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情绪心理课教学设计【精编4篇】
情绪心理课教学设计【精编4篇】【导读】这篇文档“情绪心理课教学设计【精编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情绪心理课教学设计【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听歌、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明白情绪需要调控;通过材料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调控情绪方法的合理性;通过表演活动,提高学生对情绪管理重要性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学生讨论活动,帮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明白调控情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借助表演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展现情绪管理的一些具体方法。3.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注他人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守法律,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友善、法治的理解。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适当表达喜怒哀乐情绪的同时不忘关心他人。四、教学方法采用体验式、探究式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调查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影响情绪的问题。引入:听歌曲《当我们同在一起》。听歌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带着学生随着歌曲的拍节拍手。学生分享听完歌曲的感受。随机调查:有没有同学在听歌曲之前心情不太好,但听完歌曲后心情好了?教师归纳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但每个人的情绪都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控的。引出课题:善于调控情绪。教学环节一:调控情绪,我有办法小组讨论当我出现消极情绪的时候,我会……活动任务单:小组成员发言要点总结提升各组汇报调控情绪的方法教师归纳调控情绪有很多具体的方法,归纳同学的发言,主要有:注意转移法、合理发泄法、理智控制法等。教学环节二:调控情绪,我来帮你教师提出一些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让大家给出调控情绪的建议(见教材P66)教师归纳调控情绪的方法有很多,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个人的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问时间对于我们刚才讨论的情绪事件,有没有同学认为有些事件根本不足以影响自己的情绪呢?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在有的人看来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而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就不算回事呢?教学环节三:调控情绪,别忘他人教师归纳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不仅仅是道德上的要求,更有行为的底线----法律的约束。评判的标准应该是:是否影响了他人,是否符合法律规范。补充资料材料中小伙子的行为涉及的法律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和处罚第二十三条(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第二十四条(五)向场内投掷杂物,不听制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第一百〇一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讨论拓展同学中有没有只顾自己情绪表达忽视他人感受的情况呢?同学发言教师归纳表达情绪不忘他人也是我们调控情绪的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高境界的调控情绪的方法。同学们朝夕相处,一定要把友善待人落在实处。教师归纳从道德层面讲,和谐社会,友善相处,要求我们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传染给别人。不要因为自己调控情绪而给别人带来不良情绪。一个友善的人,在处理问题时要心中有他人。从法律层面讲,有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调控情绪而不注意方法同样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建设法治社会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也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有法律观念。总之,和谐社会既要有人际之间的友善相处,彼此关爱,又要有法律规范,法治保障。教学环节四:调控情绪,提高情商(EQ)(拓展内容)讲讲情商成败都是80%IQ决定录用EQ决定提升说明视学生情况选择内容,重点说明情商在人际交往和事业成败中的作用情商包括两种能力:1.了解和掌控自己的情绪的能力。2.觉察和影响别人的情绪的能力。学生活动设计一个动作,这个动作能带给别人好情绪展示分享第一组:见面问好第二组:举手发言第三组:站姿端正各组表演之后,动作要定格(人体雕塑),要对动作设计进行解释,说明这个动作可以给别人带来积极情绪的理由。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动作进行纠正,使动作规范、优美。如果受时间限制,可安排在课前做,课上每组提供一张相片,就相片中的动作进行解释和纠正。教师归纳被尊重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当人们感受到被别人尊重时,内心是满足的,而当一个人内心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一定是快乐的,于是就有了好的情绪。情商高的人善于交往,容易被别人喜欢和接受,关键在于他懂得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给别人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因此,调控情绪提高情商有助于我们友善待人。教师归纳总之,调控情绪要关爱自己,更要友善待人,要遵守法律,共创和谐。情绪心理课教学设计【第二篇】一、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1)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2)知道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2.能力培养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二、教学重点“方法提炼”、“善于表达不满”三、教学方法综合法(讲述、提问、启发引导、讨论、演示等相结合)。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有时高兴,有时愤怒,有时忧愁,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的情绪都是由一定的人、事、物引起来的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表现。看课本,读一读多愁的老奶奶笑了的故事。提问:1.老奶奶为什么天天发愁,吃不下饭,睡不着觉?2.老奶奶这么考虑问题有可能会对她带来什么影响?3.邻居对老奶奶说了什么话,让发愁的老奶奶笑了?教师归纳: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情绪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言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保持良好的情绪,拥有愉快的心情,那么,如何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绪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情绪心理课教学设计【第三篇】健康的情绪是积极、乐观、愉快、稳定的情绪状态,具有健康情绪的人情绪反应适度,具有对情绪的调控能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人们价值观的冲击碰撞,随着各种诱惑、冲突的呈现,人们的内心环境不再平静,人们需要不断调集心理状态、不断调控情绪应对各种刺激。尽管如此,各种情绪障碍还是与日俱增,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高职学生还要承担社会评价较低等更多的心理压力,因此,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与挫折,是高职心理健康课的重要目标。笔者从四个方面探讨高职心理健康课情绪单元的教学设计。一、以实际应用为目标组合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内容安排,大多把情绪、压力、挫折分在三个章次,并且前后没有关联。这样安排不利于学生更深入、集中地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三个内容分散教学的时间成本也过高。关于情绪、压力、挫折这三个心理学概念,在学术领域有不同的理解,但如果把时间花在辨析概念上则得不偿失。心理健康课要帮助学生获得心理成长,自然离不开培养健康情绪,应对压力、挫折等内容。情绪、压力、挫折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压力是个体对刺激所产生的身心紧张状态;挫折是实现目标受阻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体验,压力和挫折都属于情绪范畴,都是对刺激所产生的身心反应。所以,情绪单元的教学设计不仅包括情绪的内容,还应包括压力、挫折的内容,将三者组合成一个单元进行教学,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教学设计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情绪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情绪的主观性特性。同样的刺激作用于不同的人,不一定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原因在于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刺激解释不同,这就是情绪的主观性特性。正是由于每个人所体验到的刺激的性质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人们才有可能很好地调控情绪,情绪调控的方法才有意义,人们也才能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挫折,进而培养健康的情绪。为此,在课程导入时,可以用寓言故事、案例和学生自身的经历,从体验、感受入手。例如,在狐狸与葡萄的故事中,同样是饥渴难耐的狐狸,在看到葡萄又摘不到时,有的想办法爬梯子吃到了葡萄,有的吃不到葡萄抑郁而死,还有的愤怒而死,也有去找其他充饥的食物等,这使学生认识到应对同一刺激的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调控情绪。情绪单元的教学难点是掌握情绪调控和应对压力、挫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合理情绪ABCDE法时,先运用实例引出方法,再对方法进行描述,并让学生当堂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三、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情绪单元安排两次课进行教学,第一次课主要学习情绪的相关知识和合理情绪ABCDE法,第二次课主要学习应对压力和挫折的知识和方法。第一次课安排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心态的结果”,先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情绪的认识,学生通常说出的是情绪的种类。教师从某一种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引出情绪定义,并把关注点放在情绪的主观性特性上。可以运用故事、案例、个人真实经历等,并进一步提出健康情绪的含义。第二个活动是“我的情绪我做主”,主要学习运用合理情绪ABCDE法,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情绪,并进行分析,最终消除不合理情绪,培养健康的情绪。第二次课安排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直面压力与挫折”,主要分析压力、挫折的来源和学生采用的有效的应对方法,并进行评估,帮助学生学习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法。第二个活动是“学会放松”,让学生体验冥想等放松方法。第三个活动是“快乐芯”,使用软件让学生在游戏中通过呼吸控制心跳,从而让心情平静。四、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情绪单元的活动主要是分析和体验。分析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激发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完善。在活动中学生精力较为集中,分析效果会比较好,教师及时引导、点拨、纠正也至关重要。体验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冥想放松时有的学生睡着了,有的学生则通过冥想使精神更加饱满,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后者是最佳的放松状态。在“快乐芯”中有一个名为“菩提树”的游戏,游戏前教师告诉学生调整呼吸控制心跳的方法。如果学生方法正确,软件中的菩提树就会逐渐长得枝繁叶茂,在游戏中学生学会了调整呼吸的方法。第二次课结束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共唱《真心英雄》,让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体验中结束课程。情绪心理课教学设计【第四篇】设计意图:生气、伤心是当人遇到不称心、不如意或对不合理现实的一种情绪反应。一般来说,生气、伤心应该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若幼儿遇事经常生气和伤心,而且将生气和伤心作为对外界的一种经常性的持久的反应,那就是不健康的行为了。因此,本次活动,通过呈现图片、讲故事、谈话、游戏等活动,让幼儿掌握一些缓解伤心,转移情绪的方法,学会用笑去面对生活,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活动目标:1、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高兴快乐有利于身体健康。2、通过活动掌握一些缓解伤心,转移情绪的方法。3、养成活泼开朗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活动准备:各种情绪的小人标志、音乐两段、PPT课件、一个开心小狗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不同的情绪1、故事引入主题: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表情王国去旅行,小朋友们可要认真看仔细了,表情王国里的小朋友是什么样的表情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向表情王国出发吧。2、让幼儿观察第一幅图:哭师:让幼儿猜猜图中的小朋友为什么哭?幼儿:有人打他了,有人让他干他不愿意干的事情......3、让幼儿观察第二幅图:笑师:让幼儿猜猜图中的小朋友为什么笑?幼儿:和小朋友下棋赢了,她吃了甜甜的糖......4、让幼儿观察第三幅图:生气师:让幼儿猜猜图中的小朋友为什么生气?幼儿:别人不和他玩啦,有人惹他生气啦......5、让幼儿观察第四幅图:发怒师:让幼儿猜猜图中的小朋友为什么发怒?幼儿:有人说他坏话......二、通过情景故事,激发幼儿的联想,尝试解决不好情绪的方法
本文标题:情绪心理课教学设计【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061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