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科学人才观与青少年成才
科学人才观与青年成才株洲市教育局党委龙金玉2009年11月23日200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从哲学角度,说人为万物之灵,世界上只有人,才具有主观能动性;从历史学角度,说一部人类文明史证明,人民群众具有历史的主动性;从思维学角度,说只有人,才能盛开创造性思维的花朵。世界上有四大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为什么“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呢?一、人才问题的提出(一)世界之迷——现代经济发展的五大谜思1、现代财富增长之谜2、马尔萨斯困惑之谜3、资源短缺型国家现代化之谜4、战败国战后崛起之谜5、里昂惕夫之谜“令人如此迷惑不解的预料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舒尔茨(二)中国之困——中国无缘诺贝尔奖的困域一位中国科学院士在弥留之际发出这样的感叹:“一个国家,一般建国不超过五十年就会产生至少一诺贝尔奖得主,苏联1917年建国,1956年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奖,用了39年时间,波兰用了46年,巴基斯坦用了29年;印度用了30年;……,中国将用?年。近代发明大到航天飞机,计算机,小到易拉罐、园珠笔,都不是出自中国人之手。这不能不说我们的教育还存着有待进一步剔除的缺陷”。世界根据科学水平划分,把每个国家分为科学核心国家、科学强国、科学边缘国家、科学发达国家、科学不发达国家五类。中国目前仍处于科学边缘国家的行列,最缺的是世界级的科学家。世界前20名的科学论文当中,还没有中国科学家的论文;前100篇科学论文中,仅有3篇;前1000篇中,只有4篇。在158个国际科学家的组织,包括它的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的科学家只有26人(总人数是9073人),只占2.26%,其中参与一级科学家组织的只有1个。在各级理事会72年的历史当中,中国科学家从未担任过主席、秘书长等在决策层中起主导作用的职务。执行理事当中,也没有中国的科学家。我国科技队伍总体地位大概是世界第17位,比南非、印度、津巴布韦都低。【2004年数据】(三)根的差异——中西方成才文化的差异中国:学而优则仕农业经济时代西方:学而优则商工业经济时代全球:学而优则?知识经济时代▲舒尔茨的论证舒尔茨指出,在这半个多世纪的美国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源投资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人力资源投资增加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舒尔茨教授还指出,从1919年到1957年,美国38年中的生产总值增长额,49%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比较中的差距物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二者投资的比例,中国是12:1,韩国是8:1,美国是3:1。▲马克思的经济理论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1)在工业经济初期,科学技术作为第四要素加入,产生和数效应: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2)在工业社会盛期,科学技术作为第四要素加入,产生倍数效应: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3)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作为第四要素加入,产生指数效应: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高科技二、科学人才观(一)关于人才界定的广义观念“人才”这个词在中国出现很早,《诗经·小雅》中就有了(君子能长育人材),到现在大概已有两千多年。一是指杰出的人。二是指才能本身。三是指人的相貌。一要素:有用就是人才两要素:德才兼备就是人才三要素:“具有一定知识和能力,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且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做出贡献的人”。四要素:具有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的人。为什么中央文件规定把品德放在第一位?据说,中央领导在讨论文件时指出:现在一个人要拿一个大学文凭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国家意识怎么样,民族精神怎么样,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怎么样。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佐证。他提出四种人才怎么用:一是道德高才能也高,这种人是圣人,委以重用;二是道德高才能低,这种人是君子,可以任用;三是道德低才能低,这种人是愚人,一般不用;四是道德低才能高,这种人是小人,坚决不用。我们平常还说:有德有才是上才;有德少才是中才;少德少才是下才;无德有才是祸才。(二)关于人才发现的潜显观念显人才,潜人才。潜人才是指潜在的,正在成长、正在奋斗,已经渐露头角,但是还没有被社会所承认的人才。宏观人才发现方法。“制度伯乐”。“制度伯乐”的主要优势,一是大面积地发现人才;二是公平、公正地发现人才;三是比较方便快捷。我们的改革方向就是建立和发展“制度伯乐”。微观人才发现方法:其一,要注意发现那些总能非常完美地完成你交给他的每项任务,而且问你还有什么事情可以给他做的人。其二,要注意那些在工作中经常向你提出问题和建议的人,尤其是那些能完善你的思路、矫正你的方法的人。其三,要注意发现那些经常有人向其请教或征求意见的人。(三)关于人才鉴别的实践观念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考察和识别干部,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白居易: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需待七年期”。谚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四)关于人才使用的时空观念人才与时空同时存在。进入21世纪,网络化时代时间变短了,空间变小了。“不养而用”。以往养人是用人的前提,现在不养人也可以用人,前提是网络的出现。(五)关于人才配置的结构观念市场机制是基础性机制,行政机制是辅助性机制。市场机制有三个基本要素:价格信号引导打破流动壁垒实行竞争择优。行政机制有两个依靠:行政命令指挥思想工作引导。人才配置有微观配置和宏观配置两种形式。人才资源微观配置:其一是高能为核,群星团聚。其二是异质互补,合作增强。人才资源宏观配置:一是增量调整,一是存量调整。(六)关于人才开发的多维观念“人才开发”是指向人的活动,目的是提升其智力、激发其活力。智力*活力=绩效。人才开发也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宏观方法,一个是微观方法。(七)关于人才管理的动态观念从“螺丝钉”——人才流动。人的流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人类社会出现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人具有“人的依赖关系”,人才流动很小。第二阶段是资本主义社会,人有了独立性,流动性增强,但又具有“物的依赖关系”。第三阶段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在此期间,人才能够逐步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流动第三阶段:摆脱物的依赖性,走向人的独立自主的全面发展。(八)关于人才评价的分类观念人才分类可借助物理学的两个概念。一个是人才的“标量”,一个是人才的“矢量”。“标量”讲的是这个人才能干不能干,显示的是人才能力的强弱。“矢量”讲的是人才的发展方向,显示的是人才的专业水平高低。鲁迅是文化巨人,但却不是摔跤能手,二者都是人才,但二者不可相比。对人才分类有四性:一是发展性;二是多样性;三是层次性;四是相对性。例如毛主席讲过,如果让梅兰芳像党政干部那样学马列,梅兰芳就不是梅兰芳了。人才表现有很多形态,如“一”型、“︱”型、“T”型、“π”型等。复合型人才最好用。如博士,有“挖土派”,研究领域比较宽;“钻井派”,研究领域比较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等。对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对专业技术人才,重在社会和行业认可;对经营管理人才,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比如:我们教育人才,就要重在社会和教育行业认可。(九)关于人才就业的平等观念人才都要就业,就业讲究平等。平等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力。(十)关于人才培训的投资观念培训是什么?培训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舒尔茨认为,人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包括智力和体力。人力资本是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总和的价值,或者说,是人的知识、技能、智慧和健康的价值。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从小到大的营养和保健投资;二是教育投资;三是继续教育投资。三、人才成长规律人才成长规律是对人才成长过程中各种本质联系的概括与归纳。什么叫规律呢?唯物史观告诉我们,规律是“隐藏在事实后面”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确实存在,不可违背。违背了就要受到处罚。规律有自然科学规律和社会科学规律之分。人才规律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在自然科学领域,事实就是真理;在社会科学领域,“事实加上大的概率”才是真理。(一)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师承效应规律“双边对称选择”原理。双边对称指的是师徒双方在道德人品、学识学力与治学方略三个方面是对称的。(二)人才成长过程中的扬长避短规律(三)创造成才过程中的最佳年龄规律研究发现,由创造而成才有一个最佳的年龄段。从全世界的角度看,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人才最佳成才年龄区是相对稳定的。有学者对公元1500~~1960年全世界1249名杰出自然科学家和1928项重大科学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自然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区是25~~45岁,峰值为37岁。(四)争取社会承认的马太效应规律《圣经》第二十五章“马太福音”上讲:“有者容易愈有,无者容易愈无”,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五)人才管理过程中的期望效应规律(六)人才涌现过程中的共生效应规律共生效应也叫群落效应,指人才的生长、涌现通常具有在某一地域、单位和群体相对集中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人才团”现象。其特征是:高能为核,人才团聚,形成众星捧月之势。主要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地域效应、二是时代效应、三是团队效应。(七)队伍建设过程中的累积效应规律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初级人才——中级人才——高级人才高端人才——杰出人才(八)环境优化过程中的综合效应规律例如:英国有一个卡文迪许实验室,50年来,先后产生了12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成为世界科学史上少有的人才辈出的研究机构。四、人才资源开发自我性开发、培养性开发、使用性开发、政策性开发。(一)要有人才战略谋划(二)加大人才资本投资2003中国教育经费占GDP的3.4%,但是放在全世界来看,还是相当低。因为发达国家占到GDP的6%~7%,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是GDP的4.1%。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有三个:国家、单位和家庭。(三)搭好人才发展平台重视人才培养,吸引人才,关键留住人才。例如: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吸收了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航天工业专家冯.卡门,核物理学家费米在内的2000多名犹太裔科学家,直接导致了“曼哈顿”工程的成功。世界“二战”结束后,苏联把德国的大批设备、机器运回国内,而美国派出数千名随军科技专家前往德国抢人才,动用飞机100多架次,迎接2000多名科学家到美国,其中火箭专家就有120多名。“二战”后美国取得的科技成果中,有80%是由引进的外国人才完成的。美国核武器的研制,“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计算机的诞生和应用等。1949年至1969年,美国抢挖了发展中国家14.3万名高级人才,这些人在20年内至少为美国创造了1000亿美元的收入。1969年至1979年,美国接收的50万专门人才中有37.5万人来自发展中国家。又如在美国硅谷中从事科学研究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占20%,开发阿波罗太空火箭的高级工程师中有1/3是中国人,华裔科学家占美国一流科学家总数的1/4。20世纪最为引人注目的诺贝尔奖得主,全世界共有400多位科学家登过奖台,其中美籍科学家占40%以上,近10年诺贝尔奖得主70%是美国人,其中一半是外国人后裔。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用一定的待遇留人。(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人才战略,一是发展,二是改革。一个地方、一个系统、一个单位要有好的“制度伯乐”。关键是要有好的选人、用人机制。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力。领导可以更选,但制度要相对稳定。(五)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环境建设非常重要。环境是综合性的,是多元的。既包括政治环境,又包括经济环境,教育环境,生态环境,甚至包括人的心理环境。1978年至今这30多年间,中国有100多万人出国留学,学成回国者20多万,不到1/4,3/4的人还没回来。例如:举办一个企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难易程度大不一样。可以考察三个指标:一是需要通过几道关口;二是需要消耗多少个工作日;三是需要花费多少钱财。统计发现,发达国家平均需要过6个关口,而发展中国则
本文标题:科学人才观与青少年成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16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