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企业制度建设和经营决策
第一讲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一、企业及其管理㈠企业1、企业的含义所谓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单位。如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商业企业等(辞海)。作为一个工业企业,必须具有以下一些基本要素:⑴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设备和资金——财和物;⑵要有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土地(车间和厂房);⑶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工人和管理者——人;⑷从事社会商品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企业活动的内容;⑸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地位——法人;但私营企业和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利润。2、企业的特征:⑴企业是一个经济性组织——盈利性。从经济角度看,企业是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盈利性的经营实体,因为企业只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得利润,才能生存和发展。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⑵企业是一个社会性组织——企业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今天世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企业新概念,即企业已不再被看做只是为投资者创造利润和财富的工具,它还必须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负责。⑶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是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和义务的组织,如公司、社团等。具有法人资格的相对独立的企业,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必须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验资、名称、场所、组织和经营范围等);二是独立核算,在银行设立帐户,独立行使财产支配权;三是独立自主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从法律的角度说,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的从事经营活动的法人组织。⑷企业是一个自主经营系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使企业成为开放的经营系统,创造完善的市场环境和秩序。让企业自主经营、自由进出市场(自由化和市场化)、公平竞争、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减少对企业的干预,特别是行政干涉。3、企业的目标企业的目标有两个:第一是获利。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因为企业职工的生活要有保障,就要有很好的经济收入;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就要追加投资,这一切都要求企业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一定的利润,以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目标的实现。第二是满足社会需要。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具有经济的功能,而且是一个社会性组织,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首先,企业是吸收社会劳动者就业的的场所,是社会劳动力与其他劳动要素结合的场所,是实现人的价值,创作社会财富的场所。其次,作为社会物质与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企业最大的社会价值是不断地生产和提供人们需要的物质和文化产品,不断提高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最后,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实体,企业是国家乃至社会引导、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最终执行者。国家和社会有关经济的政策、法规、计划等最终要落实到企业执行,企业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促进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4、企业的类型⑴个体企业个体企业是由个人出资兴办,个人直接经营和所有的企业。经营成果和风险全部由个人承担,在法律是上是自然人企业,不是法人企业,是最古老和最简单的企业形式。在资本主义国家这种企业数量庞大,占到企业总数的大多数,但在整个经济中并不占据支配地位。如个体农业、个体服务业、自由职业者(注册医师、注册会计师、注册律师、职业投资者等)。⑵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联合经营的企业。合伙人按照协议共同出资、经营、分享利润并承担风险和责任(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⑶合作制企业合作制企业是本企业和合作经济实体内的劳动者平等持股(只限于企业内部人员持股,外部人员不能入股)、合作经营,以股本和劳动共同分红为特征的企业。它既不同于合伙制企业,也不同于股份制公司。我国城乡许多小型工商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它们在理顺产权关系和推动生产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⑷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也称公司,从严格的法律角度来说,是指依法设立并以盈利为目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公司制即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较普遍的一种企业类型。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1841年10月5日,美国西部铁路上发生了一次列车撞车事故,死伤多人,遭到了舆论的谴责,指责老板无能管理企业。在舆论的压力下,企业进行了改组,首先建立了各级责任制,选拔精通铁路技术的人员、专家来担任领导,而原来的领导退居二线,只拿股票,按期领取股息,实行了第一次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出现了第一代由全部拿薪水的管理人员通过一个正式的管理机构来管理现代化的企业。这就是公司制的产生。公司制企业有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公司制企业可以发行股票募集资本,从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其次,股东和公司都只以出资为限承担公司的债务和责任,从而降低了经营风险;再次,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实行专家管理克服了家族式管理的局限性(民营企业经常存在的一个问题)。①无限责任公司。无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的股东所组成,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无限清偿责任的公司。所谓连带无限清偿责任是指股东不论出资多少,对公司债权人以全部个人财产承担共同或单独清偿全部债务的责任。是典型的人合公司。这种公司风险巨大。②有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行为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本质上是一种资合公司。它与无限责任公司的区别是只承担有限责任,而不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它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是并不对外公开发行股票。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且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公司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组织编写的二OO九版民营经济蓝皮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六(二OO八~二OO九)》统计:截至二OO八年底,全国私营有限责任公司达五百三十五点二九万户,较上年增长百分之十多,占私营企业总户数八成多;注册资本占私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的比重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多。从上市公司情况看,二OO八年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已达五百六十二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比重已达百分之三十五。其中,尽管二OO八年较上年少增十六家上市公司,但依然有五十七家民营企业成功上市。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偏小、涉及行业领域广泛、劳动密集型企业比例高、对从业人员要求门槛偏低的特点。私营企业在第一产业实有十三点五一万户,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百分之二点零五,注册资本占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总额的不到百分之二;第二产业二百多万户,户数及注册资本分别占总户数和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总额的百分之三十多;第三产业四百四十多万户,占户数及注册资本分别占总户数和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总额的六成多。私营企业在服务业发展迅速,符合三次产业结构优化的总体趋势。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单独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它是一种特殊的有限责任公司,因为它的股东只有一个,即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单独开办。除此以外,具备一般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切特征,并享有有限责任公司应有的权利和义务。③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是典型的资合公司,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特点:一是对公司债务只承担有限责任;二是公开发行股票,股东权益随股票的转移而转移(股票是流动的,可以买卖)。股份有限公司是现代企业最主要也是最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公司由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上述的具体规定可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06年1月1日起施行)。④两合公司。一般了解,它是由负无限责任的股东和负有限责任的股东组成的公司。㈡企业管理1、什么是管理?管理活动自古有之,但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只不过近一百年的历史。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管理的这个综合概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①管理适用于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管理的第一要素是组织,因为只有集体活动才需要协调,单个人的活动不能算是管理。因此应明确管理主体问题,回答由谁管的问题。②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组织活动的主体是人,尽管管理一般都要涉及到人、财、物、信息各方面,但纯粹以财、物、信息为对象的管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只有包括人在内的管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这就是说管理是一种人际关系,存在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管理的客体,回答管什么的问题。③管理是一种协调活动。协调就是使个人的努力与集体的预期目标相一致。管理的本质是协调,每一项管理职能每一次管理决策都需要进行协调,都是为了协调。当然协调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要讲究协调的艺术。④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为何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对企业来说就是要创造盈余(利润)。就是要创造一种环境,使人们在这个环境里投入最少的时间、资金、原材料和个人的辛劳,能够完成集体的目标,或者在这个环境里使用现有的资源,完成的预期目标越多越好。为何而管的问题,实现组织的目标。此外,组织环境或条件,回答在什么情况下管的问题2、管理者及其技能管理者是指挥者、组织者。作为管理者应具有以下基本素质:①技术方面,就是要具备承担某项具体任务的技能,包括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计算工具等方面,并且善于把这些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②人文方面,就是与人共事搞好人际关系,对部下进行有效地组织、领导的能力。③观念方面(如课本中的概念形成技能、诊断技能和分析技能等),就是对组织目标要有清晰地认识。明确组织目标,了解自己的地位、任务,了解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以上三个方面对不同职位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高层次的领导人来说,观念方面的要求高一些,而技术方面的要求低一些;对基层的管理者来说,技术方面的要求高一些,而观念方面的要求可以低一些。但无论高层、中层、基层,对人文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3、企业管理的概念所谓企业管理就是由企业管理人员或机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赢利为目的的活动的总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如下:生产管理前的市场调研、销售预测、经营决策、产品开发,资金筹措以及产品出产后的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工作。4、管理的职能管理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呢?经过许多人一百多年的研究,至今还是众说纷纭,达15种之多。经典的提法是法约尔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职能;最常见的提法是厄威克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最新颖的提法是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我们的提法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5、管理幅度管理幅度(管理跨度、跨距)指的是一个人直接领导下属的人数。人数越多,管理幅度就越大;人数越少,管理幅度就越小。管理幅度的大小到底哪个好不能一概而论,由于人的精力、体力、知识能力的限制,而且管理者和下级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数基本上成几何级数增加,因此,一个人的管理幅度不能无限地扩大,存在一个最佳管理幅度。有效管理幅度是指一个领导人能够直接而有效地领导下属的人数。对企业的高低管理层次,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有效的管理幅度。一般地说,上层领导由于决策难度大,工作重复性小,管理幅度较小,而到中层、基层,管理幅度逐渐增大。市场调研、销售预测、经营决策、产品开发和资金筹措生产管理(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和信息反馈等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当组织规模一定时,在确定有效管理幅度的同时,也就相应确定了管理层次,两者是同时进行的。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少;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次越多。这就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管理
本文标题:企业制度建设和经营决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51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