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书记思政课讲课稿小学通用5篇
书记思政课讲课稿小学通用5篇【参考指引】此文档资料“书记思政课讲课稿小学通用5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精编整理,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书记思政课讲稿小学1通过认真学习全市、全县教育大会精神,作为学校的党支部书记、校长,义不容辞地要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引领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一、用理论武装头脑,增强政治定力“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作为一名党员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拥有坚强的党性,站在时代的高度,走在教师的前沿,谋在发展的未来,为办好百姓身边好学校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一要认认真真学。学习全市、全县教育大会精神,要避免学习“空对空”,不着边际地泛泛而谈;要避免“照搬照读”宣言式地说教;要避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搞应付。只有认认真真领会教育大会精神,才能使政治头脑更加清醒,党性原则更加坚定,理论视野更加开阔,知识素养更加全面,办学方向更加明确,教育灵魂更加净化。二要联系实际学。学习是思想和工作的动力源泉,我们所担负的工作,不但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负责。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其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方的教育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联系本学校的教育工作实际深刻领会教育大会精神,不然就会落伍,就会迷失政治方向。作为一个学校的带班人,要坚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学校工作的思路、解决问题的办法、干好教育事业的本领和为师生服务的抓手。切实担负起孩子的未来在教育,师生的成长在校长,家长的希望在学校的历史使命。二、用行动以上率下,加强党性锻炼为民谋利是为政之本,贯彻落实教育大会精神是校长之责。作为一名党员教育工作者,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真正做到对师生负责,对组织负责,对党的教育事业负责。一要为民,做教师的表率。把师生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工作、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为师生服务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坚持把师生的利益,组织的利益和党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心里装着师生,经常反思自己的职责,更多地了解师生的所思所盼,更多地体察师生疾苦。在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决策上,要充分征求师生意见,集中师生智慧,尊重师生意愿,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将甘当公仆,乐于奉献的为民态度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教师的灵魂深处,是办成百姓身边好学校的牢固基础。二要务实,做班子的表率。体察校情是一校之长密切联系师生的有效方法,是得到师生信任和支持的主要基础。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扑下身子抓工作,把心思放在抓好工作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到实地,重实际,说实话,求实效,不讲假话,不讲大话,不讲空话,不搞形式,不摆架子,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谋师生之所求,干师生之所需。将“实干兴校”之策运行于领导班子的工作中,是办成百姓身边好学校的不竭动力。三要清廉,做党员的表率。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能否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不仅是个人思想、品德和作风问题,而且关系到党在师生中的形象。在工作中,倡导勤俭办一切事情的作风,能少花的就少花,不讲排场、摆阔气,大手大脚。业余时间应多读书学习、充实提高自己,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陶冶思想情操。管住小节,坚持严字当头,按照各项廉政纪律规定,严抠细抓,坚决落实。时刻警醒自己,要经得起权名位的考验,顶得住诱惑,守得住气节,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真正做到掌权为民、执政为民、勤政为民,决不拿原则做交易、拿规矩送人情,犯原则错误。将廉洁自律之责践行于党员之中,是办成百姓身边好学校的有力助推器。三、用信仰净化灵魂,加强党性修养一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保持进取之心。领导干部有什么样的事业观,不仅决定个人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决定着一个单位的发展走向。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把育人质量作为人生事业的第一追求;要把为学校发展尽职尽责作为人生事业的第一起点;要把为民服务作为人生事业的第一目标;要始终坚持“党的教育事业至上”;要无愧于自己,要无愧于师生,要无愧于社会;作为党员干部所到之处留下足迹,让人念想,留下清名。二要正确的树立群众观,保持感恩之心。“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要善于集中群众智慧,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要做到以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进一步落实好改善民生的相关工作;以群众的感知体谅群众,进一步执行好惠民政策,把群众该得的实惠送给群众。作为党员干部必须高度警醒,时刻提醒,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群众,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摆在衣食父母的位置,保持感恩之心来对待群众,深怀愧疚之情来回报群众。三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保持平常之心。作为一名党员教育工作者,要把心灵和谐作为思想道德和党性修养的理想境界。要学会简单,不要患得患失,生活要简单,多追求一分享受,就多一分走向腐败的危险;做人要简单,崇尚“君子之交”,凭自己的德行和业绩来打动人、说服人;做事要简单,不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丢掉人格、良心、道德。要学会知足,不要盲目攀比,要学会克己,不要放纵欲望。要经常对照党章要求,反省自己的不足,给自己洗心洗脑,始终保持一股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和蓬勃朝气。要重义轻利,坚守共产党员的“义”,淡看身外之物的“利”,做到予我之物不多求、无我之物不苛求、身外之物不必求。书记思政课讲稿小学2位老师,同学们:今天,我十分高兴能够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谈心交流。xx中学是咱们xx区的“明星学校”“素质教育示范学校”,1996年建校以来,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以xxxx为核心的党XX高度重视青少年工作,格外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去年三月,xxxx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这样的座谈会由党XX来召开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再次说明了党XX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重视。踏进学校的大门,我忽然有种特殊的感觉,仿佛我也是一名普通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带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来和大家面对面谈心交流。下面,我结合实际和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什么是思政课?什么是思政课?百度上这么解释:思政课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国家在军队以及国家教育系统中所进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并转化为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的实际行动,培养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美国的教材《美国历史》中有一段内容,就是要求美国学生必须精心研习《独立宣言》并铭记于心,美国人非常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事实上,每一个国家都非常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孩子们的价值观引导,这也就是思政课的核心内涵,它解决人生方向问题的一门关键课程。二、为什么要上思政课思政课重点就是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为谁培养”这三个问题开展的。在座的各位老师们,虽然你们教授的科目不一样,但都是学生的典范,都应该学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书记思政课讲稿小学3结合教育工作实际,谈谈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如何发挥党员表率作用,为学校和谐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贡献自己力量。1、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人们常说,国家兴衰,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学习需求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先进的科学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今年市教育局把2012年确定为师德师能提升年,要求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倡导热爱教育、充满爱心、师德高尚、师能精湛、学生爱戴、群众满意的师德风尚,进一步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2、发挥党员表率作用的必要性。老百姓认为,学校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学校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他们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智力支持者和信息服务者。而党员是这支知识分子队伍中的精英,是办好学校的中坚,他们的思想状况如何,能否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学校加强党员教育的做法。近些年来,一些学校着眼于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出对教职工党员要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师德师风教育以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意识教育等;要求教职工党员以培养“四有”学生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着眼点,经常深入学生班级,密切联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创造条件,真正做到“三全”、“三爱”、“三让”,努力成为党性强、师德好、业务精的先锋,在广大教师中充分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全”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爱”即爱教育事业、爱学校、爱学生;“三让”即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可以说,这些做法都是值得借鉴的。但从目前国内外教育主流和学校党员的思想状况看,我们党员应深刻理解“党员表率作用”、“学校和谐发展”的要求,才能成为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先行者和主力军。一、深入浅出,阐明观点(一)什么是和谐?何谓和谐?安顺谓和,协调为谐。从社会学角度看,和谐直接表现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使社会共同体处于融洽状态;和谐一般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内心的和谐和国家社会内部的和谐等方面。(二)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什么是学校和谐发展?学校和谐发展是一种学校教育生态的平衡、协调有序的发展状态。就内部环境来说,体现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之间和谐相处,共同成长;学校管理、育人环境适宜师生发展。就外部环境来说,表现为学校与家庭、社区和谐相处,关系密切。(三)如何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社会倡导“和谐发展”,校园也呼唤“和谐发展”,但和谐发展并非振臂一呼就能一蹴而就。学校的和谐发展,需要社会和谐发展的大环境,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党员教师,我们不能坐等大环境的改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人都从自身做起,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学校才能又好又快发展。共产党员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中应该做些什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即:树立“三个意识”,培养“四个要有”,做到“五坚持五反对”,做好“七个努力”。“三个意识”:一是树立全局意识,从培养一代人才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思考工作。二是树立服务意识,使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三贴近”。即:贴近社会,贴近家长,贴近学生。三是树立创先意识,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四个要有”:第一,要有共生的理念。和谐一定是关系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和谐不同于对抗,也并不意味着同一,而是以差异与多元为前提的。和谐社会承认社会的不同主体和要素可以而且应该和平共处地存在,即共生。共生意味着所有成员能够在相互协作中共同增进利益,社会的成果要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第二,要有宽容的心态。一方面我们要寻求问题的积极解决;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有一种宽容的心态。宽容可以是对人的宽容,一类人对另一类人的宽容,也可以是对一些事情,乃至对这个时代、社会的宽容,是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美德。第三,要有感恩的意识。每一个人的人生成长和事业成就都离不开天地的养育、社会的保障、家庭的关爱、师生的帮助。饮水思源,对那些让我们今天一切成为可能的先辈、祖国、政党、父母、亲戚朋友,甚至是对那些随缘而遇的陌生人和默默无闻的大自然,要学会心存感激,而不能刻薄寡恩,更不能让人总觉
本文标题:书记思政课讲课稿小学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596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