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残疾人工作报告汇报【导读】这篇文档“残疾人工作报告汇报”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镇委残疾人工作报告【第一篇】一、残疾人工作的基本情况(一)概况:文昌镇是由原来的文昌、潭头两乡和原光昌乡的富山、光昌边、杨岸三村合并而成。地处千岛湖的东北湖区,距县城25公里,05省道贯穿全境,杭黄高铁在文昌村设有站点。辖区地域面积约221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万人。全镇有残疾人900余人,其中持证残疾人501人。按残疾类型划分,持证残疾人中肢体残疾有292人,占58%;视力残疾有75人,占15%;智力残疾有50人,占10%;精神残疾有30人,占6%;多重残疾有32人,占6.4%;听力言语残疾有22人,占4.4%。按残疾等级划分,全镇二级以上持证重度残疾人有239人,三级以下残疾人有262人。有村级残疾人协会16个,村级康复服务站1个,敬老院1所,托养院1个。(二)围绕“六个全覆盖”目标,落实好共享小康工程。文昌镇残联紧紧围绕残疾人生活保障、康复救助、文化教育、助残服务、无障碍环境、组织网络“六个全覆盖”的目标,认真抓好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1、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全面落实。(1)对低保户中的二级以上的重度残疾人实行“单独施保”。全镇低保户共有322户。其中重度残疾人有106人。全部实行了“单独施保”,全额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2)对家庭人均收入在我县农村低保标准200%以下的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参照我县低保标准,全额发放重度残疾人补助金(每月216元)。全镇共发放补助金人数为122人。同时,享受医疗救助及其它社会救助政策。(3)对一户多残残疾人家庭和重度残疾人全面实行“定补”。全镇有生活不能自理的一级重度残疾人(听力言语除外)84人,一户多残残疾人家庭的有20户,共计104人(户),实行每月80元的生活定补。(4)去年以来,全镇有7户残疾人家庭享受了危房改造补助政策,发放补助金10.08万元,改善了贫困残疾人的居住条件。(5)近几年来,乡财政在资金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每年为残疾人缴纳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费。2009年,除县财政承担140名残疾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外,其余还有持一、二代残疾人证350余名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10500元全部由镇财政负担。今年,县残联出台了新的政策,对持证残疾人参加农保实行了全覆盖,镇财政不再负担。同时,还为112名残疾人缴纳了养老保险。(6)近两年,对6名从事经营个体工商户的残疾人和12名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的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2.残疾人康复工程常抓不懈。认真实施“光明工程”,主要是对家庭人均年收入在低保标准200%以内,有适应指征并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实行“助明、助视、助听、助行”等四大康复工程。近两年来,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的5例,验配助视器12付,助听器15付,安装假肢3付,赠送轮椅35辆,拐杖15付。各村都建立了残疾人协会,文昌村建起了康复服务示范站。今年,免费为32名残疾人进行身体全面体检。3.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重点突出。2009年已经纳入居家安养的残疾人有16人,2010年增加到38人。已经集中托养重度残疾人13人,其中镇敬老院2人,栅源托养院11人。栅源托养院是一个民办托养机构,是一个试点性的,新建的标准化托养院正在筹建之中,估计这个月底前,基建项目要全部完工,下个月有望投入使用。4.就业创业工程力求创新。以县残联开展的“双带”活动为契机,积极鼓励残疾人创业就业。利用文昌镇独特的交通、地域优势,通过培育扶持,全镇涌现出一大批残疾人创业能手:有发展来料加工业的西河村残疾人余有顺、浪洞村林关金,有从事商业经销业的潭头村残疾人胡顺斌,有养猪养鸡上规模的王家源村残疾人郭乔英、栅源村残疾人何喜平、潘年友,有库湾养鱼达500亩面积的栅源村残疾人叶茶女,有种植毛竹面积上百亩的王家源村残疾人王小伍,有种植山核桃大户文昌村残疾人郑上成,还有今年新发展的小酉坞村养兔专业户张竹亮等等,我们积极向县残联申报争取政策,使残疾人创业能手获得一定数额的资金扶持。同时对自主创业的残疾人实行小额贷款贴息政策,去年年底共贴息贷款额32.9万元,贴息金额16450元,今年贴息还没有下来。二、主要措施和做法文昌镇党委政府非常关心和支持残疾人工作,尤其是民生工作。残疾人在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提高,残疾人的创业价值得到社会的公认。一是镇村组织健全,班子有人管事。成立镇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由人大副主席任主席,残联干部任副主席。同时,建立村级残疾人协会组织,各村都确定了主管残疾人工作的村委干部,镇村两级组织网络健全,有人管事,有人办事,战斗力强。二是宣传不拘形式,政策深入人心。采取多种形式对残疾人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进行宣传,每位残疾人人手发放一本《残疾人政策汇编》,可以说残疾人的各项政策在文昌镇是做到了深入人心。加大了残疾人创业就业先进典型宣传力度,起到“典型引路”作用,鼓励残疾人积极创业,镇成人学校举办的各种技能培训班都有部份残疾人参加,在文昌镇关于残疾人创业可谓热火朝天。三是工作狠抓重点,托养点亮希望。针对文昌镇的工作实际,镇残联思路清晰,主要抓住了两个工作重点,即残疾人托(安)养和残疾人创业就业。残疾人托养工作是以栅源托养院的创办为着力点,镇党委政府派出了分管领导和残联干部协助栅源村残疾人何喜平创建民办托养院。今年,为栅源托养院的扩建审批,镇政府是“一路绿灯”。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有80个床位的标准托养院即将完工,目的是要让全镇的重度残疾人“残有所养”,同时,争创省级标准的“阳光庇护中心”。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也是文昌镇的“重头戏”,文昌有很好的交通基础、环境基础和资源基础,也培育了一批残疾人创业能手,行业涉及到种植、养殖、来料加工、商业服务业等等。四是工作扎实有效,服务进村到户。自从残疾人共享小康政策实施以来,镇残联转变工作作风,送服务上门。特别是有关于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方面的政策落实,充分发挥了村级残疾人协会的作用,做到一户一户上门收集申报资料,残疾证、身份证、户口薄等复印资料费用从不向残疾人收取。残疾人有什么难事、纠纷事,村协负责人总是主动上门帮助解决。所以,现在残疾人上访的人没有了,到镇里来咨询政策的人也少了。三、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残助残的政策措施,这不仅是对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的真切关爱,更充分体现了执政党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诚意和坚强决心。残疾人在享受这些优惠政策的同时,自身和家庭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在政策的落实上和具体工作中多少还是遇到一些困难,在此提一些探讨性的想法和建议:一是资金压力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现在的残联工作量与以前相比大大增加了,工作中的用车支出、办公支出也是翻倍增加,给镇财政带来一定的压力。第二是村级残疾人工作者的报酬难以落实。全部靠村里解决,给村级经济造成一定的压力。第三是栅源托养院,这虽然是私人财产,但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行为。今年的扩建项目,总投资达到100余万。何喜平也不是什么大老板,他只是凭一颗爱心在办事,作为政府应该全力以赴支持,可是镇财政财力相当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建议市县残联及相关部门伸出友爱之手,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建议上级残联部门给予镇村两级安排一定的办公经费。二是关于提高残疾人政治地位,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方面。残疾人是社会的一份子,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占总人口的6.38%,在共享社会改革开放成果、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应该提高政治地位,前几年,县乡人民代表、政协委员中,文昌镇是没有一个残疾人代表,这对为残疾人说话、为残疾人维权方面有些欠缺。建议在“十二五”期间,县、乡两级人民代表或县政协代表中,残疾人或残联干部要占一定的比例。三是继续扩大实施定补的覆盖面,使符合条件的残疾人都能在生活上得到保障。现在,重度一级残疾人(不包括言语和听力)和所有的一户多残家庭,都已享受每月80元的生活定补。但还有听力言语一级残疾人没有享受到定补政策。建议:所有重度一级包括听力语言一级的残疾人也能享受每月80元的生活定补。四是残疾人的康复工程。前两年,已经建成了一个康复服务站,但从使用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原因是1.认识上有差距。村干部认为这是针对残疾人的,适用面不大,因而对建设和器材管理上兴趣不大,管理跟不上;部分残疾人认为,康复器材对经常锻炼使用器材的人来讲,虽有一定的帮助,但要跑几里路来到康复站经常锻炼,有些不方便,也不现实。因为现在大多是几个自然村合并的,自然村到中心村都有一定的距离。就是本村的残疾人,一般也不大愿意去的。因此建议:上级残联部门能否考虑,制造一些个性化的康复器具,直接发给残疾人锻炼,可能更方便一些。残疾人报告【第二篇】据调查显示,中国目前有8300万残疾人,残疾人家庭共7050万户。◆我国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特别是收入水平、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和康复服务覆盖率明显提高,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达到57.4%。-----《2010年度全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39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为残疾人生活和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实施重点康复和托养工程、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和“阳光家园”计划,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第8篇第三十六章第五节◆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共建立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服务机构2367个,全国县级残疾人服务社1943个,开展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服务的机构达到4915个。-----中国残联《201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残疾人、老年人-行动辅具:单、双臂操作助行器、汽车装置、手动轮椅、电动轮椅、站立轮椅、康复轮椅、位置移动辅助器具、爬楼机、升降平台、视觉障碍导向器具等◆残疾人、老年人-环境无障碍:各类无障碍桌、坐椅、床具、防褥疮床垫、厨卫无障碍产品、门及各类扶手等各类无障碍家居用品、家居改造、环境改造等◆残疾人、老年人-康复训练器材:上肢运动训练康复器材、下肢运动训练康复器材、全身运动训练康复器材、平衡系统康复器材、语言障碍康复器材、儿童康复训练器材、作业训练康复器材等◆残疾人、老年人-生活辅具:饮食辅助器具、衣着和防护辅具、如厕和失禁辅具、洗浴和梳理辅具、测量和计时辅具、操作和取物辅具等◆残疾人、老年人-信息交流辅具:助视器具、电脑和相关辅助器具、书写阅读和计算辅具、通话辅具、助听辅具、提示辅具等◆残疾人、老年人-休闲娱乐辅具:球类运动辅助器具、游戏类辅助器具、娱乐类辅助器具、休闲类辅助器具等◆残疾人、老年人-矫形器和假肢:上、下假肢、各类矫形器等◆残疾人、老年人-综合服务类:各相关金融、保险服务机构、养老院、老人公寓、旅游机构、杂志、刊物等残疾人联合会工作报告【第三篇】残疾人联合会年度工作报告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关怀支持下,在成城市残联的指导下,残联党组、理事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残疾人事业进展,仔细搞好残疾人灾后重建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xx年工作事情报告如下。一、要紧业务工作(二)仔细降实特意协会工作经费,组织开展残疾人特意协会工作,经过协会进一步加强同残疾人的联系,反映残疾人呼声。(三)在全市25个乡镇残联仔细开展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乡镇残联主席、残联理事长、残疾人专职干事配备完整。工作职责、办事流程上墙,服务指南摆放合理。残疾人专职干事三分之二以上时刻走村窜户,为全市残疾人及其家庭开展“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四)全市253个村和社区,成立了残疾人工作协会。社区(村)残协有主席、委员和残疾人联络员,建立了残疾人活动室。社区(村)残协工作职责、服务项目上墙,及时降实社区(村)残协工作经费,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五
本文标题:残疾人工作报告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87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