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GBT9001(0与8)标准对照表64
1/29GB/T19001标准的对照表一、ISO9001:2000标准修订的背景ISO9001:2000标准自2000年发布之后,ISO/TC176/SC2一直在关注跟踪标准的使用情况,不断地收集来自各方面的反馈信息。这些反馈多数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ISO9001:2000标准部分条款的含义不够明确,不同行业和规模的组织在使用标准时容易产生岐义;二是与其他标准的兼容性不够。到了2004年,ISO/TC176/SC2在其成员中就ISO9001:2000标准组织了一次正式的系统评审,以便决定ISO9001:2000标准是应该撤销、维持不变还是进行修订或换版,最后大多数意见是修订。与此同时,ISO/TC176/SC2还就ISO9001:2000和ISO9001:2004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广泛的“用户反馈调查”。之后,基于系统评审和用户反馈调查结果,ISO/TC176/SC2依据ISO/Guide72:2001的要求对ISO9001标准的修订要求进行了充分的合理性研究(JustificationStudy),并于2004年向ISO/TC176提出了启动修订程序的要求,并制定了ISO9001标准修订规范草案。该草案在2007年6月作了最后一次修订。修订规范规定了ISO9001标准修订的原则、程序、修订意见收集时限和评价方法及工具等,是ISO9001标准修订的指导文件。二、ISO9001:2000标准修订的原则了解新版标准修订的原则将会使我们知道新版标准条款变化的“所以然”,这对正确理解新版标准条款的含义大有帮助。ISO9001:2000标准修订规范明确规定了此次修订的7条指导原则:1.ISO9000:2008标准的结构模式和过程方法维持与ISO9001:2000的规定相同。2.ISO9000:2008修订后的标准必须保持通用性,并适宜于所有行业的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组织。3.如可能,ISO9000:2008与ISO14001:2004标准的兼容性必须得到强化。4.ISO9000:2008必须保持ISO9001和ISO9004标准之间的协调一致性。5.ISO9000:2008标准的修订仅限于使用户的质量管理体系受到有限的影响,并且所有的修订应该对用户有显著的好处。6.ISO9000:2008起草者应使用ISO9001:2000的支持工具包以助于识别需要澄清的问题。7.ISO9000:2008修订后的标准草案应按照修订规范进行验证,并得到用户的确认。除上述修订过程必须遵循的原则,修订规范还规定了标准起草的原则。具体如下:1)保持标准的原始意图不变。2)标准不得带有文化偏见。3)标准行文简洁,不得过度使用质量术语和专用术语,应使所有的相关方,而不只是质量专业人士,都能够理解。4)标准行文准确,含义清晰,易于达成共识以便消除歧义。5)多用短句,在不使含义模糊不清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用词。6)保持使用含义一致的术语。与ISO/TC176/SC1共同解决术语问题。7)对ISO9001:2000标准的其他要求所提出的修改意见在实施前,必须考虑其效果。8)标准的要求要以可被审核的方式编写。9)标准可以翻译为其他语言。10)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及指南的兼容性和一致性应予以适当考虑。2008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已于2008年11月15日正式发布(2008版的GB/T19001于2008.12.30发布,2009.3.1实施)。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认可论坛(IAF)认为,ISO9001:2008标准没有引入新的要求,只是根据获证组织8年的实践,更清晰、明确地表达ISO9001:2000的要求,并增强与ISO14001:2004的兼容性。对IS09001标准的目的及应用范围未做变动,变更主要是对易发生或已发生误解部分作进一步澄清或增加注解以进一步说明。对标准使用者而言,标准涉及到79处变更。变更后的标准内容更为明确,更符合目前组织管理的现状,就标准的灵活性和操作指导性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考虑。2/29GB/T19000-2008/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修改简介ISO/TC176小组委员会主席就内容改动所作出的解释是,推出新版本的主要动机是对各类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使用的关键词提供一个惟一、明确的含义,尤其是对ISO9001:2000、ISO19011:2002中使用的词汇提供权威解释。与GB/T19000-2000/ISO9001: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在基础知识方面,对其文字做了仔细的推敲,旨在更加准确地表达本标准的意图;b)增加了三个新的术语。它们是:合同(3.3.8)有约束力的协议;审核计划(3.9.12)对审核活动和安排的描述;审核范围(3.9.13)审核的内容和界限。在原有基础上补充了一个能力(3.1.6):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c)对某些原有的术语做了文字或编排位置上的调整;d)为了区分不同的能力,在术语3.1.6的后面加了注2:在GB/T19000族标准中,术语能力(capability)(3.1.5)特指组织、体系或过程的“能力”,而能力(competence)(3.1.6)则特指人员的“能力”1:新增术语新版标准共增加了4个术语,都与ISO19011:2002标准存在关联性。比如,审核计划(3.9.12)。审核范围(3.9.13)的定义就分别与ISO19011:2002标准中审核计划(3.12)、审核范围(3.13)的内容协调一致。能力(3.16)是在ISO19011:2002标准¡“图4能力的概念”中提炼出来的,是广义上的能力概念,仅包括通用知识和技能、有关质量的特定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图A4有关质量的概念”中,能力(3.1.6)与质量(3.1.1)在逻辑上为关联关系。同时,在ISO19011:2002标准的5.2.1、5.2.2、6.2.2、6.2.4等条款中,均提到了¡“合同”的概念,因此新版标准对合同(3.3.8)作出的定义是新增加的术语。2:某些术语新增注释新版标准修订过程中,对审核方案(3.9.2)、审核准则(3.9.3)。审核委托方(3.9.7)所增加的注解完全是依据ISO19011:2002标准中审核方案(3.11)、审核准则3.2)、审核委托方(3.6)的定义内容进行描述的,两个标准之间获得了协调一致。只有要求(3.1.2)。计量职能(3.10.6)增加的注释与ISO19011:2002标准无紧密关联。3:部分文字描述形式调整新版标准修订过程中,内容文字描述形式发生变化最多的就是与审核有关的术语,因此不可避免地与ISO19011:2002标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新版标准中,审核(3.9.1)、审核组(3.9.10)、技术专家(3.9.11)定义在修订后完全与ISO19011:2002标准中审核(3.1)、审核组(3.9)、技术专家(3.10)的定义协调一致,主要是通过调整文字描述形式完成修订的。新版标准中,审核员(3.9.9)的定义与ISO19011:2002标准中审核员(3.8)的定义不完全一致,增加了个人素质的内容,表明标准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ISO19011:2002标准第7章¡°审核员的能力和评价中的相关内容,尤其是7.2¡“个人素质”的内容。另外,能力(3.1.5)是以capability表示的,主要是指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能力。在ISO9000:2000标准的前言中,就给出了二者的区别,capability特指组织、体系或过程的能力,而(3.1.6)能力competence特指人员的能力。3/29一.标准的发展和由来1.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愈来愈高企业需一个体系,提高内部管理,以确保对外提供保证;2.百年来质量管理理论与企业实际结合的产物3.市场国际化需一个公认的统一考核要求4.目前9000标准己从87版、94版发展至2000、2008版并支持性标准己逐步完善.,主要标准为:a)GB/T19000—2008idt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b)GB/T19001—2008idt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c)GB/T19004—2000idt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新版尚未发布)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1.以顾客关注为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2.领导作用领导者应确保组织的目的与方向的一致。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唯有其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为组织的利益发挥其才干。4.过程方法(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5.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体系进行来看待、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永恒目标。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相互依存,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三.部份术语1.产品:过程的结果4/29有下列四种产品类别:a)服务b)软件c)硬件d)流程性材料2.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a)特性:可区分的特征—固有的特性(内在的质量特性)—赋予特性(如价格)—可以是定性或定量的如物理、感官、行为、时间等b)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3.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4.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5.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6.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7.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返工或降级可作为纠正的示例)8.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9.预防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10.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5/29ISO/9001-2000idtGB/T1900-2000引言0.1总则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一个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受各种需求、具体目标、所提供的产品、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该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统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本标准所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注”是理解和说明有关要求的指南。本标准能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定组织满足顾客、法律法规和组织自身要求的能力.本标准的制定己经考虑了GB/T19000和GB/T19004中所阐明质量管理原则。0.2过程方法本标准鼓励在婕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为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可以视为一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以及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对诸过程的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时,强凋以下方面的重要性:a)理解并满足要求;b)需要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c)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d)基于客观的测量,持续改进过程。ISO/9001-2008idtGB/T1900-2008引言0.1总则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一个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受下列因素的影响a)组织的环境、该环境的变化以及与该环境有关的风险b)组织不断变化的需求c)组织的具体目标d)组织所提供的产品e)组织所采用的过程f)组织的规模和组织结构统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本标准所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注”是理解和说明有关要求的指南。本标准能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定组织
本文标题:GBT9001(0与8)标准对照表6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29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