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标准解析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标准解析季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一、划分学习领域的依据1.三维健康观2.体育的特征3.国内外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二、划分学习领域的益处1.有利于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五个学习领域由两条主线组成•五个学习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达成的2.有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实现•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按运动项目来划分学习领域,无法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课程标准按课程总目标划分学习领域,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三、学习领域的划分是否会给人误导1.五个学习领域不能单独进行教学2.不能理解成某个学习领域的目标都有相应单独的运动手段或某个运动方法来完成3.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在每一堂体育实践课中读应该注意综合考虑各个学习领域的目标4.不能理解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个学习领域的目标是通过知识教育来实现的运动参与学习领域(一)设置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的意义1.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积极参与比学习技能更重要•积极参与的同时应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2.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参与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参与并不等于“放羊式”教学3.具有载体作用二、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的说明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水平一:“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水平二:“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水平三:“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水平四:“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水平五:“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水平六:“说服和带动他人进行体育活动”2.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水平四: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掌握测量运动负荷的采用方法•水平五:根据科学锻炼原理制订并实施个人锻炼计划以及学会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主要方法•水平六:知道如何制订运动处方三、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的实施建议1.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只是针对少数“精英”•成功的教学应使“差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会科学锻炼•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要求学生在体育实践中运用科学锻炼的理论3.改变评价重点,促进学生学习和进步•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和习惯的养成;•用绝对“公平”的量化指标对不同个体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意义不大;•评价重点应放在同一学生前后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方面。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一、设置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的意义1.该领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干学习领域;2.该领域是实现其他学习领域目标的载体;3.该领域可使学生具有参与运动的能力。二、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的内容说明1.获得运动基础知识•技战术和竞赛知识类水平目标•体育观赏知识类水平目标•运动价值知识类水平目标•拓展体育知识类水平目标2.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水平一: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水平二: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水平三: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水平四: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水平五:提高一两项运动的技战术水平和增强技战术的运用能力;•水平六:组织和参加小型体育比赛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水平二: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水平三:说出不同环境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避免方法;•水平四:注意运动安全;•水平五:掌握运动创伤时和紧急情况下的简易处理方法;•水平六:具有处理安全问题的一般能力。4.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水平四:在有指导的情况下顺利完成集体野外活动;水平五:学习野外条件下的活动技能与方法;水平六:参加具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三、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的实施建议1.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应突出身体练习的课程性质;2.应尽量多地给学生运动技能的练习时间;3.同一水平的运动技能学习目标,可灵活安排在不同年级来实现;4.既要考虑如何使学生有效地获取运动知识和技能,又要考虑如何运用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实现其他学习领域的学习;5.要注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6.在确定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各水平学段的具体教材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兴趣和接受能力;7.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的教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8.鼓励学生课外进行练习。身体健康学习领域一、身体健康学习领域的内容说明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发展体能;•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运动练习发展学生的各种体能•建议在不同水平侧重发展某些体能3.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水平一:知道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名称和自己身体的变化;水平二:描述身体特征;水平三:了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水平四;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技能影响;水平五:理解身体健康在学习、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水平六:了解我国传统养生保健方法和现代体育锻炼方法的不同。4.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水平三: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水平四:初步学会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营养食品和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水平五: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水平六:懂得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和运动对环境卫生的要求三、身体健康学习领域的实施建议1.小学阶段要把形成学生的正确身体姿势放在重要地位;2.发展学生的体能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最基本目标;3.要通过体育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知识的指导。心理健康学习领域一、设置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的意义1.三维健康观;2.体育对于增进心理健康的功能•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智力功能•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消除疲劳•治疗心理疾病3.体育教学的现状•片面地强调掌握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的目标•忽视了心理健康的目标、学生的情感和需要二、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的内容说明1.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水平二:体验体育活动中的感受水平三:体验身体健康状况变化时的心理感受水平四: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作用水平五: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水平六: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促进身心协调发展2.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水平二: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水平三:正确对待生长发育和运动能力弱可能带来的心理问题水平四:通过体育活动树立自尊和自信水平五:在体育活动中努力获得成功感水平六: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3.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调控情绪水平一:说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水平二:观察并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水平三:知道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节情绪水平四:学会其他调节情绪的方法水平五: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调控情绪的意愿和行为水平六:自觉运用适宜的方法调控自己的情绪4.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水平一:在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的环境水平二: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水平三:敢于进行难度较大的体育活动水平四: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水平五: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情景中,体验战胜困难的乐趣水平六:在体育活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三、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的实施建议1.应将增进心理健康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2.应将增进心理健康贯穿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始终3.应创设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社会适应学习领域一、设置社会适应学习领域的意义1.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增强学生调控自己行为和态度的能力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二、社会适应学习领域的内容说明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1)培养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水平一:体验集体活动与单独活动的区别和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他人(2)形成强烈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水平二: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水平四:理解不同运动角色的任务……水平五: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3)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水平四:……,识别体育道德中的道德行为水平五: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4)具有关注个人、群体和社区健康的意识和能力水平一:在体育活动中关心他人水平三: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对弱者的尊重和关爱和表现出与社区活动的联系水平六:关心社会的体育与健康问题2.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1)认识和获得体育与健康的资源水平三:了解体育与健康资源(2)评价体育与健康资源水平四:简单评价媒体的体育与健康信息(3)利用体育与健康的资源水平五:具有通过互联网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的能力水平六:选择和利用互联网资源为体育与健康实践服务三、社会适应学习领域的实施建议1.不同水平阶段社会适应学习领域的学习要求小学阶段:•学生不熟悉种种规则;•让学生体育活动和游戏逐渐熟悉游戏规则,逐渐理解并服从有关的行为规范。初中阶段:•应注重学生对运动角色和体育道德行为的识别•注重培养学生对媒体中的体育与健康信息做出简单评价的能力高中阶段:•关注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经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2.全面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对各种规范的理解和认同•体育道德观3.大体育课程观与家校协作(1)以现代运动为核心的开放型学习内容(2)课内外结合的体育大课堂(3)学校-家庭-社区合作的学习形式•体育家庭作业•“亲子活动日”•参与社区体育活动需重申的关键问题1.五个学习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2.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实现的;3.五个学习领域不能隔离开来进行教学,更不能划分各自学时比例;4.一种运动手段和方法都可能达成多种学习领域的目标;5.教师在关注运动技能领域目标达成的同时,重视其他领域目标的实现。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本文标题: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标准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867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