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原子能技术 > 核心课程标准(三年)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标准(讨论稿)一、基本信息制订(修订)日期:2014年7月1日授课方式讲练结合课程性质必修课课时96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分6先修课程制图与识图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围绕工程实例,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化的方式,把理论教学所获得基本知识应用于项目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有较高的理论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1.专业能力(1)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2)具备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3)具备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4)具备掌握和应用相关的国家标准的能力(5)具备查阅、使用、管理相关的技术资料的能力。2.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2)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的综合实践能力;(3)团队合作及协作能力;(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5)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自我推介的能力。3.方法能力(1)具备各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2)具备创新设计能力;(3)具备获取和传递信息的能力;(4)具备工程实践能力。三、课题与课时分配序号课题名称总课时课时分配理论实践其它1识读和绘制基本体的投影14682绘制平面图形10463绘制和识读组合体三视图2610164绘制轴测图4225识读和绘制各种图样10466识读圆柱齿轮减速器从动轴零件图8447识读刀杆零件图4228绘制轴承端盖零件图4229绘制直齿圆柱齿轮零211件图10识读叉架和减速器箱体零件图21111减速器从动轴系测绘及其装配图的绘制42212识读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42213识读柱塞泵装配图并拆画泵体零件图422合计964353四、教学内容课题一识读和绘制基本体的投影1.投影的基本知识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3.点的投影及与直角坐标的关系4.直线的投影5.平面的投影6.基本体的概念及种类7.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体的结构特点及三视图特点及表面取点作图方法课题二绘制平面图形1.机械制图的国标一般规定:图纸幅面和图纸格式、比例、字体、图线2.尺寸标注3.平面立体的尺寸标注4.圆弧连接方法课题三绘制和识读组合体三视图1.截交线的概念及性质2.曲面立体的截交线(1)圆柱截交线:圆柱截交线的形成及画法(2)圆锥截交线:圆锥截交线的形成及画法3.平面立体的截交线4.相贯线的概念、性质5.两圆柱及圆柱与圆锥相贯线的求法6.组合体的形体分析法及组合形式7.组合体尺寸标注方法8.读组合体三视图的基本方法(1)形体分析法(2)线面分析法课题四绘制轴测图1.轴测图形成、基本概念及性质2.正等轴测图的画法3.斜二轴测图的画法课题五识读和绘制各种图样1.视图:基本视图、向视图、斜视图、局部视图2.剖视图的概念、剖切面的种类3.剖视图的种类、画法及标注4.断面图5.其他规定画法及简化画法课题六识读圆柱齿轮减速器从动轴零件图1.零件图的内容2.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表达方案3.轴类零件的尺寸标注4.轴的工艺结构5.键及键槽的结构及图形画法6.表面粗糙度7.几何公差8.尺寸公差课题七识读刀杆零件图1.螺纹的基本知识2.内、外螺纹的规定画法3.螺纹的种类及标注课题八绘制轴承端盖零件图轮盘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表达特点课题九绘制直齿圆柱齿轮零件图1.齿轮的种类、用途2.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计算及3.单个直齿圆柱齿轮规定画法及两个齿轮啮合画法4.圆锥齿轮、蜗轮蜗杆的图形画法课题十识读叉架和减速器箱体零件图1.销的种类、形式、标记和连接画法2.滚动轴承规定画法课题十一减速器从动轴系测绘及其装配图的绘制1.装配图的内容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包括配合尺寸)4.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及明细栏5.配合6.常见装配图结合面与配合面结构的合理性7.键连接图形画法课题十二识读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1.螺纹连接的种类、螺纹连接件的标记2.螺栓连接图形画法3.螺柱连接图形画法4.螺钉连接图形画法课题十三识读柱塞泵装配图并拆画泵体零件图弹簧的作用、类型及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绘制方法五、考核方案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评价项目之一:过程性评价(满分100分,占总成绩40%)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分值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态度(纪律、团队合作)20任务完成(作业、项目任务量完成)80(其中作业40分,项目任务量完成40分)评价项目之二:终结性评价(满分100分,占总成绩60%)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分值相关技术、知识理解等闭卷100总评=过程性评价*40%+终结性评价*60%六、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制图、机械制图习题集等网络资源:机械制图习题答案、测试题及答案,课件:多媒体课件。七、相关说明采用项目教学法,围绕工程实例组织课程教学,指导学生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化的方式,把理论教学所获得机械制图基本理论知识应用于项目教学中,结合项目的完成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使学生不仅有较高的理论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讨论稿)一、基本信息制订(修订)日期:2014年7月1日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课程性质必修课课时72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分5先修课程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围绕工程实例,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化的方式,把理论教学所获得基本机械工程设计理论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训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有较高的理论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1.专业能力(1)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具有设计通用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2)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2.社会能力(1)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2)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的综合实践能力;(3)团队合作及协作能力;(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5)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自我推介的能力。3.方法能力(1)具备各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2)具备创新设计能力;(3)具备获取和传递信息的能力;(4)具备工程实践能力。三、课题与课时分配序号课题名称总课时课时分配理论实践其它1单缸四冲程内燃机运动原理662牛头刨床常用机构的运动设计10103带式输送机传动件的设计30304带式输送机支承件的设计18185带式输送机件的设计88合计72720四、教学内容课题一单缸四冲程内燃机运动原理1.分析机器的特征;2.绘制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3.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课题二牛头刨床常用机构的运动设计1.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2.凸轮机构的设计;3.分析间歇运动机构。课题三带式输送机传动件的设计1.带传动的设计计算;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3.蜗杆传动的设计计算;4.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5.链传动和螺旋传动简介课题四带式输送机支承件的设计1.轴的设计计算和校核;2.轴承的选择和计算。课题五带式输送机件的设计1.轴间连接的选择;2.螺纹连接的选择和校核;3.轴毂连接的选择和校核。五、考核方案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评价项目之一:过程性评价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分值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态度(考勤)无缺勤,迟到等现象,学习主动积。(10-9)出勤率95%以上,无旷课,学习主动积极。(8)出勤率90%以上,无旷课,学习比较主动积极(7)旷课二次以下,学习态度端正。(6)旷课二次以上,学习态度不端正。(6分以下)10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高,文字工整,计算结果准及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良好,文字较工整,计算结不能够及时完成,作业质量一般,计算结果有错误,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经常拖欠,作业质量不好,手工绘制图线,精没有上交全部作业,作业质量差,有抄袭作业嫌疑10确,绘图精确。(10-9)果准确,绘图较精确。(8)绘图不够精确。(7)度较低。(6)等。(6分以下)评价项目之二:终结性评价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分值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知识设计计算能力。闭卷80总评=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六、教学资源机械设计实训室一间(100M2);平面连杆机构、运动副、齿轮、蜗轮蜗杆传动、行星轮系教学模型和展示板;一级齿轮减速器、机用虎钳等工程实物;多媒体设备。《机械设计基础》教材;多媒体课件。七、相关说明采用项目教学法,围绕工程实例组织课程教学,指导学生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化的方式,把理论教学所获得基本机械工程设计理论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训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有较高的理论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标准(讨论稿)一、基本信息制订(修订)日期:2014年7月1日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课程性质必修课课时36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分2先修课程制图与识图;钳工基础;机械制图二、教学目标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机械零件几何量精度与检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1.专业能力(1)具备的基本能力:会正确查用有关的公差表格,能够选用合格的公差及配合。对图样上的公差与配合能正确解释和正确标注。(2)具备的初步能力:初步具有正确选择、使用仪器对一般零件的几何量进行综合检测的能力和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的能力。2.社会能力(1)具备符合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行业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2)具备质量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节约意识,并能言行一致;(3)善于观察、发现和学习,能与团队成员共同协作、沟通、协商完成相关工作;(4)诚实守信、辨明是非、积极进取并快乐工作与生活。3.方法能力(1)主动获取知识信息能力;(2)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4)具备开拓创新能力。三、课题与课时分配序号课题名称总课时课时分配理论实践其它1尺寸公差及配合10102形位公差种类及标注方法883表面粗糙度224光滑工件检测445典型零件检测1212合计36360四、教学内容课题一尺寸公差及配合1.孔和轴的尺寸、偏差、公差和公差带、标准公差及基本偏差的国标规定、配合、基准制、国标中规定的公差带与配合2.基准制的选择、尺寸公差等级的选择、配合的选择、尺寸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中的选择课题二形位公差种类及标注方法1.形位公差基本概念、形位公差项目符号及标注、形状公差、位置公差2.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形位公差基准的选择、公差原则的选择、形位公差等级的选择课题三表面粗糙度1.表面粗糙度概念、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术语、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表面粗糙度符号及代号课题四光滑工件检测1.光滑极限量规分类、设计原则、量规公差带、设计内容2.确定验收极限、选择计量器具课题五典型零件检测1.螺纹的种类、螺纹的几何参数、螺纹的公差于配合及标记、螺纹的检测2.键连接的种类平键连接几何参数、键连接公差及种类3.滚动轴承公差等级的选择、内外径的公差带、配合表面及端面的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五、考核方案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评价项目之一:过程性评价(满分100分,占总成绩20%)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分值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态度(纪律、团队合作)学习积极并同学合作学习积极、合作一般学习一般、合作一般学习一般、不与同学合作学习不积极、不能与同学合作20训练项目的完成情况自主完成并与同学讨论自主完成翻阅参考资料完成在老师同学帮助下基本完成不能完成30期中考试50评价项目之二:终结性评价(满分100分,占总成绩80%)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分值期末考试开卷100总评=过程性评价*20%+终结性评价*80%六、教学资源公差测量实训室:万能测长仪,立式光学计,卧式光学计,表面粗糙度检查仪,平面度检查仪,大型工具显微镜,万能测齿仪。多媒体教学设备。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多媒体课件。七、相关说明以工程实例为载体完成课程的实施过程;以任务驱动教学法完成教学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标准(讨论稿)一、基本信息制订(修订)日期:2014年7月1日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课程性质必修课课时36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分2先修课程钳工基础;机械基础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金属学及热处理基础知识,进行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的选用能力,使学生学会通过分析零件功能要求
本文标题:核心课程标准(三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41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