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利润表信息解读及财务指标重构
1利润表信息解读及新指标构造莫春兰(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会计系广西南宁530007)摘要:会计准则的变革,必然导致会计信息的变化,给会计信息的监管和使用带来新的课题。本文在解读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革及利润表信息变化的基础上,针对会计信息监管和使用问题,在构造和使用新财务指标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文章最后指出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报表信息指标构造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以规范会计确认、计量、报告作为变革的重点,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作为变革的目标,改革面广而深,其会计理念发生了历史性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广泛应用成为最大的亮点,它是新企业会计准则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基石,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实施新准则的初始阶段,尽快掌握新准则变革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理解会计准则变革带来的报表信息的变化,是会计工作者、会计信息监管者和使用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此外,作为会计理论工作者,还应配合会计准则的变革,主动承担起构造并检验新财务指标的任务,以有助于会计信息的监管和使用,使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在解读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革及利润表信息变化的基础上,在新财务指标的构造和使用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收到“抛砖引玉”之效。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变革《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条指出:“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①。从中可知,新准则以会计确认、计量、报告作为变革的核心内容,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作为变革的目标。1、计量方法的变革《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规定: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该规定将过去单一的历史成本法改为允许五种计量属性并行,对会计核算、会计信息使用、会计信息监管产生直接影响。特别在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的计提等资产或业务的核算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作用突出。如根据新准则,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应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和调整,在期末的资产负债表上以公允价值反映,会计期间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直接计入资本公积,对会计报表信息产生如下影响:(1)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隐性价值显性化,其账面价值更接近其实际价值;(2)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确认为当期损益或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项下,使当期利润、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和金额受到影响、波动性增加。2、损益确认的变革受计量方法变革的影响,在新准则下,损益的确认范围由已实现损益扩展到未实现损益。原准则下的损益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在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谨慎性原则、四大假设等基础上,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所确定的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实际经济交易的结果。在新准则下,由于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并确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确认突破了历史成本原则、收入费用配比原则、收益实现原则的“三位一体”的限制,缩小了谨慎性原则的范围,由“收入费用观”向“全面收益”观转变,体现在:(1)利润表的损益不①《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第1页。2仅包括会计收益,还包括企业持有资产的已实现或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2)根据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可计算企业的全面收益。全面收益=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投资者投入+向投资者分配=(期末的资产-期末的负债)-(期初的资产-期初的负债)-投资者投入+向投资者分配。长期以来,由于会计收益是会计报表使用者特别是投资者最关心的会计信息,因此也是企业会计工作的中心,利润表被看作是企业最重要的会计产品。在新准则下,利润表的损益具有涵盖的内容更广、计量属性多样等特点,相对于传统的会计收益,反映的盈利信息更全面、更相关,但由于某些资产的持有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项下,没有在利润表上体现,利润表的损益还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从上述公式可知,全面收益的计算主要基于企业资产、负债价值的变动,不受企业筹资活动、利润分配活动的影响,甚至受资产归类的影响也较少,如:一项权益性金融资产,如果不考虑取得时的交易费用,被归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与被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不影响全面收益的大小②。由此可知,监管部门如果以全面收益作为市场监管的基础指标,不仅可以更全面地评价企业的盈亏状况,还可减少企业管理层操纵财务指标的空间和动机。3、所得税会计的变革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在新准则下,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更接近其实际价值,资产、负债价值的变动决定企业全面收益的大小。与此相对应,新准则规定,所得税会计由损益表债务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根据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企业在核算所得税时,首先根据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计算“暂时性差异”,并分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期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然后,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数分别与其期初数比较,计算确定当期的递延所得税;最后,根据当期的递延所得税与当期应交所得税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可见,在新准则下,所得税的核算突出了资产负债表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资产负债表观”的会计理念,与原准则下的所得税会计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二、利润表信息解读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产品,是会计信息的终端载体,会计确认、计量的变革最终体现在会计报表上,同时,规范企业的报告行为也是新准则变革的核心内容,执行新准则必然使会计报表信息发生变化。从直观上看,在新准则下,资产负债表出现了新的科目或科目的新名称;利润表的变化最显著,不仅出现了新的科目,且其格式、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的信息内容比前更广、更详细,但究其内容依然是对资产负债表上的股东权益增减变动情况的详细说明,实质上仍然是资产负债表的附表;现金流量表变化较小,它的内容主要是解释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减变动的原因,本质上也属于资产负债表的附表。从会计核算上看,除了少数业务只影响资产负债表外,新准则变革的主要内容多数同时涉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即影响资产负债表的新准则大部分也影响利润表。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文以解读利润表的变化作为切入点,探讨构造新财务指标的思路和方法。1、资产减值损失:(1)内容:该科目归集了当期计提的各种资产的减值损失,属于未实现损益。(2)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该科目将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与当期的管理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支出相独立,与原准则相比,提高了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信息透明度。(3)对应交所得税的影响:根据税法规定,除应收账款按期末余额的5%0计提的坏账准备允许税前扣除外,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③。因此,人为因素有可能操纵计入利润表的“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大小,但不能因此调节所得税。②莫春兰:“权益性金融资产的归类及监管问题研究”,《财会月刊》(综合版)2008年第9期。③《会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第386页、390页。3(4)对会计信息监管的影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三条和第十七条可知:长期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④。由此可知,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减少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当期利润、全面收益、净资产,但不能因此少交所得税。可见,减值准备不再是企业调节利润的有利手段,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同作用,将使企业在计提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时趋于谨慎,使监管难度降低。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内容:该科目反映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金融工具、套期业务等的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属于未实现损益。(2)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受市场价格的影响,利润表将其直接纳入营业利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增加了利润的波动性,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3)对应交所得税的影响: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待处置时一并计算计入应纳税所得额”⑤。因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影响应交所得税的金额。(4)对会计信息监管的影响:由于目前的市场没有提供完善的反映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原始凭证,难以验证公允价值变动数据的正确性;另一方面,某些资产(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资本公积,没有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反映,可见,该科目所反映的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的信息不完整,其金额受资产的不同归类的影响,因此,应将资产的归类作为监管的内容;此外,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取决于市场因素,超出了企业管理层的控制范围,股东不宜以包含公允价值变动的利润指标作为评价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标准。3、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公司对外转让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益,包括已实现收益和未实现收益。主要包括:(1)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支付的交易费用(负收益);(2)持有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3)处置金融资产时取得的处置收益超过账面价值的差额及累计的公允价值变动的转出数;(4)债务重组时,以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抵债,相关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5)与其他企业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换出的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6)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法核算,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从被投资企业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中所获得的分配额;(7)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企业按持股比例确认的投资收益,即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在这七种来源的投资收益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属于未实现损益,因为,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对被投资企业取得的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是在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之前,如果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后,被投资企业不发放现金股利,该部分收益只能是未实现的持有利得。4、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属于已实现损益性质的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的内容主要有:(1)与其他企业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换出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账面价值的差额;(2)债务重组时,作为债务人支付的现金或转让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的金额,其中,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涉及的增值税应税项目,如果债权人没有另行支付增值税,则债务重组取得的营业外收入为: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减去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该非现金资产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之和后的差额;(3)债务重组时,作为债务人,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清偿债务时,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超过账面价值的差额;(4)政府补贴;(5)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利得;(6)资产盘盈;(7)接受捐赠;(8)罚款收入等。5、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属于已实现损益性质的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内容主要有:(1)与其他企业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换出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2)债务重组时,作为债权人收到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的金额,收④《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第36和39页。⑤《会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第388页。4到的非现金资产涉及的增值税应税项目,作为债权人如果不向债务人另行支付增值税,则债务重组发生的营业外支出为: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该非现金资产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之和后的差额;(3)债务重组时,作为债务人,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清偿债务时,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4)处置非流动资产的损失;(5)资产盘亏;(6)捐赠支出;(7)罚款支出;(8)非常损失等。由于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不属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收支,其持续性较差。6、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包含当期应交所得税
本文标题:利润表信息解读及财务指标重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0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