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高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1第1章研究背景与概念界定1.1研究背景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新教师踏上工作岗位后,一般有一两年的适应期。新教师的知识面广、观念新、可塑性强,无疑给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时新教师的困惑也会在高涨的工作热情中逐渐产生,他们会日益感受到工作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各种不如意、压抑、烦恼等不良情绪会接踵而来。随着工作年龄的增加,这种不良情绪会逐渐从心理状态反映到工作状态,研究表明,在教师从教十余年后,更多的教师开始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加之缺乏有意识的训练,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往往处于“高原反应”状态,致使很多高中教师缺乏成就感,职业倦怠心理日趋严重[1],这种现象在高中教师中更是明显。这种职业倦怠心理直接表现就是:一方面教师不再重视自己的专业发展。在教师职业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教什么年级就什么水平”,这可以说是被当前很多基础教育工作者广泛认可的一种职业信条;“活到老学到老”只能成为很多教师调侃的一句“名言”。另一方面就是工作中的“平淡感”和社会地位的“危机感”致使很多教师不重视自己的职业道德,在当今重视经济发展的浪潮面前,很多教师的职业道德显得不堪一击。为了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我们有必要在新教师上岗之初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使其认识到教师工作的特点与可发展路径,发挥其自身潜能,克服职业初期的盲目心理,增强职业发展的目的性、计划性、提高竞争能力,争取成功机会。同时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也可以使教师在职业发展中不断调节发展目标,调整发展心态,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永远充满新鲜感与使命感,依靠激情与理性应对不良情绪的产生和蔓延,使职业倦怠感得到有效抑制。有了良好的职业心态,就会有良好的工作状态,重新找回那种“教书育人、行为示范、潜心治学、淡泊名利”的职业精神也就不再是空谈之词了。道尔顿、苏泊尔等人从人的发展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他们各自的人的发展阶段理论,为我们研究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广义的理论基础。道尔顿将人的发展分为:学徒阶段、自主工作阶段、辅导者阶段、领导者阶段。这种观点更多的是从人的一生中社会地位变革的角度提出的,以社会地位的变革展现了人的发展;而苏泊尔的发展阶段理论将人的发展分为: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稳定阶段、维持阶段、淡出阶段。他的这种观点开始从人的职业的角度思考人的发展,也就是说开始出现了职业规划理念的雏形。AAPA阶段理论从人的知识发展角度将人的发展分成了习得阶段、运用阶段、个性化阶段、自我实现阶段[1]。上述这些理论更多的是从人的发展的某些方面来提出的,宏观上可以为我们研究职业生涯的发展理论提供有效的借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涉及知识、道德、社会、文化以及教育本身等诸多维度,其职业素质的构成不仅涵盖知识技能、形象礼仪、行为习惯这三个显著的方面,还包括职业观念、职业精神、职业心态、职业道德四个隐性素质。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高中教师的职业生涯2规划,我们需要在更细致研究相关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分析其共性的基础上,兼顾上述这种“职业素质的3+4模型”,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每位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会存在理论的共性,也会有自身的个性展现。高中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在这个基础上来进行,为了研究高中教师的职业规划,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教师职业规划的相关理论。1.2概念界定1.2.1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在结合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基础上,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有关个人长期职业发展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体所处的家庭、组织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存在密切的联系。受到上述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随着个体的经历、价值观、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每个人的职业期望都在多多少少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些动态因素决定了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1.2.2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职业生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师职业生涯是指教师从职业学习伊始,直至职业劳动的最后结束,这整个人生职业工作历程;广义的教师职业生涯是指从职业能力的获得、职业兴趣的培养、选择职业、就职、直至最后退出职业劳动这样一个完整的职业发展过程[3]。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对有关教师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的设想和规划,具体包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对教师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设计,对成长阶段步骤以及环境条件的考虑。一般我们更多的是关注狭义定义下教师的职业生涯。1.2.3高中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高中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结合高中教育政策,以及高中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育活动实施的社会环境,本区域经济背景下的思想、文化氛为,选择自己的高中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制定长短期发展目标,在高中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的诸多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使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得到满足。好的职业规划可以使高中教师更积极的投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顺利、成功的度过自己的高中教师职业生涯。3第2章高中教师职业规划的特点和现状2.1高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2.1.1受社会因素影响较重这里的因素包括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这种影响属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外在影响因素。高中的教学工作相对繁重,教学工作的成效被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每年的高考成绩总是能成为关注的焦点。此外,现在很多大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如学生生存能力弱、独立意识较差、不懂得学习等也开始被联系到高中阶段的教育,人们开始将原因归结为高中阶段的“成长教育”不够完善;与此同时当前重经济、轻道德的现状同样也充斥着高中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高中教师,在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时,往往要将工作业绩取得社会、家长的认可放在重要位置;教育从事者的教学技能、管理能力、与社会的接触能力等都会与社会因素联系在一起,社会的认可度越高则越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能为教师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供方向参考。2.1.2管理类内容突出高中的教师疲惫现象突出,很多年轻教师在工作四五年之后,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开始进行职业发展方向的重新思考与调整,这时他们一般在教育教学技术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自我特长,很多教师开始研究班级管理、教学管理,开始从管理的层面进行深入研究,这时他们更多的会考虑如何提高管理效率,使这种影响教学效果的内在因素得到更好的发挥。这时积累的管理经验能够为教师职业生涯提供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知识准备,尤其是未来可能的教育管理工作,不足之处则是这里的管理内容大多局限于教育领域范围内,没有借鉴其它行业的管理经验,不能有效的进行管理知识迁移。2.1.3注重教育教学理论在高中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工作时间已经被高效的利用,特别是在广大农村高中,教育的硬件缺乏,只能不断挖掘人力资源,在没有高效的管理策略之下,教师的工作时间安排的比较紧张,不再可能靠增强教师的劳动量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依靠加大工作量来提高教学效果也是不被社会及教育界所认可的,被社会舆论称为变相增加学生负担,因此更多的高中教育从事者在效绩考核、社会对高中教育的广泛关注面前,开始更加关注教育理论的研究,依靠教育理论的实际应用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在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时,4开始把能够掌握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理论作为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发展目标。2.2高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高中教师自身并不重视职业规划,高中的教学工作重点是教学成绩,而不是发展学生的生存能力,即使这是与很多教育政策、社会舆论相违背的,但事实上确实如此。在高中的教师中知道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人并不多,而真正做出职业规划的人就更加稀少,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于各种“形式化”书面表格、培训,关于职业规划他们大多认为这是在校大学生广泛关注的词汇,对自己的高中教育教学实际工作并没有现实价值。从更广泛的中学教师群体来看,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工作繁重,并不具备制定职业规划的条件,同时教师工作相对转向其他行业的发展空间较小,制定教师职业规划也没有必要。学校缺乏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管理、指导。关于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来讲还是有所考虑的,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多数基层教育管理者认可传统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程式:新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工作辅助管理者、学校领导,这种模式并没有将教师的个人意愿、个人优势加以考虑,比如教师的职业发展倾向是技术类、管理类、还是文化类;个体是不是有足够的职业发展意愿。在没有充分注重影响教师职业规划的各种因素现状下,很多高中学校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管理效率还是相对低下的[4]。5第3章高中教师制定职业规划的理论基础关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很多,这里我选择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详细的分析,寻找它们的思考角度及适用范围,以便为我选择、提出高中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提供参考借鉴以及共性的理论基础。3.1国外教师职业规划理论本纳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分为了:新手阶段,即已经掌握了作为教师的一些基本行为规则知识,能处理基本的教学任务,以理论知识为擅长。高级新手阶段,已经有了很好的知识基础,在教学技术上开始表现出一定的熟练水平,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做出调整,表现为知识理论向技能的过渡。胜任阶段,已经有了更为宽广的知识基础,已经熟练掌握了技术,开始展现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的个人魅力。精熟阶段,这时的教师已经可以将自己的经验以比较简单的方式传授给其他人。专家阶段,这一阶段教师开始将已掌握的知识技能总结成理论,从而向更广泛的教育领域推广。本纳的这种理论更多的思考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明确指出了作为教师其职业素质中的知识、技能的发展过程。个人感觉他的观点中“知识、技能是不断发展的,存在掌握、探索、灵活运用的过程”还是为我制定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高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不错的参考点。休伯曼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分为:生存与发现期,这一阶段教师开始了解教育教学活动,感受教师工作的规律现实。稳定期,这时的“稳定”表现在教师对教育工作、岗位、环境的认可。尝新与自疑期,是时间跨度很大的一个阶段,教育工作在性质上的缺乏创造性和多重复性,会不停的考验着教师的耐心、爱心,也就是在这时很多教师开始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宁和与保守期,这一时期的时间跨度同样较大,教师平淡的工作,接受各种现状,而那些在现状中找到快乐、兴趣的教师则开始脱颖而出。游离悠闲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年,处在这个阶段的教师会开始有意识地为退休做心理上的准备,对于学校的当前的核心工作(如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或某种新的教育观念的施行)往往并不十分关心。可以说休伯曼的理论是从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提出的,是研究的教师职业生涯的共性。而格式塔的理论更多的是从心理框架建构角度向我们展现了教师职业的发展过程。在格式塔阶段,教师能够笼统地把握自己的实践,但并不能为自己的实践何以成功做出解释,这是绝大多数教师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在图式阶段,教师开始能够依据一定的原则思考解释自己的实践,并按照心理设定的框架重新尝试和完善实践。理论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师除了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开始研究总结教育内部关系、教育与其它社会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个人化的教育理论。格式塔的观点从心理发展及职业的角度展现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他的理论各阶段划分并不是刚性的,而是根据每个人的思6想发展来划分的,是一种理论框架,可以构筑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框架。3.2国内教师职业规划理论在我国教师职业的发展涉及一些具体的问题,这与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的发展是相适应的。例如,贾荣固在他的文章中认为:我们探寻职业的发展阶段,主要目的不在于解释什么,而在于解决什么,在于发现规律和问题,因此着眼点不能只盯在那些一路攀升的教师身上,而应该顾及大多数乃至全体[5]。这种观点有利于解决我国目前基础教育阶段大范围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教师职业生涯是一个大周期,在这一过程中,各种文化潮流、思想变革、经济浪潮都会间接的影响教师这一职业的发展,这种影响是广泛的,是多元的,涉及观念、心理、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等。因此国内的理论更多的顾及了社会、文化等相关因素的研究,注重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群体概述。国内外的相关理论从不同的角度为思考、探索、制定
本文标题:高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5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