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三语文教案(通用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初三语文教案(通用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初三语文教案(通用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初三语文教案【第一篇】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写的是草莓,实际上是通过它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2、要学生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是一颗秋天的草莓,也就是文章的题目;作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3、通过本课教学,应使学生了解时间是宝贵的,生命的演进是大自然的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青春岁月是人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教导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宝贵时光,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课时安排:1课时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2、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手法。难点1、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进行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2、使学生真正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理解作者是怎样由物及感的。3、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时间和青春,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教学设想:本课是之前选取入进入初中的1篇教材,作为自读课文难度也不大,学生读后基本上能体会文章的主旨,懂得青春的宝贵。所以重点在于通过品味文章的语句,找出草莓引发联想的语句,掌握文章托物言志的由物及人,由物及理的写作手法,并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懂得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学生准备1、课前认真通读全文,找出自己的疑问。2、找出本文的写作手法3、了解作家作品和相关背景自读预习要达到对以下知识点的掌握:(一)、作者简介伊瓦什凯维奇:即雅罗斯瓦夫·伊瓦什凯维奇,波兰作家(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他的诗集《另外的参考资料,少熬夜!生活》(1938)、《奥林匹克颂》(1948)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1954)、《阴暗的小道》(1957)、《明天收割节》(1963)、《一整年》(1967)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1943)描写17世纪波兰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编成电影。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1956~1962)描写波兰贵族地主和其他阶层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的生活。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授予的约里奥·居里金质奖章,1970年获列宁奖金。(二)、相关知识草莓,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茎,叶子有长柄,花白色。果实为红色,肉质多汁,味道酸甜,供食用。有的地方也称其为杨梅。(三)字词障碍1、字音字形枝柯(kē)生意盎(àng)然酣(hān)然沁(qìn)人心脾韶(sháo)华荒诞(dàn)惴惴(zhuì)不安2、词语注释[疏落]稀疏零落。[妖艳]课文中指鲜艳,明丽。[兴味]趣味、兴趣。[察觉]发觉,看出来。[色调]课文中指色彩、景象。原指画面上表现思想、情感的色彩及浓淡。还用来比喻文艺作品中思想感情的色彩。[禀赋]指人先天具有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心性]课文中指性情、性格。[再造]课文中指重新改造。原指重新给予生命,多用于表示对重大恩惠的感激。[若明若暗]比喻对问题或情况有所认识却不很清楚,也指对某事态度不明朗。[馨香]课文中指香气、香味。3、散文分为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本文属于抒情散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参考资料,少熬夜!导入新课在听完《青春舞曲》虽然欢快,但是唱出对青春一去不复返的无奈,再来感受一下席幕蓉的关于青春太仓促的诗句。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起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这是一首能引发共鸣的席幕蓉的《青春》与本文的情感有所贴进,也能引发学生对青春的思考。为课文的理解作好铺垫。初步感知课文思考文章标题为“草莓”,文章中写了不同时节的草莓,分别有着怎么样的不同含义?写到了夏(六月)和秋(九)两季的草莓。六月的草莓代表着青春的妙龄,而秋季的草莓代表着生命的成熟。这是一种类比的手法,有利展开文章的主旨升华。从标题展开去,由浅入深,体会到文章借草莓这一物象来表达深意的意图。深入课文体会:既然是用不同时节的草莓来类比人生的不同生命状态,为什么前面三节都在写夏季和秋季的景色,是不是与主旨相悖,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分别找出作者描写六月和九月的句子,并进行对比。六月:夏的芬芳九月:过一天,两天夏就会消失景物的比较只是要突出,变化只是人们在不知不觉的。作用:一方面表现了季节更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借此引发下文对生命演变的联想和感悟。体物作者由景及物的写作手法,并从中体会这种写作手法对中心的表达作用。品味语言,体会联想的作用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作者哪些联想,通过联想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怀?这篇散文由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对季节更替,生命演变的联想,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抒写了对流年似水、青春不再的感怀。通过品味作者引发联想的语句,懂得作者寄予的思索,来探求文章的主旨。作者体会到了的对生命的思考,感悟到青春不再的感怀,作者的感情抒发是不是消极的呢?参考资料,少熬夜!但作者并不是消极地感伤,而是感到了岁月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虽然时间飞逝,“深刻改变了我们的心性和容颜却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感情。表现珍惜年华,积极进取的精神。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剥夺的是什么,增添的是什么?从现实中找出例子来说明岁月的剥夺与增添秋尽时,季节的斗转剥夺了枫树的苍翠,却增添了满眼的枫叶如丹。时光的列车,凋谢了居里夫人那美丽的容貌,却增添了那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方面是对文章句子的深入理解,一方面学以致用,能够结合自已的体会而谈。联想训练(一)联想有关珍惜时间的经典语句若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萧伯纳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展开联想,能够丰富对课文进一步地解读。更能让学五明白青春易逝,应好好珍惜的道理。联想训练(二)回忆有关托物言志的作品培养从普通生活中发现美,感悟哲理。《白杨礼赞》〈墙角的花〉生活之中处处都有哲理拓展对生活的感悟:如钻石的璀璨是经历千锤万打有何生活启迪?昙花一现怒放的生命,烟化瞬间的烂漫。比较阅读与《心田上的百合化》比较写作方法上的异同都是托物言志的方法都用了类比手法只不过一个是直接抒发情感,一个是通过拟人语气寓言式揭露作者的感受。增加阅读的广度,更加获得对托物言志散文的特点感悟。作业写作参考资料,少熬夜!请结合自己的体会以《生命的四季》写1篇随笔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物体,写出它的特征和引发你对人生的感悟巩固联想训练的写作比较阅读:两篇都是托物言志的散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何异同?心田上的百合花作者:林清玄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关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参考资料,少熬夜!存在。”初三语文人教版教案【第二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文言实词含义。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二)能力目标1.文言阅读理解能力。2.有条不紊、清楚地叙事的能力。(三)情感目标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及其丰富的表现力,认识我国口技艺人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文言实词及部分虚词的读音、含义,训练文言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讲解重点、难解字词,学生自译,教师给予订正、补充。2.背诵全文,力求当堂背诵。边译边读边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背诵。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多读文章(小组读、个人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明确重点实词的读音及含义。2.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复述3个场景的描写。3.通过分析,能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能理解两种描写的作用。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你听过口技吗?什么是口技?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是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的技艺,是艺人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专心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一文,便是描写这一技艺的文章。当然,我们今天不是用耳朵去捕捉声音来欣赏,而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来欣赏。这,又是一种享受了。(如有可能,可让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表演一下,以创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二)明确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掌握部分文言实词。2.直译全文(课堂上完成第一、五段,课下自译完成二、三、四段)参考资料,少熬夜!(三)整体感知1.结合《阅读提示》及注释①,请学生简介文学常识,教师补充。《口技》节选自清代人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公元1649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2.朗读课文①范读,请同学读准下列字音。顷qǐng倾qīng呓yì絮xù叱chì间jiàn许许hǔ曳yè几jī②学生自己小声朗读一遍。③请几个同学起来朗读,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第一自然段(1)掌握下列字词的意义善:擅长厅事:大厅、客厅施:放置会:集会,恰逢但:只闻:听见坐:通假字,同“座”,座位(2)请一学生依注释翻译,教师订正、补充。(3)分析这是文章第一自然段,是口技表演前的情况。介绍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演出时间、舞台布置、道具、听众的情况及开演时的气氛。特别注意“善”字,它是统领全文、连贯全文的关键字眼,全文的展开都紧紧扣住它。(4)朗读、背诵教师提示,学生背诵,再留几分钟时间,学生自读成诵,比比谁背得快。(5)抽查背诵情况,鼓励完成情况好的同学比如:教师提示“表演者的情况”,学生齐背“京中有善口技者”;提示“演出时间”,背“会宾客大宴”;提示“舞台布置”,背“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提示“道具”,背“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提示“听众情况”背“众宾团坐”;提示“开演时的氛围”,背“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以下当堂背诵同此,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背得快,记得牢。)2.第五段(1)朗读第五段,注意几个词语。绝:消失、
本文标题:初三语文教案(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437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