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周永开个人精编先进事迹【汇集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周永开个人精编先进事迹【汇集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周永开个人精编先进事迹【汇集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周永开个人优秀先进事迹材料【第一篇】1928年3月,周永开出生在巴中市巴州区金光乡一个普通的农家。因为家里穷,直到1943年,15岁的周永开才被父母送到化成小学读书。然而不曾想,这看似不起眼的小学却为周永开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人可以离休,但共产党员永不会离休!”周永开在达州、巴中等地工作过,这里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坚实的足迹,但万源花萼山始终是老人最牵挂的地方。花萼山区域地处长江中上游两大一级支流嘉陵江和汉江的源头分水岭,地质历史古老、地貌复杂多样、生态系统原始,其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嘉陵江和汉江流域的生态安全有着重要影响。“以前穷,当地的老百姓就把树砍掉当柴烧,开荒种粮食,生态破坏严重。现在条件好了,我们要把绿色还给大山!”离休后,周永开到花萼山植树、护林的想法日益强烈。1994年,他花费数万元积蓄到汉中购买了一批树苗,在花萼山上租了两间茅草房,带着退休干部余世荣、退伍老兵楚恩寿两名同志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保护花萼山的征程。山上的条件异常艰苦。有时候巡山一巡就是一整天,饿了吃干粮,渴了喝山泉,累了休息一小会就继续赶路。晚上只能将木板铺在地上,垫上棉絮睡觉。山高气寒,三人时常感冒咳嗽、腰酸背痛。考虑到伙伴们有些受不了,周永开花钱买了三间破旧民房,简单整修后,让大家终于有了个“体面”的生活起居场所。为了这片绿水青山,周永开走遍花萼山自然保护区11个乡镇30多个行政村51个组,挨家挨户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巡遍了花萼山的每寸土地,防止有人盗伐林木、偷掰竹笋、捕杀动物。虽然年事渐高,周永开仍不舍对花萼山的眷恋,只不过每一次上山随身多了一根拐杖。“这些拐杖是我与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共同成长的见证。”周永开开心地笑道。周永开个人优秀先进事迹材料【第二篇】1995年,周永开组织发起“巴山渠水共产主义运动友好学校联谊会”,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离休后,参考资料,少熬夜!周永开来到万源市花萼山,与另两名退休老同志自发组成义务护林队,扎根花萼守山护林,一干就是20多年。在他的感召下,村民们主动加入义务护林员行业。20多年间,他在花萼山义务植树造林1500多亩,硬是把荒山变成了绿林,这些山林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清风林”。2007年4月,花萼山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起,周永开带领花萼山村民们修建通村公路,帮助最偏远的项家坪村告别不通电的历史;动员家人、朋友为贫困户捐钱捐物,修缮破旧的校舍;引进经济作物萼贝,使村民们平均每年增收4万多元;先后资助10多名孩子上学,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走出大山。2008年汶川地震,他个()人捐款、交纳特殊党费万元;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期间,他和老伴捐款10万元;2015年以来,他3次交纳特殊党费万元,以行动诠释了老共产党员的淳朴品质。[11]2022年01月,周永开向“花萼永开”基金捐赠了首笔公益款15万元。周永开个人优秀先进事迹材料【第三篇】周永开同志是践行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典范,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解放前冒着生命危险从事川北地区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用实际行动践行“党是一生的追随”的座右铭。在职期间,他恪尽职守、苦干实干,带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推动原巴中县林业发展成为全国先进,顶着压力查办大案,坚决同腐败行为作斗争。离休后,他积极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牵头组建退休干部义务护林队,不遗余力参与万源市花萼山护林造林,推动花萼山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终以旺盛的革命热情坚守“人可以离休但共产党员永不会离休”的朴实承诺。周永开个人优秀先进事迹材料【第四篇】为了纪念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打响的“万源保卫战”,上级有关部门来万源策划拍摄电视剧《血战万源》,离休后的周永开主动参与外景地选择,由此关注了花萼山。为收集资料,他跑遍了花萼山,山上有几条沟、几道坎他都清清楚楚,山里的风景也让他驻足留恋。但因生产生活条件匮乏,当地村民不得不砍伐、放牧、打猎,花萼山一度被破坏得不成样子。1994年,周永开带着退休干部余世荣、退伍老兵楚恩寿两名同志,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保护花萼山的征程。他用自己的积蓄租用了两间茅草房作为办公用房,出资参考资料,少熬夜!聘请当地老百姓作护林员,正式成立了民间保护组织。他立下誓言,“一定要把绿色还给大山。”经过摸索,周永开总结出一套保护自然环境的“土教材”。他不让人上山采松子,说那是松鼠野猴的粮食;他不准人上山砍树,说那是森林的根基;他不许人上山修房建屋,说那是动物的领地。乱砍滥伐者、盗猎者只要听说周永开来了,就躲得远远的。护绿水,保青山,周永开开启了他的巡山护林之路。他先后走遍花萼山11个乡镇30多个行政村51个组。有时巡山一整天,饿了吃干粮,渴了喝山泉,晚上只能睡在垫着棉絮的木板上。他日复一日的坚持感动了当地村民,大家纷纷加入护林队,成为义务护林员。护林行动,周永开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功夫不负有心人,花萼山上捷报频传:山上种下了一批中药材,村民自发造林上百亩,林业部门也在花萼山实施公益林项目500亩,栽植了适应当地气候生长的华山松;2007年4月,花萼山成功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0年8月,周永开又回到花萼山,他看看那两间茅草房,又看看已经绿树成荫的“清风林”,高兴了很久很久。走时,他再三叮嘱当地村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定要把花萼山保护好。”
本文标题:周永开个人精编先进事迹【汇集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40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