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干部在2023年全市以案促改暨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会议上的讲话稿范例
干部在2023年全市以案促改暨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会议上的讲话稿范例同志们:这次会议,主要是把坚持“严”的主基调与营造干事创业氛围结合起来,引导和激励全市党员干部自觉在“严”的氛围下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会前,市委常委会针对全市干部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实际,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审议通过了《xx市问责统筹机制暂行办法》、《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激励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若干举措》,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任何一个地方,管党治党必须坚持“严”的主基调。只有从严管党治党,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第一,从严管党治党是党中央的重要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其中最具根本性的有三条: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明确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二是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建设;三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明确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2023年在江苏考察时,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2023年,在党的十九大上庄严宣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今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可以说,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总书记讲得非常明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从制定实施“八项规定”到整治“四风”,从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度反腐败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从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到强调要不断提高政治能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管党治党上,“严”的要求一以贯之,“严”的标准越来越高。落实好党中央要求,必须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第二,从严管党治党是对党员干部的最大爱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要通过抓纪律避免党员干部犯更大的错误,这也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级党组织,如果对干部用而不管、管而不严,既是政治上的不作为,也是对干部成长的不负责。反思一些违纪违法案件,有的干部之所以出问题,固然主要是其自身原因,但与组织管理不严也有很大关系。很多违纪违法干部都在忏悔录中写到,如果组织上能早一些提醒敲打,自己也不至于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党员干部身上的小毛病、小错误如果能及时得到提醒、纠正,很多违纪违法问题就可以有效避免。因此,从严管党治党是对党员干部的最大爱护。第三,从严管党治党与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是辩证统一的。有的同志把全面从严与干事创业对立起来,认为干事创业需要宽松环境,“严”的氛围不利于干事创业。这其实是既没有正确理解“严”的要求,也没有正确理解干事创业宽松环境的内涵。从严不是捆住干部的手脚,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干事创业是有广阔天地的。干事创业固然需要宽松的环境,但所有工作必须在党纪国法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否则,底线一旦被击穿,红线一旦被踩踏,问题就会接踵而来。党的十八大前,一些干部不踏实干事,靠跑关系甚至搞利益输送被提拔到重要岗位,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恶化了政治生态,也影响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一些地方,“潜规则”盛行,正当的事要通过不正当的方式来办,想干事的干部往往非常苦闷。从严管党治党,就是要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更好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让更多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真正有舞台、有作为。可以说,越是从严管党治党,越有利于干事创业。从严管党治党、持续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一个有效的举措就是推动以案促改制度化。今天我们对以案促改工作进行部署,就是希望广大党员干部从典型案件中接受警示教育,更加自觉地遵规守纪、接受监督,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敬畏之心、对法纪的戒惧之心、对事业的进取之心,保持廉洁本色。各级领导干部要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在约束下生活。要从典型案件中反思工作,看清队伍建设、监督执纪、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地堵塞漏洞、完善制度,避免更多干部铤而走险、犯更大错误。各级党委和各部门党组要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切实发挥好以案促改的正向作用。二、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一个地方有没有希望,能不能实现更好发展,关键看能不能形成三个氛围,一是干部干事创业的氛围,二是年轻人创新创业的氛围,三是民间勤劳致富的氛围。这三个氛围越浓厚,地方发展的气场就越强大。其中,营造干部干事创业的氛围是关键、是核心,具有引领性和决定性作用,必须摆在首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是更好促进事业发展,激励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没有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强调“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对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我们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衡量管党治党成效,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是不是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氛围,有没有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十三五”时期,xx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氛围也初步形成。要十分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局面,一切工作都要有利于巩固和拓展这一局面,让全市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要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必须突出抓好三个导向:第一,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用人导向是最重要的导向,是最有效的风向标。用什么样的干部,就会引导干部向哪个方向努力。xx书记指出,要在把好政治关、廉政关的前提下,突出干部的能力。这里讲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担当担责能力、攻坚克难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等。具体到xx,要突出用好五种干部:要突出用敢于担当的干部。xx干部绝大多数是有担当的,这些年,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脱贫攻坚、生态治理、城市建设的突出成就,就是全市干部担当作为的结果,这也是xx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但也要看到,确实有一些干部存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这在市县两级机关里表现尤为突出。对领导干部来讲,担当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当领导就意味着承担责任,在什么位置就必须担起什么样的责任。一个干部在一个位置上没有应有的担当,就说明不具备承担这个责任的素质。我们要把更多敢于担当的干部用到重要岗位上来,鼓励引导更多干部大胆担当、主动担当。要突出用务实重干的干部。务实重干就是专注做事,善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些干部说起工作思路一套一套,但面对实际问题和矛盾却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这不是真正有能力。我们要把用心做事,善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干部用到重要岗位上去,引导广大干部更好地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要突出用心有百姓的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强调“心无百姓莫为官”。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有为民情怀,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我们要把心有百姓的干部用起来,引导党员干部厚植为民情怀,始终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千方百计保护群众利益。要突出用勇于改革的干部。改革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需要担当。现阶段,xx发展很多问题都需要通过改革来破解,迫切需要一大批有改革思维、善于改革的干部。我们要把勇于改革的干部用起来,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改革意识、强化改革思维,善于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要突出用善于学习的干部。时代发展到今天,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是以往没有遇到过的,很多变化是根本性、颠覆性的,不学习就难以适应时代要求,更难以引领时代发展,就会被时代淘汰。我们的干部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干部之间的差距,表面看是理念、能力的差距,背后则是学习上的差距。我们要把善于学习的干部用起来,引导党员干部更加注重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更加关注新产业新业态,更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这里,我代表市委特别强调一点:市委绝对不用不认真干事、工于关系、靠找人打招呼的干部。有些干部即便工作干得不错,如果在干部选用时找人打招呼,组织上也不会提拔重用。如果干部靠找人打招呼能够得到提拔重用,就会导致更多的干部不安心做事、搞邪门歪道,政治生态就会变坏,干事创业的氛围就会消解。第二,把握正确的执纪导向。监督执纪说到底是为了推动发展,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有利于形成干事创业的氛围来展开。检验监督执纪的效果好不好,既要看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好不好,更要看有没有激励更多干部去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要正确理解执纪从严。有的干部把执纪从严简单理解为加大办案力度,或对各类案件都从重从严量纪处理,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执纪从严,最核心的就是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教育,避免犯更大错误。监督执纪要始终把预防教育放在首位,把“治未病”作为首要。正确的监督执纪,是要让更多的干部不犯错误、少犯错误,而不是等干部出了问题再去处理。对此,总书记有很多重要的论述,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悟,运用到监督执纪的实践中去。要坚决为担当者担当。鼓励干部担当,首先组织上必须有担当。干部在工作中难免会有过失、会犯错误,但只要是出于公心,没有牟取个人利益,组织上就应该为干部担当。要通过组织的担当带动干部担当,通过组织的作为促进干部作为。否则,很难激励带动更多干部大胆担当。应该说,一些干部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主要是个人的思想作风存在问题,但也确实与组织没有体现应有的担当有关。所以,既要解决好干部存在的问题,也要履行好组织的担当。当然,作为领导干部,不能因为建立了容错纠错机制就硬干蛮干,要认真研究相关法律法规,研究透彻每一项具体工作,在守住底线和不碰红线的前提下把工作干好。纪检监察机关对激励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措施,要进一步细化,根据干部可能出现的情形拿出具体的办法,建立容错纠错清单,确保更具操作性。要统筹用好问责手段。当前,问责泛化、多头问责等情况比较突出。问责本身是促进工作的有效手段,但过度使用则适得其反。现在,有些县乡干部一个人身上背着好几个处分,长此以往,有的干部变得麻木了,甚至更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了。这样,问责就失去了应有的效力。要统筹用好问责手段,善用问责、慎用问责、精准问责,更好发挥问责的正向引导激励作用。第三,形成科学的激励导向。要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科学的激励导向很重要。必须激发县区和乡镇的积极性。一个地市要发展,关键在于县域要有活力、基层要有积极性,否则,市里制定再多政策、作出再多部署也难以产生好的效果。东莞用不到20年时间,从传统农业县发展成制造业大市,其中固然有发展条件优越的因素,但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了充分调动基层发展积极性的机制。比如,用地级市的权力经营一个镇,直接把地级市的事权下放给乡镇,使外商投资审批等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在财政分配中,镇级拿大头、市里拿小头,鼓励镇级先把“蛋糕”做大;把干部收入与地方经济发展直接挂钩,形成“官越小,收入越高”的局面,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这样做的结果,也促使干部流向发生了变化,很多干部都争着到基层去工作,愿意长期扎根基层,避免了“短期行为”。尽管xx和东莞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但道理是相通的。要让县区、乡镇成为推动和服务发展的主体,市级机关、县级机关主动围绕县区、乡镇提供服务,为市场主体直接服务,把县区和乡镇的发展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要积极借鉴这些有效的做法,赋予县区和乡镇更充分的事权。市、县机关部门的同志要有全局观念,不要守住部门的事权不放。要明白一个道理,集中权力就是集中矛盾,集中财力就是集中困难,该放的要放彻底,该统的要统起来。放要有利于县区、乡镇的发展,统要注重效率和服务。同时,要选择有条件的乡镇建立镇级财政,通过发展产业增加财政收入,并提高干部的收入水平,鼓励引导更多干部到乡镇去干事创业。有条件的村也可以通过发展村集体经济,合理合法增加村干部收入,这就是堵邪门、开正道。必须科学实行分类考核。习近平总书记就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
本文标题:干部在2023年全市以案促改暨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会议上的讲话稿范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439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