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最新4篇】
好范文解忧愁1/16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最新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最新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复品读对话,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理解课文。2、学习运用几个词语写一段描述雨景的话。3、向萨沙一家人学习,有不甘为弱者,自觉保护弱小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体会萨沙和妈妈之间的对话。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认好范文解忧愁2/16识并识写课文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学会给课文分段。教学难点理解词语,概括段意。课前预学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指名读题,理解“弱小”(对比比较“弱小”)检查预习:“我”指谁?萨沙他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二、初读课文。1、检查预习情况(弱小、闷热、蔷薇、聊天、滂沱大雨、低垂、娇嫩、纤弱)2、理解词语: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大雨如注:注,灌人。形容雨下得很大娇嫩纤弱:柔弱纤细,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好范文解忧愁3/16课文可分两部分,边读边想:课文可分为哪两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萨沙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游玩,说明萨沙是最弱小的。第二段(第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沙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4、造句。附近……芳香扑鼻……三、检测评学1、朗读课文。2、读一读:大雨如注、滂沱大雨。写一写雨中的景象。四、作业设计朗读课文,摘录描写森林景色的句子。尝试写一写身边景物。板书设计我不是最弱小的萨沙弱小萨沙证明自己不弱小好范文解忧愁4/16四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格罗培斯设计路径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悟做事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的思维方式。教学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格罗培斯。教学时间:1课时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路径》,这节课我们提前进行了预习,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检查学生读生词:格罗培斯精美的杰作焦躁微不足道任其选择路径覆盖伦敦2、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板书:精美的杰作,微不足道)3、这篇课文我们提前布置了预习,谁能用书中的语言来介绍一下格罗培斯?迪斯尼乐园就是格罗培斯为我们留下的精美的杰作之一,下面同学们就随着老师的幻灯片一起去迪斯尼乐园来看看。(教师课件)同学们是不是大饱眼福了,有什么感受?“精美的杰作”什么意思?“微不足道”什么意思?结合精美的杰作来解释一下微不足道。这些词语中还有不懂得吗?好范文解忧愁5/16二、精读课文1、“路径”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提出什么问题?教学预设:路径是怎样设计出来的?这条路为什么被评为路径?等2、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探究问题的答案。“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动笔是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同学们要边读边勾画,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3、学生读书动笔4、全班交流(一)路径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学习课文4、5段)教师引导:如果你刚好经过这里,你愿意买哪边的葡萄?为什么?格罗培斯和你们一样,他也摘了一篮子葡萄,但令他收获的是这种卖葡萄的方法还带给了他灵感,他可能怎样想?同样是“给人自由,任其选择”葡萄园主和格罗培斯的出发点相同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格罗培斯的什么精神?让我们再读这一段,体会格罗培斯的创新思想。(二)为什么被评为路径?教师引导:“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什么意思?好范文解忧愁6/16如果是你去参观提前开放的迪斯尼乐园,你会怎样选择?游人地选择和你们的选择是一样的,从文中的哪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出来?“有宽有窄,优雅自然”说明什么?从中你感受到格罗培斯这位大师大在何处?在读这一部分,体会格罗培斯的人本思想。(三)感受格罗培斯的创新精神过渡:格罗培斯在葡萄园主的启发下,以“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思想设计出了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成就了有一处精美的杰作。但在此之前,在这微不足道的路径设计上,他却经历了50多次苦思冥想,之前他是怎样做的?读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你想用哪一个?用上“精美的杰作”“微不足道”这两个词语来说一句话,来赞美一下格罗培斯这位建筑大师。从这位大师身上你受到什么启发?三、总结升华过渡:格罗培斯不愧为世界建筑大师,他用他的创新思维方式,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对微不足道的地方精益求精的追求的精神,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处处精美的杰作。好范文解忧愁7/16如果你是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的评委,你会怎样为格罗培斯撰写颁奖词?学生创作交流教师总结:希望同学们和格罗培斯一样,培养创新思想,做事精益求精的追求,寻找到学习和生活的路径。2022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教学难点怎样使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和孝子情怀,并能从语言文字中走出来,感悟自己的母爱和表达自己的爱。教学目标学会本课5个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好范文解忧愁8/16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教学重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教学难点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第一次抱母亲。(指导:“第”是竹字头的“第”,“抱”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齐读课题。提出想法或者疑问。(为什么要抱母亲?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母亲有什么感受?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抱母亲?)二、初读课文。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脖子、摔倒、瘦小、翻山越岭,愧疚、仰面、责怪、突发奇想(1)自由选择朗读方式,读词语。进行多种形式的练读。(2)全班交流:(重点理解“翻山越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走山路的艰苦。“责怪”责备;埋怨。“愧疚”心里惭愧不安。好范文解忧愁9/16“突发奇想”突然产生一种奇特的想法。)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指名评价。三、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1、重点指导:(1)为什么要抱母亲?(换床单,报母恩)板书:换床单报母恩出示: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指导朗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慢一点,读出吃力的样子。“赶紧”读得快一些,表达一种急切,我要是不赶紧,母亲可能就要吃力地自己下床了。而我是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的,所以得赶紧。(2)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难过,愧疚)板书:难过愧疚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竟然”是什么意思?作者没想到什么?文中有三处“没想到”,找出来轻声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的好范文解忧愁10/16心情。指导朗读。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吃惊,对母亲不了解,关心不够)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难过)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愧疚)师引导:母亲用瘦弱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里的重担指的是什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作者说的话,透过字面展开想象,体会一下。指名汇报。当你知道承受这么重的担子的母亲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读懂了作者此时心中的难过和愧疚。读一读2、3自然段。(配乐齐读)2、根据板书内容,你能给课文分段吗?快速阅读课文,并完成本课补充习题第四题。指名反馈。一(1)“我”抱起母亲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二(2-3)“我”告诉护士,“我”记忆中的母亲好范文解忧愁11/16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道母亲以80多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三(4-5)“我”突发奇想,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抱着母亲入睡,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3、指导写字。生字:脖摔翻瘦(找找两组字的特点,再自由识记生字。)交流要点。(“脖”的右上部为小十字,“翻”的左下部为田字,“瘦”注意中间两笔横之间要断开。)3、范写:瘦四、作业1、记录一天中妈妈为自己做的事以及自己为妈妈做的事。2、拥抱妈妈,并对妈妈说:“我爱你”,然后把妈妈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3、朗读课文,识记词语。板书设计第一次抱母亲换床单报母恩难过愧疚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苏教版教案【第四篇】好范文解忧愁12/16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理解、品读曼德拉在狱中不懈的斗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分析文字,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体会文章中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感受曼德拉为了追求自由而倾注毕生心血,努力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心中向上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大家初学了22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22课。2、学生朗读课题3、其中的“我”指的就是(曼德拉),他在课文中的身份是一个(囚徒)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在书本中,电视中,你见过囚徒吗?他们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啊?2、学生交流好范文解忧愁13/163、是的,囚徒的生活是艰苦的,是痛苦的!读读课文一、二两节,你也能体会到曼德拉作为一个囚徒他这种艰苦的日子吗?4、学生读书,交流(苦役;艰难的时日;狭窄的牢房)5、师:越是狭窄的牢房越是没有自由,它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囚犯:你是囚犯,你是罪人,你不配享有自由!6、那么,在如此艰苦的时日里,曼德拉又是怎么做的呢?7、交流:洗洗衣物------8、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想方设法为每天的生活寻找些许慰藉;使狱中生活充实一点)9、出示上面两句话,让学生体会他这样做的目的。10、教师:虽然这样的慰藉是很少的,但是作者还是“想方设法”找寻,能使生活充实“一些”,从中你却感受到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啊?11、板书:乐观向上、积极12、朗读课文第一部分三、分析课文第二部分(一)好范文解忧愁14/161、是啊!曼德拉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对菜园情有独钟的人。2、曼德拉对菜园的情有独钟是课文第六小节描写的,请一个学生朗读第六节,其他学生思考,你从哪些地方能体会作者对菜园的情有独钟?3、朗读4、交流:(亲密接触)读好这句话5、是的,作者对菜园一直以来就是如此“情有独钟”,以至于他刚到罗本岛,他就要求__允许他在监狱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但是,这一方菜园他得来容易吗?读读课文第三小节,再来说说。6、学生朗读第三小节,交流(多年来,一直拒绝,但是最终)7、你从中又觉得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呢?8、板书:坚持不懈(二)1、对这来之不易的菜园曼德拉格外珍惜,格外爱护。他为菜园做了些什么呢?自己读读课文四、五、七按节,边读边做做记号!2、交流a)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谈谈自己的体会,抓住红色的字;朗读体会)好范文解忧愁15/16b)首先选种了---(说说他这样做的原因;从产量增长中,你有什么感想)c)订阅书籍,学习耕种,了解方法,更加可贵的是作者不怕失败3、在曼德拉的辛勤劳作下,作者的菜园一片生机盎然,收获的季节到了,曼德拉来到了他的一方菜园。他看到了什么,他情不自禁地说----(出示图画,学生练习说话)(三)1、是啊!多么美好的一切啊!曼德拉辛勤耕作这一方菜园,收获的不仅是硕果累累,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2、读读第八节,谈谈自己的感受。3、理解一丝自由的滋味(少有的;一方)4、朗读第八节四、分析课文第三部分1、作者收获的不仅是心里上的自由,更加获得了生活中深刻的哲理。2、收看录象3、要更好的理解这段话,我们必须联系曼德拉本人的生平与经历。出示曼德拉本人的生平与经历,
本文标题: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88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