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100字]抗疫事迹范例精选4篇
[100字]抗疫事迹范例精选4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100字]抗疫事迹范例精选4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抗疫事迹100字【第一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护士-,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在投入一线工作前,她剃光了及腰长发,单霞说: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武汉汉口医院呼吸科二病房主任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在增员的医护人员还没有到武汉前,武汉的很多医护人员超负荷应对疫情,一周每天只睡2个小时,直到增员的医护人员到后,压力才得到缓解。抗疫事迹100字【第二篇】一个95后的护士名叫-,响应医院应征参与一线工作,从除夕坚守工作到现在,这是她给医护部发来的一段话:到现在我的家里人不知道我在干嘛,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破病毒,请大家也不要告诉我父母,唯一的要求请妥善安排我的家人。我虽然工作能力不强,但是关键时刻不会做逃兵。来自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的护士-,今年24岁,报名请战前往武汉加入救援工作,但是第一批选派的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的护士,小姑娘又再次请战加入第二批医疗队。她给出的理由是:1、我年龄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我恢复的肯定会比年长的护士老师快;2、我没有谈恋爱,也没有结婚;3、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回答:这几天的新闻,让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场景,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一句:我是汶川人。让看到的人热泪盈眶,这种大爱相传的同胞情,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这些医疗救护队的天使们,很多只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他们或许跟我们身边的弟弟妹妹,或者哥哥姐姐的年龄相仿,看着他们稚嫩的脸庞,再想想他们的勇气和一颗大爱之心,让人既心疼又感动。抗疫事迹100字【第三篇】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感染病学家,她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肆虐时期,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为浙江取得抗击“非典”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在春运临近高峰,武汉疫情呈蔓延趋势时,她顶着压力,几度建议“封一座城,护一国安康”。党中央迅速采纳了她的建议,有效遏制了病毒的扩散,这一举措不知让多少人保住了健康和生命。73岁的李兰娟院士还主动请缨,进驻武汉,和武汉的医护工作一起接诊病人。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医生。七十多岁的老人,一连7天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她怕一眨眼,鲜活的生命会从她指间溜走。她抢在时间的前面,率先推出阿比朵尔、达芦那韦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抑制了新冠肺炎病毒。她为了尽快找到“对症下药”的疫苗,她率领科研团队,日夜兼程。她是我们生命的守护神。抗疫事迹100字【第四篇】2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州接受路透社专访,全程用英文交流。其间,他谈起李文亮医生时,在镜头面前哭了。他说道:“我认为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李文亮)是中国的英雄,我也会,我为他骄傲。他早在十二月底,就把真相告诉人们。”“你也知道他去世了,第二天武汉和其他城市,大家都为他举行简单的悼念活动。”钟南山接着说道,“他们举起手机亮起灯,就这样几分钟,然后回去工作。”在钟南山看来,“他们想的不是他的死亡,他们敬佩他,他们支持李医生是个英雄,包括我在内。这是一个中国医生,我想大多数中国医生,实际上都像他一样。”李文亮简介:李文亮,1985年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2004年参加高考,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后,先在厦门工作了三年,2014年回到武汉,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工作至今。李文亮是最早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的人之一。李文亮的事迹也受到了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等公益组织的关注。2020年1月31日21点,该基金会“守护者后盾行动”项目向李文亮拨付第一笔10万元“特别贡献支持”款项。支持理由是:他是一个对工作负责的、真实而敢于说出事情真相的人。他的行为客观上让更多人对病毒有了提前的防范。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发布公告: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不幸感染,因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去世。
本文标题:[100字]抗疫事迹范例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689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