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第三章旅游职业道德概述
第三章旅游职业道德概述第一节职业道德的含义与特征第二节旅游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特点第四节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作用第五节旅游企业与顾客和关系第六节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第一节职业道德的含义与特征一、职业与职业道德的概念二、职业道德的历史考察三、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一、职业与职业道德的概念1、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从社会角度看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劳动者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职业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的专门劳动岗位。职业作为人的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以及整个社会的道德习俗和道德传统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职业分工不同,从事不同职业或行业的人所承担的职责不同,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具体生活目标的确立和具体生活道路的选择,以致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其次,不同职业的不同利益和义务,直接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评价标准,造成不同的职业习惯和道德传统;最后,职业活动的特殊性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兴趣、爱好以及品格、作风的形成。◆职业的分类所谓职业分类,是指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分成并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把我国职业划分为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四个层次:大类(8个)、中类(66个)、小类(413个)、细类(1838个)。细类为最小类别,亦即职业。8个大类分别是:一、职业与职业道德的概念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一、职业与职业道德的概念◆从职业结构看,职业的分布有三个特点:第一,技术型和技能型职业占主导。占实际职业总量的60.88%的职业分布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这一大类,它们分属我国工业生产的各个主要领域。从这类职业的工作内容分析,其特点是以技术型和技能型操作为主。第二,第三产业职业比重较小,仅占实际职业总量的8%左右。三大产业中的职业分布,以第二产业的职业比重最大。第三,知识型与高新技术型职业较少。现有职业结构中,属于知识型与高新技术型的职业数量不超过总量的3%。一、职业与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在道德方面对人的影响:职业的分工不同,影响着人们对人生道路的具体选择;不同职业的不同利益和义务造成人们不同的“职业良心;职业活动的不同影响着人们的情趣、爱好以及性格和作风。一、职业与职业道德的概念2、职业道德:从事社会职业的人们,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理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社会有多少种职业,就有多少种职业道德◆在任何时代,职业道德都是当时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在各种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贯彻和特殊表达◆职业道德只能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某一方面在人们特定活动范围内的职业化职业道德是一定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即整个社会对工作者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职业道德主要由两部分因素复合而成:第一是做人的基本素养,第二是职业的特殊素养。一、职业与职业道德的概念二、职业道德的历史考察1、原始社会末期是职业道德的萌芽时期2、奴隶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形成时期3、封建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初步发展时期4、资本主义社会是职业道德的较快发展时期5、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职业道德。1、原始社会末期是职业道德的萌芽时期二、职业道德的历史考察原始社会的职业道德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职业道德是由职业生活中的风俗习惯逐渐演化而来,是在职业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第二,职业道德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分工产生的基础上而产生的。第三,原始社会的职业分工还十分简单,只有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三类。因此职业道德规范较少。第四,维护由血缘家庭组成的部落,并以部落为主体的职业集团的共同利益,维护集团内全体成员的自由平等、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劳动,是原始社会职业道德最主要的内容和要求。二、职业道德的历史考察第五,职业道德观念贫乏、直观、含混,是原始社会职业道德又一显著特点。在原始社会,人们的思维和语言尚不发达,还不能用丰富多彩的道德观念来把握社会的道德现象,而且也没有更多的语言词汇来描述道德观念和行为,仅从感情和感觉的直观形式上来加以概括。当时,仅能区分“好的”和“坏的”“有利的”和“有害的”“自己的”和“别人的”等简单概念,用来说明“善”“恶”的观念。“好的”“有利的”“自己的”就是善的;“坏的”“不利的”“别人的”就是恶的。二、职业道德的历史考察第六,原始社会由于没有文字记载,职业道德是一代代人通过长期生活经验逐步积累而形成的,并以行为方式如:动作、语言以及民俗禁忌、宗教仪式、外在的简单手段、模仿老人的行为等形式表现出来。2、奴隶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形成时期二、职业道德的历史考察人类的职业道德真正形成于奴隶社会,其特点如下。第一,奴隶社会的职业道德,主要是奴隶主和自由民的职业道德,不包括奴隶。第二,奴隶社会的统治者比较重视上层社会人们的职业道德,特别是与统治阶级的切身利益有关的职业道德,而对直接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体力劳动者的职业道德则比较轻视。第三,奴隶社会的职业及职业道德已显示出比较明晰的特征,比原始社会有了长足的进步。二、职业道德的历史考察3、封建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初步发展时期由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等级更加森严的政治制度的共同作用,使得封建社会的各种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其特点如下。第一,统治阶级把各行各业的安于本分、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看做是保护现有职业分工和维护其统治秩序的长治久安之方。第二,各种职业道德大都维护家长制统治,形成职业道德的家长制传统。第三,在封建社会中,职业被分为三六九等,各种手工业者、医生、乐师等职业,社会地位十分低下。二、职业道德的历史考察4、资本主义社会是职业道德的较快发展时期资本主义社会职业道德的特点如下。第一,资本主义社会的职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大大超越了以往的任何历史时期。第二,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职业化,使得各个职业集团之间和各职业集团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具有重大意义。第三,由于资本主义仍然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各种职业道德要受到资本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道德原则的影响,因而,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5、社会主义社会:建立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职业道德。二、职业道德的历史考察三、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1、稳定性和连续性。职业道德的特点,在于每种职业都有其道德的特殊内容。职业道德的内容往往表现为某一职业所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准则。一般来说,职业道德它所反映的是本职业的特殊利益和要求,而这些要求是在长期的反复的特定职业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有些是独具特色、代代相传。不同民族有各具特色的职业生活方式,从事特定职业也有其特定的职业生活方式。这种由不同职业,不同生活方式长期积累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职业心理、道德传统、道德观念以及道德规范、道德品质,则形成为职业道德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例如:像医生的宗旨是救死扶伤,军人是服从命令,商人则要诚信无欺,教师要为人师表,领导应以身作则等等,这些均已是约定俗称的社会共识,已流传上千年。一般来说进入这个行业、从事这一职业,首先要学习掌握这一职业的道德,要遵守行约、行规。只有认真、模范的实现这一职业道德的人,才是这一职业中的优秀人材。家政服务员作为新的职业,其职业道德、职业理念有一个创建形成的过程。家政服务行业、家政服务员都应为创建被社会称誉的职业道德而努力。三、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三、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2、职业道德的专业性和有限性。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体系。鉴于职业的特点,职业道德调节的范围则主要限于本职业的成员,而对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就不一定适用。这就是说,职业道德的调节作用,主要是一,从事同一职业人员的内部关系.二,本行业从业人员同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3、职业道德的多样性和适用性。由于职业道德是依据本职业的业务内容、活动条件、交往范围以及从业人员的承受能力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所以职业道德就是多种多样的,有多少种职业就有多少样职业道德;但是,每种职业道德又必须具有:具体、灵活、多样、明确的特点,以便职工记忆、接受和执行。并逐渐形成为习惯。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一、爱岗敬业二、诚实守信三、办事公道四、服务群众五、奉献社会所谓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亦称热爱本职。爱岗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热爱本职,就是职业工作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种职业劳动,努力培养自己对所从事的工作的荣誉感。工作者的任何职业才能都不是天生的,都是通过后天努力而得到的。热爱是学好职业才能的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真正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才能主动、勤奋、自觉地学习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能,才能全力以赴去培养自己从事本职工作的本领,切实把本职工作做好。工作者的职业责任心,也是来自于对本职工作的热爱的情感。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只有真正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才能把智力、体力的劳动付出,看成是人生的一种乐趣,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才能满腔热情、朝气蓬勃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焕发出极大的职业进取心,产生出源源不断的动力,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本职工作,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任务。当遇到挫折和失败时,热爱本职工作的人一定会以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去克服困难,摆脱困境,不懈奋斗。那种以“干活吃饭,挣钱养家”的态度对待所从事的职业的人,不可能产生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之情,当然也谈不上持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爱岗敬业所谓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倡敬业精神,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敬业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敬业是工作者对社会和他人履行职业义务的道德责任的自觉行为和基本要求。任何职业都承担着一定的职业义务,工作者必须自觉地担负起对社会、对他人负有的使命、职责和义务。也就是说,必须自觉地履行应尽的职业道德责任。而敬业恰恰是职业道德责任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整个社会好比一台大机器,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哪怕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螺丝钉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整台机器的运转。如果一个工作者不能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本部门乃至本单位的工作。严重的还会给企业和国家利益带来损失,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爱岗敬业工作者要做到敬业,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社会价值,树立正确的社会职业观。无论哪种类型的职业,都是社会所必需的,尽管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不同的岗位获取的报酬不同,但是报酬并不能完全反映职业价值的实质。决定报酬数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管报酬的多寡,每一种职业,乃至每一个岗位,都是社会需要的,从实质上讲,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如果每一个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都能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尽到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义务,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就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敬业要求职业工作者在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中,无论社会报酬是否合理,都能保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善始善终地完成所承担的任务。敬业,需要每一个工作者在从事职业劳动的过程中,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苦干实干,全力以赴投入到工作之中。爱岗敬业爱岗与敬
本文标题:第三章旅游职业道德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86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