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接触有害物理因素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
接触有害物理因素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内容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振动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高气压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紫外辐射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微波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一、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基本概念:噪声是指环境中存在的、使人厌烦的、频率和强度杂乱无章的,并可引起听力损害的声音。工业企业或服务行业作业地点具有噪声源的作业称噪声作业。根据GBZ2.2-2007,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小时的,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加3dB(A)的原则,确定其噪声声级限值,但最高限值不得超过115dB(A)。一、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续)主要存在的行业1、煤炭开采:凿岩、爆破、装载、喷浆、掘进、打眼等;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钻井、采油、转油、气体净化3、造纸业:纸浆备料、打浆、原纸压光4、石油加工业:萃取、汽提、页岩预处理5、化学肥料制造业:煤焦气化、尿素合成、尿素加工、磷矿粉制备、多效肥制取6、铁合金冶炼业:筛分、备料一、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续)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1、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1)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Hz、1000Hz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HL)(2)中度以上传导性耳聋(3)双耳高频(3000Hz、4000Hz和6000Hz)≥40dB平均听阈(4)Ⅱ期和Ⅲ高血压(5)器质性心脏病一、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续)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续)2、检查内容:(1)症状询问重点询问有耳鸣、耳聋、眩晕,头晕、头痛、多梦、影响听力的外伤史、爆震史、药物史、感染史、遗传史等。(2)体格检查a.内科常规检查注意甲状腺和心血管系统的检查b.耳科检查:听力、外耳和鼓膜的检查,(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必检项目纯音听阈测试、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b.选检项目声导抗、耳声发射一、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续)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1、目标疾病:(1)职业病:职业性噪声聋(2)职业禁忌证:噪声易感者(噪声环境下工作一年,双耳3000、4000、6000Hz中任意频率听力损失≥65dBHL)一、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续)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续)2、检查内容:(1)症状询问重点询问有无外耳道流液,耳痛、耳鸣,耳聋,眩晕等耳部症状和噪声接触史等(2)体格检查同上岗前(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必检项目纯音听阈测试、心电图b.选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声导抗(鼓室导抗图,500、1000Hz同侧和对侧镫骨肌反射阈)、耳声发射.3、健康检查周期:一年一、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续)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1、目标疾病职业性噪声聋2、检查内容同在岗期间噪声体检结果的评价个体体检结论: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所有检查项目都正常:目前体检结果未见异常;2、纯音体力测试结果异常,建议脱离噪声1周后重新复查;3、如上岗前查出有Ⅱ高血压等职业禁忌症,明确病名后,建议不能从事噪声作业;在岗期间查出是噪声敏感者后,建议脱离噪声作业。4、如经复查,听力测试符合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标准,结论可写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建议到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明确诊断;5、体检中查出与噪声无之间关系的其他异常指标的建议。噪声体检结果的评价(续)体检结果报告(举例)某公司:受贵公司委托,我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于某年某月某日对贵公司接触噪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20名在岗期间作业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现将本次体检结果总结报告如下:【体检地点】:实际体检地点【委托体检人数及作业类别】依照与贵公司签订职业健康检查协议及贵公司提供的作业人员名单统计如下:本次体检人数20人,均为噪声作业人员(企业提供)【体检项目】医学常规临床检查项目、电子耳内镜检查、纯音听阈测定,血尿常规(企业选择)噪声体检结果的评价(续)【检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23号令)《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49-2007)【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健康检查周期、体检结果及处理原则】噪声对人体的影响:长期接触强烈噪声(85dB[A]以上),在无防护的情况下,作业人员的听觉器官会受到损害,表现为听力下降直至出现噪声性耳聋职业病。噪声体检结果的评价(续)目标疾病(1)职业病职业性噪声聋(2)职业禁忌症噪声敏感者健康检查周期:1年1次本次在岗期间噪声作业人员职业体检20人,发现噪声敏感者1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1人。【建议】1、用人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加强企业职业卫生宣教,增强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噪声体检结果的评价(续)2、企业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对设备噪声进行治理,消除或降低噪声源的噪声。保持现场原有的隔声、降噪设施的完好,使其能发挥降低噪声污染的效果。3、企业应加强个体防护,对高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建议统一配给个体噪声防护用具,如耳塞、耳罩及防噪声头盔等,并制定相应的使用规范和考核制度。4.按规定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单位对工作场所中的噪声强度进行定期检测;同时将检测结果进行公示。噪声体检结果的评价(续)5、按规定委托具有职业健康体检资质的单位对噪声作业工人进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体检,并尽可能保证企业职工健康档案的完整、连续。6、重视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员工的上岗前和离岗体检的必要性,以便及时发现职业禁忌症或职业病患者,从而分清责任减少不必要的纠纷,有效的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7、对高噪声岗位尽量采用巡检作业的方式,减少工人接触噪声的机会;噪声体检结果的评价(续)8、对本次体检中发现的1名职业禁忌人员,用人单位要及时调离噪声作业岗位。对体检中发现的疑似职业性噪声聋患者,安排其到具有资质的辖区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诊断,并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资料,如诊断确诊为职业性噪声聋,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安排;本次体检其他检查项目结果异常者,请告知劳动者本人,并按照体检结论的要求,根据有无自觉症状等机体反应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诊治。体检单位名称年月签发人:审核人:报告撰写人:附件:体检结果汇总表二、振动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基本概念:振动分手传振动和全身振动,手传振动是指生产中使用手持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工件时,直接作用或传递到人的手臂的机械振动或冲击。长期使用可引起职业性手臂振动病。二、振动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续)职业性手臂振动病:长期使用振动工具可以引起以手部末梢循环障碍和手臂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病损,并能引起手指骨、臂骨、关节一肌肉系统的损伤,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手部感觉障碍、自指发作以和手部及上臂的骨骼、肌肉、关节改变等.二、振动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续)存在的主要行业1、煤炭采选业:采煤凿岩、掘进、打眼等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钻井、采油、气体净化等3、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炮采、机采、装载、运输、破碎、筛选等4、水泥制品业:紧实成型5、炼钢业:钢锭整修6、金属制品业:金属构件铆接、金属锻打7、机械工业:铸造落砂、铸件清理、铸件加工、锻造等。二、振动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续)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1、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1)周围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2)雷诺病二、振动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续)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续)2检查内容(1)症状询问重点询问有无引起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疾病,雷诺病的症状和病史,以及手部麻木、疼痛、运动障碍的症状和振动工作接触史等(2)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检查手指有无肿胀、变白、变紫,指关节有无变形,指端感觉有无减退等(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b.选检项目根据体检情况,可有选择的进行下列试验:冷水复温试验、指端感觉、肌电图、手掌、指、腕和肘关节X射线摄片、肌力、指甲压迫试验二、振动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续)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1、目标疾病(1)职业病:职业性手臂振动病(参见GBZ7)(2)职业禁忌证:周围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2、检查内容(1)症状询问重点询问有无手指麻木、疼痛、遇寒冷中指变白、运动障碍等症状,及其振动工作接触史等(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手指有无肿胀、变白、变紫,指关节有无变形(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必检项目血常规、冷水复温试验(有症状者)b.选检项目冷水复温试验(无症状者)、指端感觉、神经-肌电图、指甲压迫试验3、健康检查周期二年二、振动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续)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1、目标疾病职业病:职业性手臂振动病2、检查内容同在岗期间三、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一)基本概念:1、高温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2、WBGT指数:又称湿球黒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数,单位为℃。三、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续)(一)基本概念(续):3、高温作业场所指工作场所有生产性热源,其散热量大于23W/(m3.h)或84kJ/(m3.h)的车间;或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其工作场所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包括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地区的露天作业,不含矿井下作业。4、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指近10年本地区气象台记录每年最热月中每日13:00~14:00的气温平均值。高温作业场所可同时存在高湿度或热辐射等不良气象条件。三、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续)(二)高温作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高温作业时,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改变,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内是适应性反应,但超过限度,则可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职业性中暑的发生。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中暑性疾病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我国职业病名单统称为职业性中暑。三、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续)(三)高温存在的主要行业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钻井、井下维修、井架安装2、矿采业:干燥3、水泥制造业:水泥供料、生料煅烧、熟料冷却等4、炼钢业:转炉炼钢、平炉炼钢、炼钢熔铁、钢锭整型等5、铁合金冶炼业:锰铁烧结、锰铁铸锭、硅铁冶炼等6、机械加工:铸造熔炼、铸造浇铸、压铸铸造、锻造、机械部件清洗等7、化学肥料制造业:煤焦气化、油气转化、氨合成、尿素合成、尿素加工、硫酸钾合成、氯化钾合成。三、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续)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1、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1)Ⅱ期及Ⅲ期高血压(2)活动性消化性溃疡(3)慢性肾炎(4)未控制的甲亢(5)糖尿病(6)大面积皮肤疤痕三、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续)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续)2、检查内容(1)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如心悸、胸闷、恶心、呕吐、腹痛、反酸、烧心、上腹部疼痛、多饮、多尿、血尿、头痛、晕眩等(2)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重点进行心血管系统检查(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a.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血糖b.选检项目(有甲亢病史或检查有异常者)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三、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续)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1、目标疾病(1)职业病:职业性中暑(参见GBZ41)(2)职业禁忌证:同上岗前2、检查内容同上岗前3、健康检查周期一年,应在每年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进行。三、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续)应急职业健康检查1、检查对象因意外或事故接触高温可能导致中暑的职业接触人群(包括参加事故抢救的人员)2、检查目的及时发现中暑病人,并提出改进和控制措施3、现场事故调查环境气象条件调查和测试,导致异常高温的原因并界定接触和需要
本文标题:接触有害物理因素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299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