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精细化管理综合提升培训之员工素质能力提升和职业化能力塑造
精细化管理综合提升培训之员工素质能力提升和职业化能力塑造中金嵩县嵩原黄金冶炼有限责任公司编制:谢德超企管人事部2016年1月第一期前言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就是员工的素质。可以说,企业竞争的核心就是员工素质的竞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提升员工的素质作为当务之急。在企业中,员工能否获得事业的成功,不仅受机遇、人际、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员工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制约。应该说,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员工素质和职业能力建设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但总体上来说,员工的职业素养仍然不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员工必须要有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内在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业绩,完善自己的职业素养,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不可替代的优秀员工,要记住:工作在你自己的手中,机会也在你自己的手中。目录第一章员工素质能力提升一、阳光心态二、责任心三、执行力四、时间管理五、人际沟通能力六、创新思维能力第二章职业化能力塑造一、为什么需要职业化的塑造二、什么是职业化三、职业化观念管理四、惠普的观念管理之道五、职业化态度管理六、职业化行为管理结束语素质能力这座“冰山”是由“知识、技能”等水面以上的“应知、应会”部分,和水面以下的“价值观、自我定位、驱动力、人格特质”等情感智力部分构成的。知识技能等明显、突出并且容易衡量,但真正决定一个人的成功机会的,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因素,它们难以捕捉,不宜测量。第一章员工素质能力提升知识、技能、行为价值观、定位、人格态度与能力知识、技巧、态度是影响工作进行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态度尤其扮演着带动的角色。拥抱责任:责任胜于能力有人说,许三多是“傻子”,许三多真傻吗?许三多的“傻”,是一种大智若愚,是对己、对人、对企业负责的精神。对许三多而言,当兵就要有个兵样子,这是对自我价值的高度认同。大智若愚的“傻”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人们为什么对责任敬而远之?趋利避害责任是一种“压力”,责任是一种“约束”责任是一种“负担”,责任是一种“累赘”组织危机的症结在于责任缺失!责任缺失的根源是员工趋利避害的人性未能得到合理引导。投资与回报的哲学思维付出=回报,拥抱责任=拥抱财富;批评=补品,检讨缺失=补充能量;挫折=存折,经历磨难=积累经验。员工和企业是什么关系?合作关系:员工与企业本质上是一种商业交换的关系;靠价值交换报酬;客户关系:不是主人与仆人的概念,是客户与客户的关系;你提供价值、我支付酬劳;结果关系:需要员工提供结果,而不是简单的劳动过程;企业只为结果买单、员工靠结果生存。到位的力度与发展的速度成正比。在别人应付时,以最负责的态度去工作;在别人浅尝辄止时,将工作做深做透;在别人敷衍形式“做了”时,把“做好”才叫“做了”在别人“差不多”就够时,总是精益求精,并取得最佳效果;在别人让领导满意难以做到时,要好到出乎上级意料…3个“不要”:远离问题1.不要等灾难发生后才开始重视;2.不要等失误造成之后才后悔;3.不要等问题成堆了才知道反思。3个“不放过”:处理问题1.找不到问题决不放过;2.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决不放过;3.不处理具体的责任人绝不放过。3个“万一”:减少问题1.万一出现意外和变化,怎么办?2.万一我体会错了别人的意思,怎么办?3.万一别人没有真正体会我的意思,怎么办?讨论:为什么人们总说“很忙”?我们的时间用到什么地方去了?时间租不到、借不到、也买不到时间的供给没有弹性时间没有替代品如何管理时间?时间守恒:时间在哪,执行力就体现在哪不良时间分配:哪里起火往哪里跑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213445%35%5%15%最佳时间分配:永远做重要不紧急的12重要&不紧急重要&紧急美国著名学府普林斯顿大学对一万份人事档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智慧”、“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其余7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沟通;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1995年调查结果显示,在500名被解职的男女中,因人际沟通不良而导致工作不称职者占82%。沟通目标:鼓舞对方达成行动自我检讨:是否感到备受鼓舞。开始采取行动,努力干好每件事情。是否将你的信息传达给其它人。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你的期望。是否知道什么是最重要。明白你设定的优先级,知道哪些事必须要先做到。是否不只投入感情,也投入智慧。将你的信息印在心里和脑子里。沟通步骤:编码、解码、反馈说对方想听的、听对方想说的弄清楚听者想听什么;认同赞美、询问需求以对方感兴趣的方式表达;幽默热情、亲和友善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中。依据需求、变化场所积极探询说者想说什么;设身处地、不要打断;用对方乐意的方式倾听积极回应、鼓励表达;控制情绪适时回应与反馈确认理解、听完澄清;亲和力的建立微笑:欲取之,必先予之赞美:面子给你,里子给我推销:自我表达,理念观点等。同理心沟通同理心: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及内心世界,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同理心两个区别1.换位思考:仅做辨识,但没有明确反馈。2.同情心:不仅辨识、反馈,且同意对方的观点。思维创新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它追求的是新异、独特、最佳、强势,并必须有益于人类的幸福、社会的进步。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打破常规,才能出奇制胜!传统就是前人的经验;前人当时只能那样做;我们现在不必那样做。【创意思维的四个基因】1、好奇(为什么呢);2、质疑(非这样吗);3、偿试(试试看吧);4、敢想(有可能的)。不同的枷锁不同的钥匙从众型:克服从众心理,坚持自我。权威型:先来一番彻底的审查,尊重而不是迷信。经验型:打破对经验的依赖与崇拜,将经验转变为新创新。书本型:尽信书不如无书。自我型:跳出自我框框,多从他人角度考虑。抱怨被动感恩主动抱怨者注重索取受害人埋怨意志消沉贫乏的思维被动不断自我瓦解破坏痛苦感恩者注重奉献负责任感恩态度积极富裕的思维主动永恒不息地进步创造快乐感恩是一种智慧感恩是一种积极的生存动力,当你心有不甘时,感恩让你快乐地奔向成功!有感恩才能有责任,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强者勇往直前的锐气,更是强者百折不挠的人生攻略!感恩伤害我的人,因为他磨练了我的心志;感恩绊倒我的人,因为他强化了我的双腿;感恩欺骗我的人,因为他增进了我的智慧;感恩蔑视我的人,因为他醒觉了我的自尊;感恩遗弃我的人,因为他培养了我的自立;我永远心存感恩,感恩一切使我成长的人!不出手永远没有赢球的机会第二章职业化能力塑造什么是职业化?您为何要变得职业化?企业的管理者都希望员工具有高度的职业精神能够自动自发的工作,而大多数的管理者却只会说些冠冕堂皇的空话,或是僵硬地执行公司的政策,根本无法触及到员工的内心并产生任何积极的作用。“如何教育自己的员工”已经成为多数管理者们的一大难题。通过对职业化塑造和管理的全面介绍,让管理者系统地了解如何去触及员工的内心、重建工作价值观、培育正确的习惯以及营造更好的工作氛围。一、为什么需要职业化的塑造“赢”字中的管理之道“赢”字能够给职业者带来许多启发。“亡”、“口”、“月”、“贝”、“凡”是“赢”字的五个组成部分,如图1-1所示,可以分别理解为“代价”、“人口”、“时间”、“金钱”和“平常心”。在古代,“赢”首先被应用于描述战争的胜利,表示取得战争的胜利需要付出人口、时间和金钱的代价,还需要好的心态。赢是各种有形和无形要素结合的结果。【图解】“赢”字同样能给企业管理者很多启发:“赢”字下部由“月”、“贝”、“凡”组成,可分别理解为企业最重要的三大基础支柱——时间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赢”字中部是“口”,可理解为企业中层上传下达、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反映了沟通传播能力在组织中的重要性;“亡”字当头,可理解为企业内部的意识,包括竞争意识、成本意识、职业化意识等等。因此,管理者可以从“赢”字中领悟管理之道。企业管理五十年回顾企业管理过去五十年的变迁,如表1-1,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今对员工职业化的要求。表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管理思想家彼得〃德拉克提出了目标管理理论(MBO)。在管理理论中,目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鱼头,而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鱼尾,两者构成企业管理的鱼骨架;其他管理技术则可比作是中间的鱼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其他管理技术也就毫无意义。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计划预算控制系统,强调管理者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能力的过程和效果。20世纪70年代,企业管理中出现了矩阵式组织设计,强调灵活应变的组织框架,并且使团队成员彼此既有分工,又有合作;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了弹性工作制,弹性工作制不是放弃管理,而是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要求的进一步提高。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内部创业的管理理念和团队的自我管理系统。前者要求企业让员工分享企业资本,后者的目的在于让员工自动自发地职业化地工作。20世纪90年代企业管理提倡愿景型领导和学习型组织。愿景型领导不但能够证明自己的价值观,用自己的势能和影响力去影响更多的潜在群体,更重要的是可以为组织吸收更多的资源。学习型组织在于提高每一个员工的职业竞争力,从而带动整个团队的竞争力。21世纪刚刚开始,各种管理理念已层出不穷,包括虚拟组织和工作场所的精神管理。虚拟组织可以对客户的需求做出更加快速的反应,并且能够降低人力成本的压力。【案列】海尔与海信海尔和海信都位于山东,是中国两家著名的家电企业。虽然海信的业绩不错,但在公众印象中,海尔的综合竞争力更强。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海尔的总裁张瑞敏更善于面对媒体和公众,更善于传播海尔的理想和价值观。海尔的例子表明,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愿景型领导的时代,越是善于传播自己理念的领导者,就越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回顾五十年的管理变迁可以发现,管理理念从“以流程为本”,经历了“以结果为本”和“以系统为本”的过程,现在强调“以人为本”,慢慢开始关注人,关注在工作场所的人的需求和想法。【案列】惠普创始人的“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五十年前,在一次西方工商业峰会上,一群人在讨论什么是管理。有一个叫帕卡德的年轻人勇敢地站了起来,大声对在座所有管理者说:“各位,我认为未来的管理会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迈进。”很多人对他的观点感到惊讶,有人反驳说:“帕卡德,你是不是疯了,管理怎么可能以人为本?管理当然是以流程为本,以结果为本,以系统为本,管理怎么可能以人为本?”帕卡德说:“是的,我认为未来一定会以人为本,我们公司已经把以人为本、尊重员工、尊重个人写入我们价值观的第一条。”这个叫帕卡德的年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惠普的创始人之一。五十年过去了,两件事情证明了帕卡德的伟大:第一,惠普已经成为一家响当当的计算机公司了;第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几乎已经为所有管理者所认同。二、什么是职业化精神管理在今天的运用要适应以人为本的管理风格,管理者很多行为都需要进行调整。虽然管理者的工作内容依然是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但是精神管理的推行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精神管理和今天市场经济时代的精神管理存在显著的差别,其中最重要的是立场和角度的差别。许多管理者对员工进行精神管理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困惑: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呢,还是站在员工的立场上呢?他们经常在此问题上犹豫不决。在计划经济时代,管理者无疑要站在国家和企业的立场。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时代,管理者仍然必须站在企业的立场,塑造并管理一支精干的员工队伍,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但是,管理者在对员工进行精神管理时,却不能从企业的角度切入,而必须从员工的角度切入,即管理者要针对员工的迫切愿望来进行精神管理,譬如从薪酬或晋升机会等角度出发对员工进行精神管理。因此,今天的管理者在进行精神管理时,要站在企业的立场而从员工的角度切入。什么是职业化职业化的职业者必须快乐地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职业化不同于专业化专业化只是职业化的一部分。职业化既要有专业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职业
本文标题:精细化管理综合提升培训之员工素质能力提升和职业化能力塑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22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