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汇集4篇】
好范文解忧愁1/25《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汇集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汇集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第一篇】一、说教材:《给予是快乐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栏的1篇阅读课文。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揭示了“给予是快乐的”人生哲理。本单元的课文都与爱相关,学习《给予是快乐的》,旨在让孩子们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情感目标:好范文解忧愁2/25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体会“给予是快乐的”的含义,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三、设计理念: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情致淳厚感人,教学设计以爱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体会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由浅入深地引领学生走进情感世界,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教学中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在生活中什么样的事情能够让你感到快乐呢?2、揭题《给予是快乐的》(正音:给予jǐyǔ理解词义)。3、解释题意设计意图本设计着眼与对文本含蕴的充分挖掘,以“在生活中什么事让你感到快乐?”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为学习起点和重组学习内容的主线,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好范文解忧愁3/25(二)、初读课文提初读要求,抓人物,说主要内容。出示句子: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提出疑问:保罗和这个男孩及他的弟弟只认识了短短的一天,三人却在一起过了难忘的圣诞夜。男孩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保罗又是怎样一步步懂得“给予是快乐的”。设计意图本环节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经历“与文本初步的对话”,通过对全文人物的链接,达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以“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为切入点,根据交流情况进行板书,提纲挈领,突现教学目标,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导行作用。(三)、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心理活动1、以保罗看到的、听到的为线索,引出描写男孩的几句句子。看到的:圣诞节前一夜,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听到的:可是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景体验,从保好范文解忧愁4/25罗看到的、听到的这个侧面,从而去揣摩男孩的心里活动,这中间设计了一些情境引导学生读好男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并且以两个“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保罗以为——”进一步猜测男孩的想法,引入到事件的第二部分。2、第十一自然段设计意图弟弟的出现,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男孩带来的意外。学生也像保罗一样,经历了一个从误解到理解的过程。同样,以听,以看为契机,去体会男孩的这份给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语言所承载的知识、情感。以“读-品、读-思、读-悟”为基本学习活动程序,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去感悟和体会,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3、句子: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设计意图将难忘与快乐联系起来,他们三个人中,你觉得谁最快乐?学生各抒己见,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保罗、男孩、男孩的弟弟三人的难忘,体会他们因给予而得到的快乐,学生的情感同时升温。(四)、拓展升华,深化主题1、那么你曾有过给予是快乐的经历吗?说一说。我也曾因为_________而感到快乐。好范文解忧愁5/25写一写:曾经,因为_________我快乐。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学生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与学生经验世界沟通,唤醒他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说、写这两方面进行训练,从生活中进一步深刻地体悟“给予是快乐的”。最后浓缩成一首小诗,让感悟升华,让情感积淀。(五)总结全文是啊,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我想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时能体会到给予的快乐,也许是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搀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一颗慷慨的爱心。只要能做到奉献与付出,这个世界就会更加美好。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给别人一份关爱,一份帮助,同时,你也会收获一份真正的快乐。付出往往比获得更愉快。我们课后就有1篇这样的文章《给,永远比拿愉快》,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教学反思今天上午我执教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整堂课基本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能把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思路也很清晰。讲解课文时,我首先从整体感知课文入手,先对整篇好范文解忧愁6/25课文有个大致了解。并进行了引读,以保罗看到的、听到的为线索,引出描写男孩的几句句子,让学生先同桌说说再全班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性,最后是一个拓展延伸,在学生充分阅读后,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爱心,并产生关爱他人的愿望,从而体会给予是令人快乐的。同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在导入时没有抓准切入点,过多的强调快乐,而忽略了“给予”的含义,以至于学生在后面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经历时都只说到自己快乐的事情而没有说到给予的快乐。其次,课堂上的交流很多,没有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体现其情感的变化,而在课文的内容方面花的时间太多,本课的语言训练重点没有体现到位。最后,我思索,一节课是否称得上好或者差,不在于用了哪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也不在于搞了多少新颖的形式,而在于看它能否抓住文章的主线,抓住文章的重点来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实实在在的课才是最好的课。《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范文解忧愁7/25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义。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教学重点、难点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疑问导读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1篇新的课文,说的是一个小男孩一心助人,还带动别人认识到助人为乐的道理。你们一定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吧。二、揭示课题,解题1、板书课题:24给予是快乐的读题目,读准字音2、解释题意:“给予”这里是指能够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劳动,作出奉献。“给予是快乐的”就是助人为乐的意思。好范文解忧愁8/25三、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在生字上注音,读准生字的音,特别注意读准其中的前鼻音和三拼音。(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炫耀圣诞节轿车兜一圈(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读通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1)读字词,理解词语意思。(2)指名分节读课文3、再读课文课文写了保罗和小男孩的几次对话?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在这两次对话过程中保罗和小男孩想得一样吗?保罗错在哪里。在整个事情中,保罗懂得了什么?根据以上提示,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1)第1到7节写保罗和小男孩在看车时的对话。(2)第8到11节写了保罗和小男孩在乘车出去玩时的对话。(3)第12到13节写保罗在小男孩的影响下懂得好范文解忧愁9/25了给予是快乐的。四、交流、讨论以上问题出示:课文中讲了把给予请大家再读课文,看谁找到的答案多?老师把握好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写到黑板上1、保罗的哥哥把新轿车给予保罗2、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弟弟3、保罗把自己的欢乐给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五、再读课文。课文中重点讲了哪些内容呢?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小弟弟。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1、先看保罗和小男孩在看车时的一段对话,你认为哪句话写出了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小弟弟?“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读这句话,想什么意思。请你说说小男孩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板书:给予保罗听了这句话为什么很吃惊?理解“不由自主”齐读课文第1到7节,读出保罗和小男孩看车时的一段对话,体会小男孩“一心希望给予别人快乐”的高尚的思想。好范文解忧愁10/252、在乘车出去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从小男孩的哪句话中可以看出他想把欢乐给予他的小弟弟。“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读这句话,想想这句话的意思。(1)小男孩在说这句话时心里在想什么?要把快乐给予弟弟(2)保罗在没听到这句话时,是怎样想的?认为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车回家的。(3)听了这句话后保罗知道了什么?(4)保罗知道了这个小男孩的想法,现在会怎么做呢?读课文第12节,用笔圈出写保罗动作的词。(5)“接下去他们去了哪?”请大家发挥想象。保罗得到了一辆新车,遇到了一个小男孩。你认为什么更使他高兴?为什么?六、学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谁的话让你感动了。(小男孩)好范文解忧愁11/25那么你现在有什么话要对小男孩说呢?请大家准备一下,把你最想对小男孩说的话写下来。七、交流。板书设计24、给予是快乐的(索取)(给予)保罗小男孩小弟弟希望有一个送给希望成为一个他汽车的哥哥这样的哥哥渡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第三篇】教材简析:这是1篇记叙文,记叙了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提示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哲理。课文共分13自然段,可分为3大段。第一段,保罗以为小男孩自己想得到新车,结果错了。第二段,写保罗以为小男孩想坐车炫耀自己,又错了。第三段,写保罗与小男孩兄弟俩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好范文解忧愁12/25夜晚,并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道理。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很适于学生朗读、复述;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很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文章结尾点题,提示中心的写法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易于学生迁移运用,教师在教学时要发挥教材的这些优势。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义。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教学重点、难点: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教学时间:2课时。设计思路: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去探究文本内容。好范文解忧愁13/25第一课时重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段落结构,弄清文章中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第二课时围绕“(谁)把(什么)给予(谁)?”这个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说说课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保罗开始以为能得到一辆新车是十分快乐的事,后来在小男孩的影响下,感悟到“给予是快乐的”。从而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也应该学会给予,不应一味的索取,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1篇新的课文,说的是一个小男孩一心助人,还带动别人认识到助人为乐的道理。你们一定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吧。二、揭示课题,解题1、板书课题:24给予是快乐的读题目,读准字音2、解释题意:“给予”这里是指能够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劳动,作出奉献。“给予是快乐的”就是助人为乐的意思。三、初读课文好范文解忧愁14/251、自学课文(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在生字上注音,读准生字的音,特别注意读准其中的前鼻音和三拼音。(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炫耀圣诞节轿车兜一圈
本文标题:《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027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