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4篇)
好范文解忧愁1/18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数蛤蟆》,引发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歌曲的情绪。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熟练演唱童谣《数蛤蟆》,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3、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地表现自己,乐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4、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二、教学重点:1、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数蛤蟆》。2、学习歌曲,把握歌曲的情绪。三、教学难点:附点节奏以及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运用,吐字的清晰灵巧。好范文解忧愁2/18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磁带。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二)导入:师:同学们,我来给大家读一首小诗,请你们猜一猜诗中描写的是什么动物?“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青蛙)师:这是毛泽东13岁时创作的一首小诗,名叫《咏蛙》,下面我们一起齐读一遍。提问:谁知道,青蛙又叫什么?(蛤蟆)师: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有意思的关于蛤蟆的歌曲,你们想学吗?那我先要考考你,听好了: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有问题考考你。想一想,算一算,看谁的反映最灵敏。一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师:回答完全正确,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这首歌吧。好范文解忧愁3/18(出示课题)(三)学唱歌曲《数蛤蟆》1、听范唱:提问:歌曲的情绪?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是四川民歌《数蛤蟆》。2、识谱(出示谱)(1)师生一起数小节(2)观察谱子中有颜色的小节提问:哪两个小节应该跟(绿色、黄色、蓝色)一样呢?(3)谱子中有一句是没有重复的,是哪一句?(老师带着唱一唱)(3)师生接唱歌谱3、读词:(1)教师范读(2)跟读说一说:哪个地方觉得读起来有点困难?(3)教读附点节奏及十六分音符节奏(4)齐读(5)教师讲解歌词:提问:这首歌曲的歌词都知道什么意思吗?(讲解:好范文解忧愁4/18蛤蟆不吃水太平年荷儿梅子梭水上漂)(创设情境)提示:快乐的心情,用好听的声音演唱。4、唱词:(1)师生接唱要求:老师唱有颜色的,学生唱没颜色的。(2)老师带唱一遍。注意:跳跃的感觉唱出来。发声方法(不要咧嘴:要像青蛙的叫声一样洪亮,但不能像青蛙“呱呱”的叫那样咧着嘴)(4)学生齐唱。(5)指名唱。(四)续编歌词两只蛤蟆……三只蛤蟆……小结:同学们大家都因该知道,蛤蟆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是我们的朋友。你们知道吗?一只蛤蟆平均一天能捉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2000只。一年就可以消灭害虫约15000只。但是,它们的生命是脆弱的。所以,当我们看到它们受伤害时,我们应该(保护它们)。让我们一起说:保护青蛙,顶呱呱。保护环境,靠好范文解忧愁5/18大家。完整演唱:要求:带着对青蛙的喜爱之情演唱。拓展:师:正因为大家都非常喜欢青蛙,所以民间还有许多歌唱青蛙的歌曲,下面就再来听一首山东民歌《花蛤蟆》。提问:歌曲的情绪?(欢快活泼、幽默风趣)(播放《花蛤蟆》视频)如果同学们对描写青蛙的歌曲感兴趣,课下你们搜一搜,下节课我们可以一起听一听。小学二年级音乐课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能随歌曲的演唱录音或老师的范唱一起演唱《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并通过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豪感。2、通过音乐的体验与演唱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向孩子们宣扬健全的人格。3、培养人们的英雄气质,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教学重难点:在音乐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好范文解忧愁6/18的教育。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唱过《国旗国旗真美丽》,《娃哈哈》,等歌曲,今天我们来学唱一首歌曲,名字叫《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听到这个歌曲名,你们会想到什么?老师先提几个问题:(1)这里的我指的是谁?(2)祖国和我是什么关系?(3)为什么说“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呢?师: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歌曲里藏者呢!我们一块去寻找吧!(二)学唱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1、听一听:(1)听听歌曲的情绪,并做出正确的选择:A难过的B激动的C深情的(2)听听歌曲的节拍,并做出正确的选择:A2/4B3/4好范文解忧愁7/18(3)听歌曲中有没有前奏、间奏或尾声,如有就做出小记号,以便在唱歌的时候做提醒。(4)听你最喜欢的一句歌词,并在歌谱上找出来。(5)听歌曲有没有反复的地方,从哪里开始反复?(6)听歌曲的速度,并作出正确的选择:A快速B中速C慢速2、看一看同学们看一看,歌曲中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曲谱里有没有不懂的音乐符号?有的话,请把它们找出来吧!3、唱一唱A用“啦”哼唱。B轻声跟唱歌词。C分男生和女生接龙唱。4、找一找休止符二分符歌曲最高音最低音连音线反复记号5、说一说同学们,学了这个歌曲之后,它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你想对祖国妈妈说些什么?6演唱全班齐唱,然后请个别同学进行演唱。(三)总结:好范文解忧愁8/18我们今天学习演唱了这首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之后,大家觉得我们为自己强大的国家感到自豪吗?--自豪。好,那么课下,大家再去复习演唱,并找出更多祖国让我们感到自豪的事,好吗?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第三篇】春天来了教学目的: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小树快长高》、《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郊游》。教学难点:按音高唱唱名。教学方法: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教学用具:CAI课件、琴、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好范文解忧愁9/18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创设情景、聆听歌曲1、(多媒体展示)古诗《春晓》在清新的音乐伴奏下徐徐展开,老师引导学生齐声朗读。2、教师导入:同学们都非常熟悉这首古诗,能告诉老师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很自然地揭题——“春”3、教师板书《春》,同时多媒体视频图象:“听,春雷响了,好多躲在洞穴里过冬的小动物也醒来了,纷纷跑出来跟我们打招呼呢,你希望哪些小动物最先出现在我们面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几个动物的名字(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相应点击画面)4、你能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吗?(学生模仿青蛙、蛇、小燕子、兔子……)5、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小动物会说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对春天说一句什么呢?(学生回答:好范文解忧愁10/18A、好美呀B、春天的空气真新鲜C、我要去找小伙伴一起看看春天)6、小动物睡了一个冬天,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到处寻找春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小动物找一找,好吗?7、播放CAI歌曲《滴哩滴哩》(要求:听一听,歌曲里的春天在大自然的哪个角落里?听完后用歌词来告诉老师)8、第二遍播放CAI歌曲《滴哩滴哩》,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吗?学生听歌曲,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表演9、设计提问:a、春天在哪里呀?(学生回答: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b、你眼睛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小草绿了、燕子飞回来了……)c、歌曲里小朋友眼睛里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有红花,这里有绿草,还有会唱歌的小黄鹂)d、你能把这几句歌词唱一唱吗?(老师带学生一边拍手一边演唱)f、春天除了这些,还有好多美景,你能用:“这里有……这里有……还有那……”来描绘一下春天别好范文解忧愁11/18的景色吗?(小组讨论、回答)例如:这里有蓝天,这里有绿草、还有那哗啦啦的小河水……g、老师邀请小组成员上台演唱自己创遍的歌词,体验创遍过程中的快乐10、教师导入:“春天多美呀,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同学们最想做什么呢?(唱歌、跳舞、郊游……)14、分组活动听《滴哩滴哩》音乐自由地舞蹈、歌唱。三、课堂小结:看的出同学们都很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可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保护才会有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行动起来,去爱护、保护大自然,去争做“绿色小标兵”,让我们的校园,祖国,世界变的更美丽。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表演《小树快长高》、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一、表演《小树快长高》1、在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基础上,用听唱法学唱歌曲。2、引导学生看课本上方的四幅图理解歌曲。3、通过对小树的讨论“你为小树做了什么?”加深对爱护树木,保护绿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好范文解忧愁12/184将学生分成小组,自编表演动作,然后一组一组地表演给大家看二、编创与活动?1、认识“”(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休止一拍,“”休止半拍),不告诉名称,只让学生通过节奏拍击,掌握时值。2.分小组拍击歌曲的节奏,通过主动探索式的学习,准确地拍击歌曲的节奏。3、视学生的能力情况,发动学生创编带有“0”的节奏歌谣,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0”准确休止的时值。4、在演唱歌曲时,遇到带有“”乐句,要唱的轻松自然,不要因为有八分休止符的出现而使旋律的演唱变得生硬,以致破坏了歌曲的整体效果。三、课堂小结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第四篇】设计意图:一、情感为主线: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本堂课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围绕着“情“字,对教材进行了再度创编,一切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的需求出发,以“小蜜蜂采蜜”为好范文解忧愁13/18主题,在讲述小蜜蜂去采蜜的一系列的故事情境中,以“情”激“趣”,以“情”诱“声”,不知不觉地让学生来学习和表现音乐,并在多种角色的扮演中体验小蜜蜂的各种形象,以及不同情绪下歌声的变化,从而唤醒学生心中的那份情弦,启迪和感染学生懂得和学会保护益虫。二、活动为主线:音乐新课标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敢于自信地来表现音乐、表现自我。本堂课力求通过模拟“小蜜蜂去采蜜——小蜜蜂圆舞曲——小蜜蜂回家”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小蜜蜂》二、聆听歌曲《蜜蜂》教学目标:一、聆听乐曲《蝴蝶》和学唱歌曲《小蜜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各种“飞”的形象,并懂得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好范文解忧愁14/18二、能用自然,欢快、和谐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小蜜蜂》三、能通过各种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拍子、和声等)的变化,、来表现歌曲《小蜜蜂》的多种情绪。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各种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拍子、和声等)的变化,、来表现歌曲《小蜜蜂》的多种情绪,感受多种“飞”的形象。教学方法:视唱与听唱相结合感受体验法教学流程:1、聆听音乐《蜜蜂》进教室。2、师生谈话——说蜜蜂,并出示多媒体,让学生再次聆听《蜜蜂》,并学习蜜蜂的有关知识。初入角色体验情感1、发声练习54│30│2342│1—│5—4│3——│2——3│4——2│1——│通过比较,初步让学生感受蜜蜂不同的飞的形象。2、视唱练习好范文解忧愁15/183453│2342│3453│2342│感受蜜蜂采蜜忙的形象3、节奏练习学生听教师弹奏《小蜜蜂》,用×××××××‖节奏给歌曲伴奏。通过不同节奏的变化,让学生二拍子和三拍子所表现的不同形象,为改编歌曲做准备。让学生感受熟悉歌曲的旋律。并在自己参与的活动中初步体验歌曲的情绪。深入角色提升情感1、听录音范唱《小蜜蜂》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轻快的情绪。2、学生听琴哼唱曲谱3、教师范唱歌曲《小蜜蜂》学生对口型,心里默唱。4、学生学唱歌曲《小蜜蜂》拓展角色延伸情感()刚才我们学着小蜜蜂一边飞,
本文标题: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88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