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河南省委党校哲学部讲师长风破浪会有时谈坚持自信自立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河南省委党校哲学部讲师:长风破浪会有时——谈坚持自信自立历史的光影镌刻在岁月深处。67年前,刚刚回国的钱学森,面对陈赓大将“中国能否搞导弹”的问题时,如此霸气回应:“怎么不行?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罗布泊戈壁滩上的一声巨响让中国人挺直了腰杆。时间的指针标注着一个个高光时刻:嫦娥奔月、祝融探火、蛟龙深潜,大兴机场“凤凰展翅”、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特高压输电跨越千山万水⋯⋯创新成果竞相喷涌,“大国重器”横空出世,重大工程精彩亮相,全球的目光注视东方,“自信自立”的中华民族正在书写“当惊世界殊”的瑰丽画卷。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六个坚持”,集中概括和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六个坚持”中,“坚持自信自立”是一个重要方面,居于重要位置。自信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炼就的精神气质,自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坚持自信自立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是新时代我们党克服艰难险阻、创造历史伟业的关键因素,也是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一、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让我们自信自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形成自信自立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基因,首先在于具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这一深刻精辟的论述充分揭示了自信自立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有力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党和人民事业的源头活水,就是因为它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我们自信自立,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真理,遵循的是规律,是因为明确历史的发展方向并为之不懈奋斗。当然,历史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曾遭遇巨大挫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但这既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也不是社会主义本身的失败,而只是说明不能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以僵化封闭的态度理解社会主义。也正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才变得更为科学、更加正确。在此意义上,确实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具有普遍性的科学真理,但其必须要同具体的现实实践和时代条件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改变世界的指导作用。即使再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方法,如果只是将其作为头脑中的观念与本本上的理念,而不去运用发展,也是没有实质意义的。毛泽东强调的“有的放矢”意为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之“的”。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也是这个意思。所谓“要精”,就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方法,所谓“要管用”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来解决实践与时代提出的现实问题。建党百余年,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并不断深化对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规律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在此意义上,中国共产党能够自信自立,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从毛泽东的“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到邓小平的“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对自己的发展充满信心”,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些论述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自信自立。二、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让我们自信自立党的百年奋斗史既是确立自信自立的过程,也是确立自信自立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创造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在不懈探索中将自信自立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基因。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道路与民族解放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改天换地: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致力于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从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这一时期,我们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探索并找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特别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8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变化,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正是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百年光辉历程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因自信自立而成功,因成功而更为强调自信自立。伟大探索归结为一点,就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这可以说是自信自立的最为集中的体现。三、在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中更好做到自信自立自信自立积淀于过去,同样也要运筹于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既然如此,如何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如何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答案就在于更好做到“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我们也才能更好地做到自信自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个别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总结党成立以来17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而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于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解决,在解决问题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若非如此,党无法更好地做到自信自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讲,一种外来文化要在文化传统迥然有别的国度中获得认同并广泛传播,就必然要与该国的文化传统相融合,否则无法在该国生根。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要实现在中国的成功移植,就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其生长点和结合点,尤其必须与中国文化传统具有某种价值与思维的契合。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上的相容或相通性,正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文化基础。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作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改造、提升、超越,也最终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做到自信自立。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自信自立都是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新征程上,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将之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只要我们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有定力、有主见,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毫不动摇地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文标题: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河南省委党校哲学部讲师长风破浪会有时谈坚持自信自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218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