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2第二章标准与标准化
木制品检测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木材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唐忠荣主讲2005年9月第二章标准与标准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需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来调整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标准与标准化正是为适应这种需要而实施和不断完善的.标准是科研、生产、工程和产品流通中各项活动的技术依据。它是评价和衡量质量的尺度,没有标准就无法进行质量检验。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改进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发展社会主义产品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必要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于1988年12月29日发布,自1989年4月1日起施行。《标准化法》的颁布实施,把标准化工作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标志着我国标准化工作进入了依法管理的新阶段。2.1标准的基本概念2.1.1标准的定义“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这定义包含有如下内容:⑴指定了标准的适用领域和对象:标准的对象是指比较稳定的重复性事物或概念。这里所说的“重复性”是指同一事物反复多次出现的性质。⑵标准制定的基础:标准制定的基础,一是科学技术的成果,二是实践经验的总结。⑶标准形成的必要条件:标准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必须由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它包括管理方和被管理方。⑷标准必须履行法定手续:标准必须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这是标准必须履行的法定手续。2.1.2标准的本质特征标准的本质特征是统一。不同级别的标准和不同类型的标准在贯彻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统一。统一的原则是下一级的标准服从上一级的标准,旧标准服从新标准。对客观事物或概念必须进行科学、合理和有效的统一。此外,标准的编写格式也是统一的。2.1.3标准的分类2.1.3.1按照标准的约束性分类按照标准的约束性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⑴强制性标准:它是指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以及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它包括以下几类;①药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兽药标准;②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运输安全标准;③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标准及国家需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标准;④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⑤重要的通用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⑥通用的试验、检验方法标准;⑦互换配合标准,⑧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质量标准。强制性标准是指令性标准。标准一经批准发布,就是技术法规,必须以强制手段加以实施。各级生产、建设、科研、设计管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都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擅自更改或降低标准。对因违反标准而造成不良后果以至重大事故者,要根据情节给予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⑵推荐性标准是指除强制性标准以外的其他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是指导性标准,该标准具有指导性、参考性、无法律的强制性.在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违反这方面的标准不构成法律责任。但一经采用,并纳入经济合同之中,就成为共同遵守的规则,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目前,我国的标准大多数是强制性标准。为活跃经济,提高产品质量,规范管理和生产技术活动,今后将逐步增加推荐性标准。2.1.3.2按标准化对象的性质和作用分类按标准化对象的性质和作用,标准可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⑴技术标准:它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进行统一所制定的标准称为技术标准。它是从事科研、设计、生产、检验或产品交换的一种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技术标准又按标准化对象的特征和作用分为以下几类:①基础标准:互换性标准,通用技术语言标准;产品系列化标准。②产品标准:产品品种、型式及规格(产品分类、型号、尺寸相参数等)方面的标准和产品质量方面(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标准。③检测方法标准包括:检验测试方法、抽样方法、检验规则;产品出厂试验(检验)规范,定期抽查试验规范;耐久、可靠性及强化试验规范。④原材料外购件标准:材料或外购件质量验收标准;选用和限用的材料标准,外购零、部件和元器件标准。⑤工艺标准包括:工艺术语,符号、工艺规程、管理用工艺文件编制规则以及工艺要素标准(如工艺规范、工艺尺寸、工艺余量与公差)等。⑥工装标准包括:最具、刃具标准;机床夹具及模具的零、部件标准;机床辅具及检验夹具标准,工位器具标准,铸、锻及热处理工装标准。⑦设备标准包括:各类设备精度、维修定额;检验验收标准;设备维护保养规定;设备大、中、小修质量标准。⑧能源标准包括:能源动力的质量标准;产品、工艺设备能耗定额标准;耗能设备报废标准;⑨安全、环保及工业卫生标准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劳保用品标准,三废排放标准;工业卫生标准。⑵管理标准:它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即管理标准。其目的是为了合理组织、利用和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生产、交换、分配扣消费中的相互关系,以及科学地行使计划、监督,指挥、调整、控制等管理机构职能。管理标准按管理对象分为技术管理标准,生产管理标准;质量管理标准和经营管理标准等。⑶工作标准:它是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内容包括: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每项任务的数量、质量要求及完成期限;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方法:相关岗位的协调,信息传递方式;考核办法及奖惩要求等。2.1.3.3按标准的制定、颁布组织以及适用范围分类按标准的制定、颁布组织以及适用范围,标准可以分为的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⑴国际标准:它是指由国际标准化团体组织如ISO(国际标准化组织),EC(国际电工委员会)等批准发布的标准以及由ISO认可的一些列入《国际标准题内关键词索引》的国际组织,如国际计量局(BIPM)、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CAE)、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发布的标准。⑵区域标准:它是指由世界某一区域,如欧洲经济共同体等标准团体发布的标准。⑶国家标准:它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有重大影响,需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主要包括互换配合、通用技术语言标准,重要的工农业产品标准;基本原材料标准;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通用的管理标准;通用基础件标准;通用的试验、检验标准等。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审批、编号、发布,是国家最高一级的规范性技术文件和重要的技术管理法规。我国的国家标准有的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有的等效采用国际标准,这对于促进国际间经贸技术合作和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有深远的意义。⑷行业标准:它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该行业标准自行废止。⑸地方标准:它是指对于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为对象所制定的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施后,该地方标准自行废止。⑹企业标准:它是对企业内部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企业标准由企业组织制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由企业法人代表授权的部门统一管理。企业标准由企业组织制定,并为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依据。主要有产品标准,原材料、半成品、设计、工艺、工装、方法、能源与安全卫生等标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⑴产品标准:这种标准是以产品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其标准制定的目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可制定企业产品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但必须按有关规定备案。上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指的都是强制性标准。②企业生产的产品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要求,可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如果该标准作为交货验收的技术依据,也必须按规定备案。③企业为了确保产品出厂质量而对产品某些关键特性(包括性能、精度、可靠性、安全性和寿命等)所制定的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标准。也称内控标准。按其性质来说是一种目标要求性的技术标准,按批准权限是一种企业标准。内控标准的主要有单项内控标准和全项内控标准两种形式。单项内控标准只对某一项技术指标规定内控标准,而全项内控标准却对某种产品的全部技术指标都规定内控标准。内控标准的制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制定和实施必须根据市场要求和企业具体情况来决定,因此制定内控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a.必须以满足用户和消费者的需要为主要目标;b.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企业现有条件和生产技术水平;c.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主要产品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部分;d.技术上不应低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在国内外同类产品中应处于领先地位;e.不能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相抵触。⑵原材料、半成品、设计、工艺、工装、方法、能源与安全卫生等标准。这类标准是企业根据企业本身的生产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内部标准,有些标准可能已有更高级别的标准,有些标准可能还不存在。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这类标准主要是对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进行协调和规范管理。2.2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标准是科研、建设和生产的依据,是基础。而标准化是组织实施现代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2.2.1标准化的基本概念2.2.1.1标准化的定义标准化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全部活动。这是GB3935.1中对标准化所作的定义。这个定义有如下几方面的含义:⑴指出了标准化的范围是“在经济、技术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标准化的范围早已超出了以往的技术范畴,从而涉及到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活动。⑵指出了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标准对象是“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如产品、工程、零件等为物质的,方法、符号、名词等则是非物质的。⑶强调了标准化的实质是“统一”。这里指的统一是相对的,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的统—。⑷指出了标准化的目的是“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标准化的目的体现在多方面,如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建立最佳秩序,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等。2.2.1.2企业标准化的含义企业标准化是以企业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为目的,以企业生产经营与技术等活动中大量出现的重复性事物为研究对象,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制定、修订标准,组织实施标准为内容的一种有组织的科学技术活动。这个概念有以下几方面含意:⑴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可以便企业活动的全过程保持高度的统—、高效率的运转,从而达到获得最佳秩序和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⑵企业标准化的对象是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出现的重复性事物。⑶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内容是制定、修订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这些工作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为基础的。⑷企业标准化是在企业负责人的领导和组织下,使企业的全体成员、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从纵向到横向的全部活动达到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2.2.1.3企业管理标准化的含义企业管理标准化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需要协调统一的重复性管理事项,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以获得最佳运行秩序和经济效益。这个概念有如下几方面含义:⑴企业管理标准化的范围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管理事项。⑵企业管理标准化的目的是使企业获得最佳秩序和经济效益。⑶企业管理标准化的方法是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⑷重复性事项是企业制定管理标准的对象。2.2.2标准化的应用标准化的应用是以标准化的形式来体现的,在实际工作是应根据不同的标准化内容,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标准化形式,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的作用,以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2.2.2.1简化简化
本文标题:2第二章标准与标准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92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