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公祭日新闻稿通用3篇
公祭日新闻稿通用3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公祭日新闻稿通用3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公祭日新闻稿11937年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从1994年开始,江苏和南京都会在每年的12月13号举行哀悼仪式,包括撞和平钟、敬献花圈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停留在地方层面。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议的通过,使得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纪念上升为国家层面。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总书记提出: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为让广大青少年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历史,弘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伟大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2017年12月13日,穆棱市第二中学以“全国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契机,利用午休和晚休时间,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师生铭记历史,正视民族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本次活动内容包括:设计“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黑板报、默哀一分钟、公祭日简介、观看美国HBO纪录片《南京:被遗忘的1937》和写观后感等。史,认淸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滔天罪行,了解中国军民奋力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胜利,和革命烈士可歌可泣英勇战斗亊迹,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愤恨,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自觉性,也让广大同学感悟到:“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富强才不会被欺负”的道理。本次活动,提醒学生不能忘记历史,要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奋发图强,努力学习,练好本领,早日报效祖国。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不忘国耻,在新年到来之际,总结沉淀、畅想未来,努力把个人的梦想、成长成才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公祭日新闻稿2岁寒之时,国家公祭之日,以国之名,追忆逝者,缅怀英灵。古城南京,穿越历史的沧桑,于千回百转中,体味一场亘古未有的仪式。历史追溯到77年前,如果没有日本侵略者发动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和充满邪恶的入侵,每年的12月13日,也许只是日历中的普通一天。然而,历史无法假设,当77年前的那一天,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疯狂屠杀我同胞、践踏我山河时,这个血色的日子就永远深深地印在了南京人民、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心中,成为最为沉重、最为刺痛、最为难忘的历史记忆。这不是一次国家情愫的发酵,更不是一次历史宿怨的低吟,而是以立法之厚重,以祀与戎之端庄,言说国之大事。历史与现实于此交汇,中国和世界共此悲恸。“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总书记在公祭仪式上深沉而坚定的讲话,回荡在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上空。这是一个饱经沧桑的国家对死难同胞的隆重祭奠,是一个走向复兴的民族面对昔日伤痛的深刻思考,是强大的正义力量对军国主义分子的严正警告,更是负责任大国倡导、捍卫世界和平的有力宣示。如果说纪念,是因为那不能忘却的回忆,那么公祭,则是源于那不能抹平的伤痛。从1937年12月13日到1938年1月,日军闯入南京城,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暴行之残忍,浩劫之悲痛,正如后来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法官要求美籍历史学教授贝德士估算大屠杀的人数时,他惶恐地说道:“南京大屠杀涉及的范围如此之广,没有人能够对它进行完整的描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以国祭之礼缅怀南京大屠杀及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是为了守护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捍卫一个不容否认的真相。“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正如公祭鼎上镌刻的铭文,“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掷地有声的话语,既是对妄图抹杀侵略战争的日本右翼分子的当头棒喝,亦向世界昭告了中国捍卫历史真相的坚定决心。守护真相是一种责任,捍卫和平是一种使命。“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在光明与黑暗的此消彼长中,历史无数次昭示着一个真理:国弱则民辱,国强则民立。国家之沉沦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南京大屠杀中30万同胞付出了血的代价;民族之觉醒又能激发怎样的力量,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的伟大胜利是最好的答案。历史反复证明,一切的正义声音都需要不停地表达。国家公祭就是最有力量的表达。当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时,全世界都在倾听这一洪亮的表达——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南京大屠杀,不是一个城池的灭顶之灾,而是一个民族的浩劫,它是中华民族历史幽深处无法忘却的伤痛,没有可以被忽略的历史现场,没有可以被挥洒的另类说辞。于此而言,把家殇、城殇变为国殇,是对深重灾难的深刻牢记,是对民族尊严的坚决捍卫,是对人类和平的立场表达。这样的国家叙事姿态,既是对历史的传承与判断,也是对现实的表达与坚定。当然,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以民族的历史痛点,传达对民族记忆的唤醒,表达对国际秩序的姿态。一如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公祭则是为了在历史痛感中砥砺前行。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一个因忘记历史而灵魂生病的人,是难以在历史的线性演进中,探幽出成长之路,对一个国家,亦是如此。背负着历史记忆中的痛感,并不是要刺激和培养仇恨,而是要在历史的敬畏中,朝着一个向好的目标,坚定前行。历史的痛感是具象而真切的,只因为所背负者都是具体而真实的个体,于此而言,于历史痛感中砥砺前行的主体,正是一个国家的每个公民。而这其实也正是国家公祭日所要流泻出的情绪表达,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融。这也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可以超越个体、家庭和小圈子,也可以超越血缘、社交圈与乡土的情感。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是共同在悲痛,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没有谁可以置身于历史之外,也没有谁可以超脱于历史之上,更没有谁可以被剔除在“我们”中。这个人可以是为那面民间哭墙不断增加名字的历史挖掘者,也可以是拭去纪念碑尘埃的清扫者;这个人可以是为将国家公祭日拉入国家视野的奔走呼号者,也可以是在国家公祭日静思默哀的过路人;这个人可以是为维护慰安妇人权的法律工作者,也可以是纪念馆内讲述历史的志愿者。每一个在历史痛感中,不断凝结和感召民族精神,不断修炼和沉淀公民气质,在推动国家进步、实现民族繁荣的积极贡献者,都是值得赞赏的历史亲历者和洞穿者。立场坚定的国家,必然尊重历史而又充满自信。大步行走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宽广大道上的中国,始终保持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传统的守护。慎终追远,祭奠亡者,这是中华民族最为源远流长的朴素的情感释放。在今天,以国家的名义、民族的情怀,设立一个专门的纪念日庄重悼念被侵略者残忍杀害的死难同胞,无疑是国家用最为严肃的仪式、最为浓烈的情感来表达对死难者的缅怀!懂得缅怀的民族必然善于倾听历史深处的回音,而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更是深刻唤醒和倾听历史的实际行动。以国家公祭的方式走进历史、深入历史、回望历史,旨在激发全体人民用心灵体悟历史的温度,用耳朵倾听真相的呐喊,用眼睛洞察正义的方向,用脚步丈量和平的未来……国家公祭,我们该有更大的作为。习总书记强调“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让历史的记忆化作奋进的力量,融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谱系。现在,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让我们牢记曾经的苦难,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贡献更大的力量。公祭日新闻稿312月13日上午,为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向遇难同胞志哀,让师生回溯历史、不忘屈辱,表达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圆梦中华的美好愿望。学校各班班主任认真组织,结合南京大屠杀和公祭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各项活动。学校党支部副书记xxx深入班级,给学生以及老师们讲述烈士纪念日以及国家公祭日设立的意义,深刻了解“国家公祭日”的内涵,并和学生们一起收看关于“国家公祭日”的相关活动报道,共同悼念那些死难同胞。Xxx副书记希望全体学生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刻苦学习、强健体魄、立志成才,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此次活动激发了全体师生的爱国热情,让广大师生得到教育、受到启迪,纷纷表示要从现在做起,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标题:公祭日新闻稿通用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521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