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济南冬天教案样例【导读】这篇文档“济南冬天教案样例”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济南的冬天教案【第一篇】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主要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所起的作用。3、学习本文首尾呼应、自然过渡的特点。教学重点1、理清思路,了解课文怎样抓住“温晴”这一特征来描写济南冬天的景物的。教学难点2、揣摩课文语言,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课前准备1、借助图书馆、网络查阅、摘抄有关老舍及其代表作的资料,以作交流。2、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熟读课文,以便朗诵。3、自我解读课文,提出思考题。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同学们播放济南风光片片断。济南有著名的千佛山。清代作家刘噪鄂在他的《老残游记》中这样写它:“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济南多泉水,有著名的大名湖。刘鄂写它“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济南的山水在冬天是怎样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文学大师老舍先生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走近老舍这篇文章选自《老舍文集》,是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最初发表于1931年4月,是1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写景散文。作者抓住济南冬天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字,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热爱济南冬天,热爱祖国秀丽河山的感情。2、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朗读,学生思考:济南的冬天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文开头一段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它的特征吗?观看风光片,领略济南冬天的美丽谈谈对老舍这位作家的了解。老舍:(1899—1966)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边听边思考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2)自读课文组织学生自读并讨论。3、梳理结构本文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征,从三方面来表现济南的冬天。首先写济南的山。因为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使济南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其次是写小雪覆盖的山,仍然跟“温晴”相联系。再次写水。从水的绿,清澈透明,“不忍得冻上”具体表现济南冬天的“暖和”。总之,作者笔下的种种景物都同“温晴”的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复备内容复备内容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4层电话:010-82025511传真:010-82079687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的济南的冬天图。那么,谁能说说本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又是什么?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2、除了生动优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还有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语句,它们不但形似,而且神似,十分生动贴切。下面我们一起在文中找一找这样的修辞语句,体会它们的妙处。(在学生找出例句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下列语句)(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齐读课文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全班交流,揣摩就加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把握词语选用的特色小组分工,分段寻找放心吧,这里准保暖和。’”(2)“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3)“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不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4)“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老师鼓励学生在文中再找几例,继续分析、讨论,学生讨论的结果老师及时肯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1.总结反思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本文在描绘景物时有条有理,思路清晰的结构特点,分析了本文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欣赏了本文作者在作品中创设的优美意境,这些分析使我们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以及老舍作品的文学语言风格,相信对提高大家的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2.延伸阅读比较阅读《春》、《济南的冬天》。这两篇散文都是写景散文,它们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请同学各抒已见,说说它们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教者提示比较阅读的方法角度,并作引导,总结。先读一读,问一问用了什么修辞,起到了什么作用逐句分析,体会其作用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4层电话:010-82025511传真:010-82079687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再找几例,继续分析、讨论用一两句话谈谈你学习本文后的感受用一句话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各抒己见,谈《春》《济南的冬天》两文异同教后记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20号4层电话:010-82025511传真:010-82079687济南的冬天教案【第二篇】《济南的冬天》教案济南的冬天老舍教学目标:1、体会景物描写中的感情。2、学习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和生动准确的语言。3、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教学方法:朗读、交流讨论、合作学习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内容和步骤):一、阅读序幕家乡的冬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真让我们来描写一番家乡冬天的美景,我们一定会感到为难,因为除了皑皑的白雪,我们似乎很难找到1“美”的痕迹。《济南的冬天》却不同,在作者的笔下,冬天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宏大和细微的地方都特别美。将冬天写得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真是难得。让我们来好好品味。二、阅读主场(一)学习小组集体利用工具书,消除文字障碍(正音、释词),熟悉课文内容。(二)在学习小组内尝试朗读。边朗读边议论:本文该怎样朗读?在老师指导下提出朗读建议:语速要稍慢,语调要柔和,语气要亲切,要读出喜爱的感情。(三)听课文录音,按上面的要求进行朗读训练。(四)合作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段。引导学习小组就下面问题进2行讨论交流。文章开篇有何特点?能具体说说是怎样对比的吗?作者安排这一组对比的目的是什么?这一段里哪个词可以看作是贯穿全文主线?分别与北平、伦敦、热带对比。说明济南是个宝地,突出它冬天“温晴”的特点。“温晴”是贯穿全文的主线。2、学习第二段。引导学习小组就下面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这一段作者向我们勾画了一幅阳光下济南冬天的全景图,其中哪个词语起到了总体结构课文第二部分的作用?哪些词语创造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有山有水”/“晒”“睡”“醒”“小摇篮”“安静不动”“低声”“含笑”3、学习第三段。引导学习小组就下面问题进行交流,再在班上发言。这一段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围绕哪个字?突出哪个字?是按照怎样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的?哪些词句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是怎样的印象?“妙”/“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那点薄雪好像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那些小山太秀气了。4、学习第四段。引导学习小组就下面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这一段写城外远山。作者所写的景致用哪个词语概括最恰当?描写中最传神的词语是哪个?“小水墨画”/“卧”5、学习第五段。引导学习小组就下面问题进行讨论,再在班上发言。这一段写济南冬天的水色。这一段作者着力渲染的是哪个词?“水也不忍冻上”的理由是什么?哪个词语暗扣“温”?哪个词语暗扣“晴”?“绿”/“绿的精神”,“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冒着点热气”/“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五)自由揣摩、诵读,加深阅读感受。三、阅读尾声(一)讨论“探究〃练习一、二”。(二)解决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三)词句积累(抄在语句积累本上)响晴澄清空灵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自下而上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四)背诵第三段。(五)布置作业:抄写文中你喜欢的词句,向家长讲述喜欢的理6由,任意选择一个描写对象以“最妙的是……”为开头,写一段描写家乡冬天景物,紧扣“妙”字的文字。济南的冬天教案【第三篇】《雨的四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品析课文,指导学生学习旁批这一读书方法,并学会在阅读中通过写旁批表达自己的感悟或疑惑。2.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将旁批的读书方法内化并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析课文内容,学习旁批这一读书方法,学会在阅读中通过写旁批来表达自己的感悟或疑惑。教学难点:在情境中将旁批的读书方法内化并迁移到课外阅读中。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讨论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探究旁批的内容、实践旁批的方法来完成的。2.学生就课文做出新的旁批后,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来品评旁批的高下,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好的旁批的标准。3.设置情境中的小组活动,引导、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的读书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自主进行读写结合的旁批,并在小组讨论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语:中国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所谓“动笔墨”,其实就是边读书边做圈点批注。它是读书的方法,更是读书的习惯。有些精彩的批注,因为能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和思考书本内容,甚至和经典名著一起流传到了后世,很多人都更愿意选购附上这些点评批注的名著版本。常见的有金圣叹批注的《水浒传》、脂砚斋批注的《红楼梦》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于圈点批注这种读书方法的兴趣。(二)方法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请大家打开第一单元的课文《雨的四季》,同学们请看,正文旁边有编者为我们做的批注,这和点评批注版的《水浒传》《红楼梦》排版很相似,这种在正文旁边用简短的文字写的批语就叫旁批。1.教师出示问题: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旁批,想一想旁批可以有哪些形式?如果对文章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怎么写旁批呢?(评论式旁批、提问式旁批)2.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全班思考并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再读一读课文的旁批,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做文章的旁批呢?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从课文层次结构的把握、内容的理解、词句的品析、写法的探究等角度对课文做旁批,并结合课文内容举例分析(在探究中带入对课文语言美的品析,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旁批的形式,降低畏难心理,并通过品析课文内容、探究批注的方法,了解批注对读书的作用。(三)方法实践1.教师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尝试在课文中找出一处你有心得或有疑问的地方,自己动笔写一则旁批。2.教师组织班级内的交流讨论:我们一起来评一评、品一品同学们写的旁批。看一看哪位同学写的旁批对品析、理解课文起更好的作用。借着讨论,我们也来思考一个问题──好的旁批应该是什么样的?明确:好的旁批应该是在找到可品之处的基础上理解准确的、表述精当的,能引发人思考的批注。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旁批的读书方法,在课堂交流中了解好的批注应具备哪些因素,提升自己批注的水平。(四)活动学习教师布置围绕下列情境展开小组活动。我们的校刊增加了一个新栏目──“名家散文推荐”,本期推荐的文章是梁衡先生的《夏感》(七年级上册自读课本《我的四季》第4页),需要由栏目编辑部写出文章的旁批,以帮助读者们更好地理解、欣赏、感悟这篇文章。请同学们分小组成立“名家散文推荐”栏目编辑部,完成以下任务:1.每一位小编辑先独立思考、自己在自读课本的《夏感》原
本文标题:济南冬天教案样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776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