量应该由老师来体现,所以一定要提高老师的水平,加快教师队伍的国际化。要拿出最好的机制,最好的待遇,吸引国内外优秀的人才,去从事教育。加大资金投入培养老师,把中小学、幼儿老师派到国外去学习。去行政化、官本位要动真格近几年来,中央提出的解放人才、去行政化、官本位、人才优先发展、人才以用为本、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推进人才国际化等理念,立意深远,是人才工作科学化的重大创新,切合人才发展现状和未来需要。我们不能将其停留在口号和理念上,必须加快推进落实。首先,要坚决打破官本位。现在的官本位问题非常突出,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因为它比科研经费不足、创新力度不大等问题的杀伤力还大。解放人才,必须消灭官本位。要进一步提高人才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提高人才这三个地位,有利于打破官本位。其次,人才要以用为本,集中精力搞科研。人才要以用为本。他适合做什么,就应当安排他去做什么。现在让很多科学家去当校长,他不一定能当好校长,他能搞好科学不一定能当好校长。有专家说:科学家即使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科研上,还嫌时间不够,如果还要把许多精力放在行政工作上,那就基本上是摆摆样子,不可能有国际竞争力,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再次,要重视培养使用年轻人才。要创造一个更公开、平等的机制环境,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面对未来,要具有长远的竞争力,应该重点考虑培养本土30多岁的年轻人,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现在有个不好的趋势,把一些取得科技成就的年轻人都提拔到管理位置去了,这不利于人才发展,年轻的科技尖子更应该在科技岗位上发挥作用。营造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现在世界上都在做营造环境的文章,以留住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综合环境,是当前我国人才工作科学化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一是要营造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你只要创造了这个条件,他自己就会冒出来。要把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成长的条件环境作为一个问题来研究,不能让创新人才既流汗,又流泪。美国科研政策是宽进严出,鼓励创新。但是中国政策是严进宽出,显然其导向是不利于鼓励创新。实际上,领军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我们要创造良好环境,给他们机会。二是要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以申请重大项目为例,现在评审中问题很多,没有真正体现公平竞争。有些项目论证会,评审专家都是体制内的,个别体制外专家只是摆设,致使有些体制外很好的项目很难中标。三是要注重人文环境建设。与跨国公司相比,我们还是感到软实力方面差距比较大,特别是在核心技术、著名品牌、企业文化、一流的企业领袖、创新人才,还有高技能人才方面差距更大。必须看到,我们的硬件投入已经是非常大了,但是软环境的建设可能是未来更重要的内容,要在支持创新型国家的同时,也要支持人才文化软实力的塑造,这是非常重要的。离开了文化建设,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深化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工作科学化的关键在体制机制。我国人才体制机制改革,30年有突破,有进展。但还有许多弊病束缚了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一是人才评价机制不活。人才标准的指挥棒作用很重要,应该坚持多途径、多标准评价人才。现在许多大学和研究所以SCI文章来评价人才存在弊端,基础研究可以看SCI文章,应用技术研究应该看到底给国家解决什么问题。在一次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有段话很动情,他说,对一位医生来讲,面对一个危急病人,最急需的是你的高超的临床医术还是SCI论文。因此,要坚持科学评价人才,不能只看一个科研人员写了多少论文,而要看他们具体做的什么东西,作出了什么重大贡献。这样可以避免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主要在发表文章,而不是在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上。二是人才激励机制不活。据了解,国外的科研经费,70%可以用在人头上,而我们国家到现在,限定在一个很低的标准。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流失了,原因就是不能给他市场上相应的工资和待遇。据了解,由于我们激励的不够,导致高端人才向外流出。中央直属企业每年流出的高端人才高达1万人。这些人才流出,首先对我们来讲,重置成本很高,另外核心技术有外泄的风险。所以我们必须改革,希望能做的比跨国公司更好一些。三是科研体制不活。我们目前的科研体制还存在不利于创新、不利于人才成长的一些问题。我们能不能绕开这些问题,在体制外建立一个试点,这样科研体制的官本位问题也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目前就是这样做的,他们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所长完全是一个科研所长,不是一个行政领导。这样的探索值得我们深入总结。改善人才布局、发挥企业人才主体作用人才布局失衡是目前我国人才工作科学化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影响人才作用发挥,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合理调整科技人才布局,利用政策和利益杠杆,引导人才向企业集聚,在区域间和专业行业间合理流动。一是科技人才的区域布局失衡。目前,我国人才集中在北京、上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而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想留住人才很难,吸引人才更难。另外,国家在院士评选、项目评选、奖项评审等方面,人才集中的地区形成垄断,往往没有回避制度,造成人才竞争不公平,边远和欠发达地区吃亏。要建立人才评审、项目评审的公平导向机制,向边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科学、合理、均衡配置各地区人才,更好地促进科学发展观落实。二是科技人才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分布失衡。我国科技人才资源,现在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在大企业的规模和数量相对要小得多。目前,国家级的研究中心95%设在高校和科研院所,15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上都在高校和研究所,973、863项目的计划主体也大部分在高校和研究所,大部分的科技奖励授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院士、专家在企业的比例相对不高。由于各方面相隔离的体制制约,产学研一体化很难实施,即使在150多家中央企业里面,科研院所和生产经营单位两张皮的现象也还没有很好地解决。笔者建议,对科技人才的布局要做一些战略性调整,产业部门的科技机构还是设在企业比较好,从而解决两张皮的问题。同时在人事管理、社会保障、分配制度等方面,制定一些可以操作的政策,引导人才向企业流动。三是科技人才的专业和行业分布失衡。我国人才在科研体系内部分布也不均衡。要根据国家重大工程任务来组织人才,要以任务积聚人才。像两弹一星一样,目标定了以后,就在全国选择我们的优秀人才,共同完成重大课题。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进程吸引海外人才、推进人才国际化,是人才工作国际化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大力吸引海外人才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我国人才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推进人才国际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引才重点的问题。主要是三类人才:国际化人才、企业家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在高端人才吸引方面,要特别强调世界眼光和国际水平,目前,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实力吸引海外优秀人才,首先吸引的重点就是华人,比如新加坡等地华人。其次要大力吸引外国专家,很多外国人都对中国感兴趣,海外高端人才也可能愿意来中国。二是引才策略的问题。建议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一要抓两头带中间。抓住最高端的几百人或一百人,重点吸引;吸引我国在海外的一百多万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抓住这两头就能把中间的人才带回来。二要以攻为守。不能仅仅停留在吸引留学人员,而要面向世界吸引人才,给他高薪、给他们绿卡、给他们子女入学政策包括减免税政策,在最关键的科技岗位让他们发挥作用。三要建立沟通和联系的渠道,建议成立一个中央人才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把这个委员会作为党中央与海外高端人才之间的桥梁。经过他们的工作,可以更有效地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回来。三是国际化人才的扶持问题。不少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后,已经有了相当的经济实力,有了地位和品牌。应该在现有的引才计划基础上,再做出一个针对中国20年之后的顶尖人才的扶持计划,对他所从事的事业、企业、品牌包括在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使他们成为国际舞台本领域的领军人物,从而引导全球潮流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本文标题:对人才工作科学化的有关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90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