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范例汇聚(最新4篇)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范例汇聚(最新4篇)【导读指引】由三一刀客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这篇“小学数学教案设计范例汇聚(最新4篇)”文档资料,供您参阅,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吧!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第一篇】活动目标: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圆,正方,长方形,三角形活动重点: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能够数出来活动难点: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能正确数出多少种图形活动过程:1.初步认识长方体。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拿出一个纸盒)。大家看,这是一个纸盒,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形。让学生数一数纸盒有几个面?教学生有顺序的数法:上下,左右,前后各两个面,一共是六个面。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要求学生看一看长方体的各个面和相对面有什么特点。这样使学生明白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同。2.初步认识正方体。出示一些正方体的实物。问: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板书:正方体。让学生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并且指出正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3.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4.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5.认识球体和三角形也同样列举出一些道具,例如:乒乓球、篮球、三角尺等。让幼儿在很直观的辨认出各种图形,并让幼儿自己列举出生活中都看见过哪些实物是什么图形?二、巩固练习做练习十五的第1-4题。三、小结回忆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面一样吗?正方体、球体、三角形呢?课题10以内连加法第11周第4-5课时活动内容:10以内连加法活动目标:1.学会连加法2.能够准确计算活动重点:学习计算方法,能准确计算活动难点:正确,快速的计算活动过程:一.口算练习4+42+35+22+56+27+18+17+27+310+09+14+42+82+62+76+44+35+5二.新课学习教室里有2个同学,不一会来了3个同学,又来了2个同学,现在教室里共有多少名同学呢?2+3+2=(7)总结方法:先把钱两数相加,得数再加第三个数,求出结果。三.新课+2+1=62.常识完成下列题,并说出做法2+1+4=1+3+4=3+3+2=5+2+3=3.小结:今天学习的连加法,在计算时先算出前面个数的得数,再加上第三个数求和让幼儿进行部分口算练习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第二篇】活动目标: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3、积极地动脑思考,主动探索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7以内各数加减法及8的组成。2、物质准备:——教具: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数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学具:《幼儿用书》(P14、15、16),幼人手一支笔。活动过程:1、奇怪的门卡。——教师:爸爸带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们住饭店时,服务员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教师(出示符号底板和8、3、5三个数字):服务员说,当他们用这三个数字在门卡上摆出四道力口减算式,才能顺利地拿到门卡进房间。你们愿意来试试吗?——幼儿思考。请个别幼儿来演示,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集体检查。鼓励幼儿用三个数摆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2、幼儿操作活动。——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观察8座小房子,根据房子的颜色,在加减符号旁边填写数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观察左边的数字,请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观察三组蔬菜,想一想:哪两组蔬菜力口起来和下面的数字相同,请画线连起来。——带领幼儿分别打开第15、16页引导幼儿练习8的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加减运算。(也可以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舌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曰常或区域中进行。)3、活动评价。——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引导幼儿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减法算式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了。——请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结果,看看有没有同样的发现。表扬正确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的幼儿,然后结束教学活动。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第三篇】活动目标:1.了解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主要特征。2.练习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让他们能说出图形的名称。难点是辨认不同图形的特征。活动准备:粉笔、黑板、彩纸剪成的各种图形。活动过程:一、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2.让幼儿比较图形的异同,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图形与图形之间有些是完全不同的。3.有些是相似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4.有些是相关联的如:长方形和正方形,两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变成一个正方形。5.经过反复辨认,幼儿对图形的特征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二、先让幼儿知道物体有名称图形也有名称,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然后才把图形的名称告诉他们。三、引导他们辨认生活中的物体所呈现出来的图形使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四、用画纸剪出不同的大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再用纸剪出不同的小几何图形,然后让幼儿把同类的小图形贴在相对应的大图形上面。教学反思:通过此活动幼儿对图形有清晰概念,对不同的图形有了印象。能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不会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图形。引导幼儿留心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小学数学教案设计【第四篇】活动设想:本活动取材来源于生活,以探索橘子的瓣数为主线展开活动。活动有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幼儿探索用多种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然后把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中。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了解橘子的瓣数并不相同。第二环节是利用统计得出的数据,让幼儿猜测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然后提供大、小橘子让幼儿验证。活动目标: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活动准备: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2.笔、记录纸、卡片等。活动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幼:数一数。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反思: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反思:集中分享能为幼儿的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在分享中幼儿学习同伴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办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幼儿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探索的快乐。从幼儿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能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种方法数橘子的瓣数。这说明幼儿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3)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发现橘子瓣数的规律。师:你们仔细观察表格,看看能发现什么?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师:你的橘子有几瓣?幼3:有12瓣。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备赢几个?幼儿统计和记数。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幼:30个师: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幼:不知道。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反思本环节利用统计表,让幼儿发现橘子的瓣数不相同,初步知道橘子大约的瓣数。设计这一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对事物现象的简单规律进行思考与提升,以获得思维的发展;二是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提供条件。“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抛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并不是橘子最少只有8瓣,最多有14瓣。橘子到底有多少瓣,教师没有给予答案,而是提醒幼儿在生活中关注,为幼儿继续探索橘子的瓣数留下广阔的空间。2.抛出新的问题,启发幼儿猜想与验证。(1)幼儿猜想、验证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师:你们猜猜,一个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还是小橘子?为什么?幼:是大橘子瓣数多,因为大橘子很大肯定瓣多,小橘子很小肯定瓣少。师:你们都觉得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待会儿你们拿两个橘子数一数,然后记录在表我们一起来看记录表,左边第一列是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第二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几瓣,第三列是数一数有几瓣。反思利用统计表的数据引发幼儿探索橘子的大小是否与瓣数的多少有必然的联系,此环节采用猜想与验证的组织形式。猜想能让幼儿调动原有经验与面临的情况进行思维碰撞,训练了幼儿独立思维能力。猜想、验证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特点,在猜想验证过程中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2)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师:你们猜猜大橘子有几辫,小橘子有几瓣,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数完后看大橘子有几瓣,小橘子有几瓣,是否猜对了?幼l:我猜大橘子12瓣,小橘子9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3瓣,小橘子11瓣,大橘子瓣数更多,我猜对了。幼2:我猜大橘子14瓣,小橘子10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0瓣小橘子14瓣,,卜橘子瓣数更多,我猜错了。幼3:我的大橘子很大,我猜大橘子有15瓣,小橘子比较小,我猜有9瓣,大橘子肯定比小橘子瓣数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4瓣,小橘子14瓣,大橘子和小橘子瓣数一样多,我猜错了。反思此环节让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幼儿通过自己的验证,意识到自己原有的认识是不对的,通过此环节,让幼儿学习客观地看待问题,建构辩证的思维方式。(3)利用探索的答案引发幼儿思考。师:刚才,小朋友经过验证,得出三种答案:第一种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第二种是大橘子瓣数少,小橘子瓣数多;第三种是大橘子和小橘子的瓣数一样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肯定有秘密,你们想通过什么办法找到答案?幼1:我问我爷爷,我爷爷是生物老师.他会知道。幼2:我看百科全书。幼3:我跟我爸爸上网查找答案。反思教师归纳幼儿操作后的答案,利用三种不同的答案,引发幼儿继续探索,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教案设计范例汇聚(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635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