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关于职业培训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途径与措施的研究
关于职业培训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途径与措施的研究——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摘要:职业教育当中开设的专业理论课,是为技能训练教学服务的,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用理论知识支持职业技能的学习,实行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符合教学优化的原则,非常切合我国加快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模块式教学与一体化教学模式相结合,其教学方式更加富有变化和易于调整,再加上项目教学法,在一些学科中真可谓“如虎添翼”。可以按照不同需求和师资、各种其他资源的不同配比进行一定的调整,能够适用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现状,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具有积极意义,满足社会的就业需求。关键词:职业教育一体化模块式项目教学创新评价标准正文:“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学会生存》一、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一)我国的教育目的1、“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二)职业教育及其目的职业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职业教育是在我国教育机构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就业是绝大多数成年劳动者及其家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社会就业状况在一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以就业为根本导向的职业教育,在保证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下,对解决个人和社会就业问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可以改善劳动力供给的结构,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通过职业教育宣传,可以帮助劳动者转变劳动就业观念,促进就业问题的解决。从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关系、职业教育在解决就业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来看,只有职业教育体制、职业教育结构、职业教育内容以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方面与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相适应,职业教育才能在缓解就业压力中释放出应有的能量,为解决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做出更大贡献。也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够得到真正健康的发展。(三)职业教育新教学法1、行为导向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本位(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学。行为导向教学法是全面的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在课堂上,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要完成的行为产品引导着教学过程。2、任务驱动教学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3、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1)项目:一个项目是项计划好的有固定的开始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工作。规则上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可以看到的产品。(2)项目教学法:一个由学员组成的小组有一项确定的工作,他们自己计划并且完成工作。l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学习行为。l“项目”是生产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l以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通过完成项目的形式进行学习。(三)项目教学的过程1、项目课程学习过程2、项目教学的标准l具有轮廓清晰的工作/学习任务,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l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特定教学内容;l能将一项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3、教学目标的设计1)整个课程(学习领域)的能力目标;2)本教学项目(学习情境)的能力目标。同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包含职业能力的三个方面: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4、工作过程的设计1)包括项目工作内容、完成工作的具体步骤与工作时间、与相关技术实践知识有关的实践操作、与相关技术理论知识相关的问题探讨、任务实施的流程等;2)应体现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和工作的过程;3)过程设计应结合中职学生知识技能建构的顺序与实际认知水平。5、项目教学的评价设计评价应基于发展性教学评价观,包含过程性的评价和终结性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应包含工作态度的评价、工作过程步骤与方法评价、知识的应用评价等;终结性评价应包含项目所涵盖的应知部分的评价、应会部分的评价、产品的评价等;评价应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的评价;评价中应记录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学习行动的特征等。(四)当前课程设计流派1、工作任务说用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改良理论知识,技能与工作任务相利用,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综合职业能力。2、工作过程说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任务(教学单元)它与学科知识领域没有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保证工作过程完整性的课程。只是在中等职业学校内进行改革,并不是职业教育体系改革适应工作过程式设计工作过程3、职业活动说以职业能力的塑造为目标,以职业活动为主线,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信息加工能力。l专业能力通过专业活动塑造。l非专业能力通过技能活动、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创新活动、科研活动、实践活动等活动来培养。l知识靠传授,技能靠训练,能力靠提高。4、学课课程的特点:1)将知识分开2)以理论为主线5、活动课程体系l以实践为导向、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最大的区别应该在于任务是单个的完成,整体连贯性较差,项目教学利用一个综合性课题的分解形式——连贯的子课题或子项目进行,类似于课程设计,但在一定程度上高于课程设计。二、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1、理论与实习分家,教学内容不能有机衔接2、教学资源浪费现象严重3、技能训练时得不到及时的理论指导,理论教学时不能结合生产实际,难以做到知行合一(二)教学模式改革方向----理论实习一体化1、构建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就目前我国的国情,引入国外的教育模式不现实,如较流行的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其中“校企合作”的构想在政府没有实质性政策出台前不可能有实质性进展。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最为现实的还是学校内部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2、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模块---子模块---课题文化基础模块基本技能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子模块1子模块2子模块n课题1课题2课题n课题1课题2课题n课题1课题2课题n1)概念:在具体课程设计中,共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下都有子模块和子课题进行分步的学习,而若干个子课题是将一个大的课题进行分解得到的。注重课题的衔接,为综合性课题做准备。这样,知识通过一个大的项目得到有序的排列,具有连贯性和继承性。学生学习起来能够产生兴趣,每一次的实训内容都是在上一次课程学习总结的基础上引入新的知识和技能完成的。2)课程安排模块化l学生在校期间(三年制)共需完成16个模块的学习,每学期学习四个模块。l基础课(语、数、外)利用1个月时间(1个模块)完成,其他时间不再学习。l每个模块完成后进行考核——终结性评价(由鉴定机构进行考核和评价)l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密切注意工厂内所需的技能和需要,结合实际,在设置、选择模块中进行适度的调整,使整个教学课程设置具有前瞻性,紧贴实际生产,让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上岗后就能胜任岗位工作。如可以根据工厂需要,增加或者减少某个模块的教学时间,重点引入一些新技术,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掌握,为就业后直接和企业生产接轨做好准备和铺垫。和企业密切联系,学校可以通过下厂了解目前相关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针对性的进行技术引进和课程模块的调整,在设备上也能够做到与工厂设备同步。3、一体化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l能胜任一体化教学的师资l一体化教学所需的设备设施l一体化课题式的教材4、一体化教学实际应用在“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上,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结论。我是持这样的观点:由一个教师带本班学生的各门专业课,如钳工实训、机床工艺、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等,通过模块化管理,将理论知识同实训内容相结合,制定出统一的理论实操一体化教案,直到毕业。但数控模块需要由数控专业教师负责(数控机床责任到人,数控专业教师每人负责几台数控机床)。1)设施设备的充分利用、资源的测算方法上课时是这样进行安排:如每班一天6节课都是钳工实习,那么一体化教师(带本班)可以利用其中的2节课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后带领学生下车间进行实训和实操;或者先实操,在实操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带回班里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或者利用一体化的实操教室和场地,出现问题可以在实操教室或场地内直接解决。这样就对实操场地的安排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规划性和具体的调配。我的经验是按需分配、灵活调整、随机应变,在保证设备正常使用条件下对课时进行分配和划分,充分保证设备的使用率。而且在考虑到资金和场地的前提下,利用公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再次进行分配和安排,基本上杜绝设备闲置和超负荷运转的现象。2)模块化管理进行模块化管理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让专业教师合理安排一体化课程计划。由于是一个一体化教师带一个班级直至毕业,本班的各种情况能够及时调整,出现问题也能够在课程中灵活变通,及时讲解和查漏补缺,知识可以随用随讲,课程中一体化教学将各方面所需知识融合入各个课题和模块中进行讲解,提高了对教师的知识储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对教师的水平和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我认为,也许这样的方式才是“一体化教学”的最终目标。3)一体化、课题式教材离不开项目教学法以往的教学主要是老师讲授、示范,然后学生机械的照做一遍。虽然学生能按流程和步骤完成相关任务,但是换了另外的条件和要求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如何才能让学生拥有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举一反三呢?项目教学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项目的研究和实施使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同时得到增强,同时构建了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环境,并可使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按自己的方式去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不再是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各种能力。现以一个单缸控制回路设计(气动技术)的项目教学
本文标题:关于职业培训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途径与措施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11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