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陈晓红龙岩七中摘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展《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与运动技能学习之关系、新型实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之关系,学生的运动兴趣、三级课程管理、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等方面,对存在的认识“误区”进行疏导;分析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观点。提出:应正视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坚定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自2001年9月《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7~12年级)》(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以来。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思想受到挑战,新的、先进教育教学思想逐渐成为主流,从而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法等发生了新的变化。新体育课程的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涌现出大量富有创造性、颇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案例。《课程标准》实验3年多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得到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课程改革实验区体育教师的充分肯定。然而,由于一些体育教师受落后、陈旧的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加之对《课程标准》精神的认识不够、理解不深,使得体育课程在改革中碰到了一些新问题,遇到了一些新困难,但这只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困难。只要广大体育教师不断学习、勤于反思、勇于实践,这些新问题、新困难终将得到解决。1、“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与运动技能学习之关系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不排斥运动技能的教学。2《课程标准》明确界定了新体育课程的性质,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并专门设有“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由此可见,新体育课程不仅没有忽视或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相反更加突出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只是强调运动技能教学的内容要有所选择,体育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选择那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运动技能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也包括非竞技性运动技能。对于长期以来一直所强调的竞技性运动技能,新体育课程强调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色彩,不能照搬竞技运动的训练内容和方法,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即降低竞技运动项目的难度和强度、简化规则等,使这些竞技性运动技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新体育课程在重视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程标准》提出运动技能的学习要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联系起来,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这是为了充分挖掘课程的教育功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新型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之关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体育课程提倡新型的学习方式,提出体育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助于学生通过有限学时的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4—6]新体育课程强调的学习方式是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片面3学习转向全面学习,由狭义学习转向广义学习,使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实践中,既要注重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功能和价值,又要防止其绝对化、片面化。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必然会带来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新体育课程的教学确实“活”起来了,只有课堂教学“活”起来,学生才有可能主动、活泼地发展。如果课堂气氛过分严肃、沉闷,教师满脸严肃,满堂课扮演主角,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循规蹈矩、单—陈旧,学生就不可能有学习热情,也不可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课程标准》强调体育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并不是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新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教师的指导作用已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过去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支配、控制方面,而新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引导、帮助方面。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成为新的“放羊式”教学。3、学生的运动兴趣问题重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是新体育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是针对“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状提出来的,它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由于体育课程与学生的升学、就业等没有必然的联系,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程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对运动没有兴趣,学生就可能不主动地学和练。不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兴趣,强迫学生学习不感兴趣的内容,就不可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也不可能提高学习效果,多年的事实已充分说明4了这一点。体育学习的内容很多,为什么不选择那些对身心健康有好处、同时趣味性又强的项目呢?学生的兴趣是各不相同的,如何满足?由于同一个班的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相同或相似,他们的运动兴趣相对集中在某些项目上,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学生有了运动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和练习,也才能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4、三级课程管理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对中小学体育课程和教材进行统一管理和硬性规定。各地、各校完全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本地和本校实际的课程实施纲要与教学计划,从而给地方、学校留有相当大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这种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既有利于国家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也有利于地方和学校实施课程的自主性和多样性,真正体现新体育课程实施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地方要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差异很大,应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是连接《课程标准》与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桥梁,是学校和体育教师有效地贯彻和落实《课程标准》精神的保证。目前,各地关于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制订很不平衡,这也是导致各地贯彻和落实《课程标准》精神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课程标准》是国家的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的文件。《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习目标、内容框架和教学建议,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与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内容,帮助5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这样有利于体育教师挖掘自身的潜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开展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活动。在新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教师不是课程的“奴隶”,其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和执行者,更应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建设者,新课程有助于培养教育家,而非教书匠。事实说明,体育课程改革已使许多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体育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和实践突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理论,将大大地推进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在三级课程管理下,《课程标准》更能适应农村体育课程的教学。由于《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全国统一的课程实施方案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某些农村学校在资源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利用已有的各种具有地方色彩的课程资源开展有特色的体育教学活动。5、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问题新体育课程强调建立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淡化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强化评价的激励和反馈功能,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新的评价理念被大多数体育教师认可和拥护,但一些体育教师感到难于操作。体育教师产生这样的感受和体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新的评价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是不熟悉的,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关于新的评价方法难于操作的问题,这主要是一些体育教师长期以来受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特别是过于强调“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对过程性评价、定性评价等有利于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方法比较排斥。在体育学习评价的改革中,最主要的是评价观念的改变,关键是要解决“评价是为了什么”或6“为什么要评价”的问题。新体育课程强调简化评价方法,我们不能期望获得一个完美无缺、面面俱到的评价方案,只要能体现新的评价思想,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就可以大胆地去尝试,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体育学习评价方式。体育教师常常为新的评价使自己工作量增加而感到苦恼,这也的确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与新体育学习评价相比,传统的体育学习评价确实使教师的工作量相对较小,但受益的是教师,受损害的却是学生,因为它过于强调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而使许多学生因先天的不足,失去了体育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不喜欢体育课,远离体育。新体育学习评价虽然相应地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但因其关注到学生的进步,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学习的乐趣,从中获益。笔者相信,当体育教师们真正熟悉新的评价方法,真正感受其带给学生更多益处时,可能就不会再抱怨工作量的增加了。6、结语新课程带来了新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正在发生积极的转变,使我们看到了体育课程改革的美好前景和希望,更加坚定了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这种变化也使我们看到了在实施《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新问题、新困难,这些新问题、新困难的产生均是由于我们认识上的不“到位”和观念上的偏差所造成的,但均可以通过我们的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实践得以解决。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决不能因此对体育课程改革冷嘲热讽,挫伤广大优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决不能因噎废食,以偏概全,否定课程改革7的成果;更不能走回头路,重蹈覆辙,那将是历史的倒退。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体育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期望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功。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成绩会不断出现,新问题也会时常产生。体育课程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但前景是光明的。只要不断努力、勇于进取,体育课程改革将会在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1]季浏.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2:5.[2]季浏.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4.[3]季浏,汪晓赞.初中体育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4]季浏.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修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1.
本文标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67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