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幼儿园春天教案《春天来了》(最新4篇)
好范文解忧愁1/14幼儿园春天教案《春天来了》(最新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幼儿园春天教案《春天来了》(最新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春天来了教案【第一篇】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学习分泥、团圆、搓条、压扁、捏揉等泥工技能。2、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及表现能力。活动准备:一次性盘子人手一只,橡皮泥若干:每张桌上放一只鱼缸(事先用布遮盖),内有蝌蚪、水草、玻璃弹子等:背景图一幅(上面画有一只大青蛙,事先用布遮盖):录音机及录有青蛙叫声的磁带。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1、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了,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新叶,迎春花张开了小嗽叭,小蚂蚁伸伸懒腰,小蜜蜂、小蝴蝶也跳起了舞,你们听,又有好范文解忧愁2/14谁来了?(录音机传出青蛙的叫声,教师适时掀开背景图上的遮布。)2、青蛙妈妈的小宝宝是谁?它们来了吗?(幼儿回答后,教师掀开鱼缸上的遮布。)二、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外形特征1、小蝌蚪穿什么衣裳?2、小蝌蚪长得什么模样?3、它们游水的姿态是怎么样的?三、幼儿操作1、青蛙妈妈想请你们给它的小宝宝塑像。这样吧,我们用橡皮泥来试一试。2、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3、请1~2名已做好蝌蚪的幼儿讲述造型的方法和过程。4、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自己想出了两种方法来做蝌蚪,正面我来介绍一下。第一种方法是取一小团黑色橡皮泥,把它团成圆,然后在圆泥上捏出尾巴,最后把它压在盘子上;第二种方法是取一小团黑色橡皮泥,把它团成圆,再取一点泥,把它搓成长条作尾巴,然后把这两部分连结起来,最后把它压在盘子上。5、请幼儿参照上述方法继续给蝌蚪塑像。6、引导幼儿观察鱼缸里除了小蝌蚪,还有什么。好范文解忧愁3/14(水草和石子)7、教师出示范例,请幼儿思考用什么方法做水草和石子。(将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团圆作石子,搓成长条作水草。)四、讲评1、以青蛙妈妈的口吻进行讲评:呱呱呱,让妈妈看看,宝宝的塑像像不像。2、鼓励幼儿大胆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3、将幼儿的作品用双面胶——贴在背景图上,开一个展览会,并请各班幼儿前来参观。活动十三:河里有小蝌蚪(艺术)活动背景(设计意图):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们经常会在这时利用美丽的春景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带幼儿春游、布置自然角等。一天班上有位幼儿带来了许多小蝌蚪,我将它们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们很好奇地围着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有的说:“小蝌蚪黑乎乎圆圆的真可爱”……后来有位幼儿告诉大家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们很奇怪小蝌蚪没有大眼睛、绿衣裳也没有四条腿怎么会是青蛙呢?于是我给他们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使他们知好范文解忧愁4/14道了青蛙确实是小蝌蚪的妈妈以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以后班上的孩子只要一有空就去自然角看看小蝌蚪有没有变化。看到孩子们对小蝌蚪这么感兴趣,我就思考让幼儿用美术手段来表现他们喜爱的小蝌蚪。小班幼儿由于才开始接触美术,他们更多是利用画笔来表现他们的感受。为了让幼儿了解除了用笔可以表现自已的生活体验以外,还可以借助很多工具来表现,如幼儿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因此我选择了幼儿的身体器官---手指来作为绘画工具,设计了这节手指画---《小蝌蚪》的美术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一)活动目标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二)活动准备1、投影仪、明胶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2、黑色水粉颜料、餐巾纸、图画纸、青蛙图案、头饰(三)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边用语言描述边用手指在胶片上点画。(1)教师: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好范文解忧愁5/14清又凉的水,你们猜猜是谁坐在荷叶上?咦!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做什么呢?青蛙妈妈正坐在荷叶上看它的宝宝小蝌蚪游泳呢!你们喜欢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吗?我们今天就先来学画小蝌蚪。(评:教师边用优美的话语进行描述边画,既把幼儿引入了一种情境,又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2)教师:那刚才老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引导幼儿说出“手指”)好,老师告诉你们: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2、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教师:哪个小朋友能说说小蝌蚪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小蝌蚪游泳时可调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们是不是往同一个方向游的呢?(引导幼儿说出往不同方向)3、教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1)教师示范: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提起,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2)讲解尾巴的画法。a、请幼儿来添画尾巴。(评:这一环节的设计给幼儿提供了尝试、探索的机会,满足了幼儿主体需求。)好范文解忧愁6/14b、教师用指侧画尾巴,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出怎样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评:在幼儿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再示范画,这样更容易加深幼儿的印象。)c、幼儿练习画尾巴,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画好后用餐巾纸擦一下手指。4、交代要求,幼儿作业,教师指导。(1)出示青蛙图案:教师:咦!这只青蛙妈的宝宝哪儿去了?告诉你们,它们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画纸上,快,我们去帮青蛙妈妈找出它的宝宝。(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他们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操作。5、评价和欣赏作品(1)教师:我们快把找到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妈妈身边吧!将幼儿作品布置到青蛙图案旁。(2)引导幼儿观看作品教师并给予简单的评价。6、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教师扮作青蛙妈妈,幼儿扮作小蝌蚪游戏。教师:小蝌蚪回到妈妈身边真开心,我们一起和小蝌蚪做个找妈妈的游戏,好吗?三、活动评价(思考体会)好范文解忧愁7/14这一活动主题源于幼儿对社会生活中某一事物---小蝌蚪的关注,它不同于通常以知识结构或学科结构考虑教学内容的做法。活动的展开是以幼儿参与,教师的适当指导为特征的,符合新纲要中教育内容的选择“应体现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原则。本活动以其有趣的情节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积极性。首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优美动人的情境符合幼儿爱想象的心理特点,接着,教师在组织幼儿观察讨论范例的过程采用不同的情节引导幼儿观察蝌蚪的外形和姿态的变化,并把帮青蛙妈妈找蝌蚪宝宝的愿望自觉地、持久地倾注于创作之中,最后当幼儿把自已画的小蝌蚪全部送给青蛙妈妈并和青蛙妈妈一起做游戏,使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顺利地实现了教育目标。春天来了小班教案【第二篇】课前准备:1、观察早春的景色。找一找,画一画。2、准备一些燕子、蝴蝶、蜜蜂、小草、月季花等剪纸,作为奖品。教学过程:好范文解忧愁8/14一、揭题审题。(孩子借助拼音自读说话提示)二、指导看图。1、指导有顺序的观察。出示:观察顺序:从上到下(注拼音)从远到近2、说话练习。A、上面(空中)有些什么春天的景色?根据孩子回答,在图中贴上lántiānbáiyúnyànzi蓝天白云燕子(1)谁来用“蓝天、白云”说一句话?说得美一些。(2)谁能用“燕子”说一句话?说得有趣一些。(3)谁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B、下面的景色我们可以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找一找。(方法同上)gāoshān好范文解忧愁9/14màimiáoxiǎocǎochūnsǔn高山麦苗小草春笋liǔshùtáohuāháizi柳树桃花孩子逐一说好每一种景色。C、指导将整个内容连起来说话。(开头句:春天美极了!结束句:我爱春天!)三、游戏:《春游》。1、出示路线图:渡“春之河”、穿“成语林”、爬“标点坡”、进“故事亭”,去欣赏美丽的春天。2、渡“春之河”:律动《小雨沙沙》3、穿“成语林”:(摘写有成语的树叶)春暖花开好范文解忧愁10/14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春华秋实春风化雨春风满面春寒料峭4、爬“标点坡”:小朋友脱去了厚厚的冬衣快乐地在草地上跑来跑去笑着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5、进“古诗亭”:吟诵有关春天的古诗。四、作业:把找到的春天画下来,并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春天来了》幼儿园教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让幼儿感受春天的变化,认识春天的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2、感受儿歌意境美,喜欢朗诵儿歌——“美丽的春天来了”3、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好范文解忧愁11/14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教学重难点;培养幼儿感受春天的变化和认识春天的特征;理解和朗诵儿歌。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会朗诵儿歌“美丽的春天来了”。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好墙面创设贴关于表现春天来了的墙面。2、准备一个音乐光碟。活动过程1、导入春游的方式;教师;‘今天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去春游吧’。把孩子带到环境中,教师问幼儿他们看到了什么,问他们这是什么季节,美不美等问题。2、引导看环境创设引入儿歌;教师一边指墙上的图片,一边唱儿歌。儿歌;“”美丽的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草长出来了,花儿开了;蝴蝶飞回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小燕子飞回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青蛙跳出来了,小鱼游来了。好范文解忧愁12/14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真美丽。教师;;小朋友们这首儿歌好不好听,春天里有什么,例如;什么长出来了。.。.。.。,用什么动作表示。教师叫全体幼儿跟老师一起说一说刚才的儿歌,反复做。3、让幼儿听儿歌做动作。教师;‘老师现在唱儿歌,小朋友们可以跟我唱儿歌用动作来表示’。4、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5、教师;‘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放音乐活动结束。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大部分孩子都理解和会朗诵儿歌。他们对这节课特别感兴趣,都很积极。不足之处;少部分幼儿没掌握好这节课内容,不太理解和不太会朗诵儿歌,注意力不集中,不积极。课堂教育教学中也有难免疏漏失之处,我会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我今后在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我以后更加搞好师生的关系,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合,让幼儿自己想自己动手操作,用一些有创新的新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幼儿,启发孩子的兴趣,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以新的境界和高度。把每一课上好,教好每一个孩子好范文解忧愁13/14《春天来了》幼儿园教案【第四篇】认知目标:能从人的服饰变化中知道春天来了。技能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情感目标:感受春天来临的美好与喜悦。活动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活动难点:能从人的服饰变化中知道春天来。准备课件:音乐、图片。导入:一、开始部分教师组织谈话。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你是怎样知道春天来了?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二、基本部分1、教师出示课件演示稿,请幼儿观察图片上都有什么?然后教师提问:春天到底是怎样来得呢?2、教师配乐朗诵诗歌《春天是这样来的》,请幼儿欣赏并思考:(1)你听到诗歌里说谁来了?(2)小溪、柳树、春笋是怎样来得?(唱着歌来的、跳着舞来的、放着鞭炮来的)3、幼儿欣赏课件,教师朗诵诗歌,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好范文解忧愁14/14(1)小溪是怎样来得?请幼儿学小溪唱歌,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2)柳树是怎样来得?请幼儿学柳树随风飘动的样子。(3)春笋是怎样来得?请幼儿学春笋钻出泥土的样子。4、引发幼儿展开丰富的想像,说说听了这首诗歌自己还想到了春天里的什么。鼓励幼儿自由表现自己想像中的春天的景物。三、结束:教师带幼儿出去寻找美丽的春天,尽情表现迎接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活动延伸:教育幼儿爱护春天的花卉、小草,不攀折嫩枝叶等。
本文标题:幼儿园春天教案《春天来了》(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185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