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口技》教学参考(最新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口技》教学参考(最新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口技》教学参考(最新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口技》教案【第一篇】学习目标识记与能力:能通过注释和查阅工具书准确理解课文,并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品味分析课文中精炼、形象的语言。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重难点积累识记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并背诵课文。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第一课时预习检测案一、课前预习1、了解口技和作者的相关知识(写在课题下面的空白处)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2、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林嗣环()屏障()抚尺()少顷()哗()撤()犬吠()颈()(2)请调动你智慧的眼睛找一找还有拿不准的字词吗?不妨写下来。二、预习检测1、分别展示课前预习1、2。2、练习册基础训练部分。自主学习大声朗读课文,并请同桌注意字音、节奏,相互纠正。合作探究对于文言文,我们不仅要读准它,更要读懂它,下面请同参考资料,少熬夜!学借助注释,疏通课文,重要的内容可记在书上,如有不懂之处,可随时与组员交流意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可提出,由全班同学或老师解决。课堂检测1、解释词语。厅事:欠伸:呓语:屏障:侧目:作作索索:力拉崩倒:齁:战战:施:毕:绝:意:曳:指:名:2、解释加点词。妇抚儿乳:动词,喂奶。善口技者:动词(原为名词),擅长。不能名其一处:动词(原为名词),说出。会宾客大宴:动词(原为名词),举行宴会。3、完成课后练习三“一时”,同时。“忽”,“忽然”突然发生。“既而”两事相继发生。“是时”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少顷”、“俄而”、“未几”,在很短时间内发生。4、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上适当的量词。一(个)人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两(个)儿百千(个)人百千(条)犬百(只)手百(条)舌百(张)口第二课时预习检测案1、课前预习:本文各个段落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写在书上)2、预习检测:请各组派代表进行预习汇报。合作研讨1、口技者技艺高超,令人叹服,能不能用文中一个字来形容?善2、你从哪些内容中能真切地感受到口技人表演的这一特点?(1)通过正面描写精彩地描绘口技人所表演的三个场面。(2)开头和结尾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为了侧面烘托口技人技艺精湛。(3)三次描述听众反映即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烘托口技人技艺高超。(4)本文用词灵活多变,淋漓尽致的体现口技人表演的“善”。拓展延伸1、《口技》一文通过描绘声响生动地再现了民间口技人的精湛技艺,请你也用心感受生活,通过声音写一幕场景,(写在本子上)2、搜集中国艺人奇门绝招资料,与同学交流,进一步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中国艺人杰出的智慧和才能。参考资料,少熬夜!课堂检测1、练习册课内阅读。2、背诵课文。课后反思《口技》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3、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然界有许多动物能模仿人类的语音,比如鹦鹉能学人说话,海豚能像人一样发出悦耳的音符。声音是个奇妙的东西,能把你带入变幻离奇的境界。口技表演就是这样一种艺术。不信?让我们一起来看《口技》这篇课文。二、指导预习:1、查字典,给下面的字注音,并写出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吠(狗叫)叱(大声责骂)倾(斜)顷(短时间)2、认真阅读课文注释,口译课文。3、思考“思考一、二题”。三、研习新课: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范读。提示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停顿、节奏、表情。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字和词的含义。3、齐读课文。4、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可让学生先找出文中的疑难词语,然后分组讨论。应重点理解的词语是:“厅事”、“欠伸”、“呓语”、“屏障”、“侧目”、“作作索索”、“力拉崩倒”、“齁”、“战战”、“施”、“毕”、“绝”、“意”、“曳”、“指”、“名”。5、掌握活用的词。活用的词是指有些词本只属某一词类,但有时在一定的语参考资料,少熬夜!言结构中,可灵活用为另一类的词,随着词性功能的临时转化,它们的意义也就相应地发生某种变化。活用词概念不必从理论上给学生讲,只要学生理解这些词在文中的含义即可。“妇抚儿乳”中的“乳”是动词,作“喂奶”讲。“善口技者”中的“善”是动词(原为名词),作“擅长”讲。“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是动词(原为名词),作“说出”讲。“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动词(原为名词),作“举行宴会”讲。6、先让学生找出表时间性的词语,并引导学生们掌握它们的不同用法(结合完成“练习三”)“一时”,同时。“忽”,“忽然”突然发生。“既而”两事相继发生。“是时”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少顷”、“俄而”、“未几”,在很短时间内发生。7、出示本文古今异义词,由学生比较古今不同含义。“会”(适逢)“厅事”(大厅、厅堂)“施”(放置)“闻”(听见)“奋”(卷起)“但”(只)“虽”(即使)“走”(跑)8、学生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上适当的量词。一(个)人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两(个)儿百千(个)人百千(条)犬百(只)手百(条)舌百(张)口9、讲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一段)。(1)先请学生朗读并翻译,然后师生共同补充订正。“京中有善口技者”京城里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善:善于,擅长。者:代词,代艺人。“会宾客大宴”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会:副词,恰值,正好。“于厅事之东北角……口技人坐障中”在客厅的东北角,设置八尺宽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于:介词,在。厅事:厅堂、大厅。“一桌……一抚尺而已”。里面仅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和一块醒木。“而已”表示“仅有”的语气助词。“众宾客团坐……无敢哗者”。众多宾客团团围坐在围幕周围,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但:副词,只,仅。寂然:寂、寂静。然,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哗:喧闹,声大而杂乱。(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内容?此段写表演前的准备和会场情况。“善”字贯通全篇,是概括全文题旨的关键性字眼。“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交代了口技者表演的场地“一桌、参考资料,少熬夜!一椅、一扇、一抚尺”,交代了口技者表演所用的道具,作者连用了四个“一”字,极力渲染道具简单,以衬托后面艺人技艺的高超。“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写出表演者表演前听众的反映。10、学生熟读,背诵第一部分。《口技》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朗读、背诵课文。2、训练学生能自渎文言文。3、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4、感受口技这一民间艺术的魅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民间艺人的艺术魅力,心中升腾对祖国民族精粹艺术的骄傲之感。过程与方法:这是1篇文言文,首先要教会学生理解翻译全文,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突出的写法: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加以赏析。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授课时间:5、16课前准备:1、学生听录音,练习朗读课文,做到准确、流畅、有感情。练习中要重点注意下列字音:齁(hōu)声中间(jiàn)许许(hǔ)几(jī)欲先走2、学生自己尝试解释字词义,疏通课文大意,将自己不会的问题标记出来。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我们经常在电视节目中相声、小品中感受过口技这种表演技艺,口技的魅力是无穷的。大家可以回想并解说一下哪位演员非常擅长这一方面的表演。(学生讨论后发言)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林嗣环笔下的口技艺人其技艺如何高超。二、整体感知1、明确学习目标2、检查预习:分别找高、中、低层次的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评析。(如果读得好,可进行下一环节教学,否则,可再由几个同学试读,进行练习,教师做朗读指导。)三、疏通文意1、学生将预习时不懂的字、词、句翻译提出来,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形成统一意见。参考资料,少熬夜!2、学生提出小组未解决的问题,全班同学讨论交流,解决重点疑难问题。3、教师检查课文翻译,每一小组抽查一人进行班级文章翻译接龙游戏。如出现问题教师可进行指导。4、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以往学过的知识出发,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检查重点词义。(1)会宾客大宴(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3)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座。(5)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四、精读研讨1、口技艺人表演的两个场面是什么?2、遥闻深巷中犬吠这一处是怎样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3、文中多次描写听众的反应,这些描写有何效果?4、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5、课文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四人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共同明确:1、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2、这犬吠声是远远听到的,并且是从深巷中传来的,这就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又是使一户人家由妇人初醒到全家喧闹做铺垫。3、具有侧面烘托,表现口技之善的作用。4、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保持完整,同时具有侧面烘托,表现口技之善的作用。5、本文描写口技表演,抓住了表演者和听众两方面:一方面描写口技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其高超技艺,这是侧面描写。此外,首尾两次清楚交代极简单的道具,也是侧面描写。五、学生背诵课文教师指导背诵:可用作者写文章的思路来指导学生背诵,注意首段与末段相照应的结构特点,中间三段每段都先写艺人所模拟的音响,后写听众的反应,这些可作为背诵的词语线索。六、作业背诵并默写课文,默写时要求学生配上与课文内容相符合的简单插图,用正楷或行楷做一期文言文书法作品,参加班级书法展。《口技》教案【第四篇】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分析第2、3、4段,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1、齐读第2、3、4段。2、思考:这三段描写了几个场面?三个场面:①一家四口人由梦而醒。②一家人醒而梦。③火起后众人的慌乱惊恐3、让学生在书上画出这三段所描写的声音种类并口头作答。思考:三个场面声音的变化有何特点?声音的变化总的来说是按“小~大(第一个场面)~小(第二个场面)~大(第三个场面)”的顺序来写的,其中又各有特点,如:第一个场面声音,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第二个场面突出鼠倾盆器的声音来烘托屋内的静;第三个场面更是写得有生有色,达到高潮,声音由少而多,应接不暇。另外,声音有的是单独相继而出,有的是同时发出。4、思考:课文第3段的描写可否省略?这一段有何作用。不能省去。这段写一家四口人渐渐由醒而睡,又用鼠声衬托这种宁静,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又有情节上突兀变化,由起先的喧闹陡然落为平静,也为下一个情节积势蓄力,暗示必将有更猛烈的情形出现。这样处理,使课文情节显得起伏跌宕,生动曲折。二、分析课文开头和结尾两段。1、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这两段。2、思考: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
本文标题:《口技》教学参考(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128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