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疫情期间的检验科个人先进事迹【4篇】
疫情期间的检验科个人先进事迹【4篇】【前言导读】由网友为您整理收编的“疫情期间的检验科个人先进事迹【4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1篇疫情期间的检验科个人先进事迹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迅猛暴发,由点及面,很快波及全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国医护人员和疾控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投入到了与病毒抢夺时间、挽救人民生命的伟大斗争中。同志们立下了神圣的誓言:无论生死,不计报酬!在这千千万万名抗疫战士中,有一位疾控新兵,她叫-。24岁的-0-年9月刚刚入职到仪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平时工作刻苦、勤奋,深得大家的赞许。20-年11月,-被派往扬州市疾控中心进修学习PCR技术(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20-年1月30日,当她接到去扬州市疾控中心协助检测新冠肺炎病毒核酸工作的通知时,没有丝毫迟疑,收拾行装,立刻赶往扬州市疾控中心报到。在长达26天的时间里,她全程参与了扬州市疾控中心的核酸检测任务,包括样本的前期处理、核酸检测体系的配制以及核酸的提取工作。穿上厚重的防护设备,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4、5个小时,最长6个多小时,加班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饭。闷热、疼痛、饥渴,但她始终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兢兢业业地完成所有工作。-的父母也是医务工作者,一家三口同在抗疫一线,每天在繁忙工作的同时,给予了她很大支持。晚上加班到很晚的时候,他们一边担心女儿的安全,一边又怕打扰她的工作,常常在家一直等她进了家门才会回房休息。虽然家在临近的邗江区,但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的次数却屈指可数。作为检验队伍中最年轻的一员,-积极主动地承担各项工作。“能干,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是扬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老师们对她最多的评价。在结束了扬州市疾控中心的调用工作后,她立即回到了仪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的岗位,投身到新的工作当中,开展疑似新冠肺炎样本采集、送检单汇总、样本的核对等工作。当前,新冠肺炎还在肆虐之中,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有无数个象许蓉蓉一样优秀的医护人员、疾控工作者的忘我拼搏,我们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2篇疫情期间的检验科个人先进事迹-,女,1969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为佳木斯市桦南县桦南镇双合村村医。村医是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是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守护人”。张海燕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已经25年,疫情防控以来,今年52岁的她一直蹲守在疫情防控的后方战场,以护佑生命的大爱和舍已为人的奉献,筑起了守护全村百姓安全的“防护墙”。-镇双合村有常驻人口518户、1346口人,这次共排查出12名武汉返乡人员。今年春节,这12人成了-最牵挂的人,从武汉返乡回来的12个务工人员,尽管隔离在家,但刚开始还是在村里造成了恐慌,为了不让村民担心,保障大家的安全,-每天穿着防护服,拿着听诊器、温度计和“返乡人员情况摸排表”,穿梭于村中,为返乡人员测体温、录数据,给村民宣传防护方法。期间,武汉返乡人员吴某某找到她,说自己咳嗽几天也未见好转,让-帮忙来看看。联想到近日在网上看到的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的新闻,医生的敏锐性告诉她,这件事必须引起重视。在缺少防护物资的情况下,-顾不上那么多,多次往返吴某某家中,量体温、看症状,并第一时间向镇卫生院报告,镇卫生院立刻协调县疾控中心为吴某某诊疗诊断,最终确定其未感染,是慢性肺炎引发的咳嗽。事后,大家都问-:“你不害怕么?”-说:“怕,怎么不怕,但我是医生、是党员,群众需要我,我必须上,这是我的责任”。全村12名武汉返乡人员隔离14天后,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经县乡卫生部门同意,村里对这12名返乡人员延长隔离时间7天。本来就已经很烦躁的这些人,延长后部分人开始出现焦虑和不稳定,总提出要出来见亲人和同学。-发现这一苗头后,逐户进行心理疏导,做思想工作,苦口婆心地反复劝说,与此同时,-为了得到他们的理解,开始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由于隔离时间长,有些人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出现短缺,她就主动提出为其购买和运送,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除武汉返乡人员外,全村百姓的安危也是-一直放不下的事。疫情防控以来,双合村村干部立即进行返乡人员排查,-也投入一线开始紧张的监测工作。虽然村子户数较多,但她从不漏走一户、漏登一人。有的村民劝她,在家里打电话问问情况就好了,她却说:“不去看看我不放心啊!我是医生,会保护好自己,我得让村民知道有人在照顾他们,密切关注他们”。尽管-这样尽职尽责地看守着大家,但还有个别人有抵触情绪,说些刺耳的话。“我也不是外地回来的,也没有接触武汉回来的人,你干嘛就不让我出门出村,你就看好那些武汉回来的人,少管我们。”面对乡亲的指责,她只能把委屈放在心里,把眼泪流在人后,依然用微笑和柔情进行劝阻和劝说,直到他们理解。有人问-,这么坚守图个啥?她说:“身前是疫情,身后是乡亲,这个关键时刻虽受尽委屈但我不能转身!”-的母亲居住在县里面,已是古稀之年,一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陈旧性脑梗塞,而且有新发病灶,自己是名医生,自然知道病情的严重程度,所以母亲的病一直都是她在亲自照顾。疫情防控期间,每天忙忙碌碌的她根本顾不上母亲的病,有时通过电话进行询问,得知母亲哪里不舒服,自己又不能亲自在床前照顾,她总是在电话这头偷偷地流泪。不光是母亲,自己的女儿在外地上大学,只有假期才能和家人团聚,然而,-白天入户走访,夜间测体温监测,一家人吃顿饭都成了奢望。女儿虽有些不高兴,但看到百姓安全了,她在心里开始心疼和理解妈妈了。当被问到你这么做不觉得亏欠家人么?-哽咽说:“我自己内心肯定是觉得亏欠了家人许多,但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无论如何也不能‘亏欠’那12名返乡人员和全村的百姓呀,他们的健康是我这名村医最大的责任和使命。”3篇疫情期间的检验科个人先进事迹20-年1月,我们恰遇一场突兀其来的疫情,整个世界被洗白,这场瘟疫,恐慌像种子一样在各地蔓延!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了!1月23日武汉封城,随后湖北各个县市乡镇相继封锁……距1月24日荆州封城已有37天了,今天儿子发来1篇致妈妈的信,读着信,我泪如雨下。还记得大年三十的那个晚上,医院接到任务要腾空整栋专科楼,准备收治隔离病人。我和老公都是医务工作者,双双请缨,随时准备投身一线,自然没有办法照顾九岁的孩子。于是,等老公忙完医院的搬迁任务,已是凌晨两点,我们叫醒睡梦中的孩子,匆匆收拾东西,把孩子送回公安爷爷奶奶家。孩子很懂事,得知这场疫情来势凶猛、并且很严重,他向我们保证,在爷爷奶奶家好好学习、听话,让我们安安心心地工作,早日战胜病毒,凯旋回家!当我们匆匆赶回沙市的时候,已是凌晨四点,接着我们又投入到第二天紧张的工作中。那些天,医院上下紧张有序、加班加点地准备着收治病人的工作。而作为检验科的一员,我们要开展新冠肺炎患者核酸检测工作,我也在为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担忧。大家知道,实验室人员在操作这些感染性标本的时候,离心、拔盖等检测过程中,会产生气溶胶,而我们的实验室通风效果不理想;实验操作后的感染标本、突然增多的医疗防护服等等,都需要高压灭菌才能出科,但我们的高压灭菌条件有限;实验人员和清洁工人的防护用品短缺,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迫在眉睫;我们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尽最大的努力完善我们实验室的设备、人员,让核酸检测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容不得一刻休息,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实验室的一些客观问题。没错,我们的条件是有限的。但是,我院全体医务人员对待这场疫情的力量是无限的。医务、后勤、设备、院感等部门以救火的速度协助我们,很快,三两天的功夫,以上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我们准备开战了!1月31日晚上九点多,新的全自动基因扩增仪进驻我们PCR实验室,我和杨主任立即进行培训,随即开始核酸检测实验。第一次做这个实验,心情很复杂,有紧张、有害怕、有自豪、更有责任,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感觉身心各种莫名的滋味都涌上来了。当我想到这每一个标本后面是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一个个焦虑的家庭,我不禁为自己打气——加油!我们就是这场疫情的侦察兵,要把侦察到的情报准确无误地传递给临床。从那天起,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去。每天标本少则二十几个,多则一两百,说起来就是简单的数字,但是这每一个数字都是一个复杂的问号,我深知这个检测的意义重大,在检测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质量关,加强与隔离病区的沟通,不放过每一个病毒,为医生的救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争取配合医生,不折不扣地打赢这场仗。检验人是默默无闻的英雄,离病毒最近,每天战斗在最前线,作为一名检验人,我很自豪。作为一名入党积极份子,我更要挺身而出,为国家出力,为人民的健康出力。疫情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我投身一线的那一刻,就已经立下了无惧风险、不言委屈、担当作为、责无旁贷的决心,我们是看不见的医生,行走在刀尖上的战士!每当行走在这空荡荡的城市,这份宁静让人难过。我知道,这城市只是被按下了暂停键,所有的白衣战士们,正全力以赴地抢修。快了,快了!疫情得到了全面的控制,我们看到了曙光,城市即将重启。春光渐韶,花开烂漫!愿所有白衣战士们早日凯旋归来!4篇疫情期间的检验科个人先进事迹20-年初,新性冠状病毒肺炎席卷全国,她所在的**镇卫生院临危受命,由预料分诊变成市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和全区医学留观点,让这个小小的卫生院担负起了重要的使命,她成为一名发热门诊的检验医生,和全院的医护人员一起为广大患者服务。面对疫情全院上下齐心,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抗疫,勇敢的逆行而上。一、强将手下无弱兵集团的书记从疫情伊始就常驻医院,院内改造,人员防护,患者诊断,样样都有他的身影,每天都忙到深夜,两个月的时间他累的瘦了一大圈,即使这样他也常抽时间到发热门诊休息室去看望她们,每次都要与大家反复强调防护安全,因为隔离区内不能带手机,只能用对讲机与外界联系,书记就常在对讲中让她们互相检查,看有没有暴露的地方,嘱咐她们做好消毒措施。书记还很关心她们的身体健康,有一次她的白班,在隔离区内连续工作了八个小时,因为长时间戴口罩,她的脸上起了两个水泡,书记晚上知道后,特意让回来的同事给她带碘伏和棉签,嘱咐她处理伤口,好好休息。她心中充满感动,有这样的好领导给她们当后盾,她能抛开一切顾虑,勇敢的对战疫情。二、岁不寒,无以之松柏;事不难,无以之君子从大年初一全省医务人员停止休假到确定她们院是发热门诊和医学留观点我们这个小小的卫生院用了四天,通知不断地来,任务也不断加重,这对于她们卫生院来说是个大挑战,同时也是对她们院长的一个大挑战,大年初七就开始封院,全体医务人员不得回家,封院是为了避免医源性感染,但这么多人的衣食住行怎么解决,成了他的头等大事,首先就要解决住的问题,因为需要规划隔离病房和隔离区,院内重新改造,她们住的地方是原来的诊室,里面没有床,初七的晚上院长带领她们搬运床和物资直至深夜,为的就是大家第二天能顺利的住进来休息好,院长还是个特别细心的人,知道她们这些孩子嘴馋,正月十五的时候不知道杜院长从那给她们变出来的蛋糕,上面还贴心的写着“注意防护”,深夜才能休息已经成为这两个月来他的常态,院里总有忙不完的事,不管是与患者的沟通,治疗,还是她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需要杜院长操心,总是能井然有序的解决一切问题。三、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总有人用平凡成就伟大医院的发热门诊是防护疫情的第一道防线,她们24小时不停诊,一天两班倒,为更好的服务患者她们还主动调整午餐和晚餐的时间,错开就诊高峰期,改成了下午三点和晚上八点,进入工作区时,她们要戴好口罩,帽子,鞋套,手套,护目镜穿防护服和靴子等防护用品,现在天气越来越热,温度高时能到达20多度,这一套防护物品穿戴完常常就已经是一身汗了,发热门诊的工作是辛苦与危险并存,防护服不透气,她们常开玩笑说防护服就是一个行走的桑拿间,走几步就是一身汗,时间长了,汗水都会从护目镜里往下淌,闷热的感觉格外难受,尤其对于女生来说,月经期值班可谓是痛苦翻倍,难受时甚至要吃止疼药,进入工作区后,就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也不能去厕所,在工作区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不能出来,渴和
本文标题:疫情期间的检验科个人先进事迹【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667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