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教师教案【汇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师教案【汇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教师教案【汇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性、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的计算、教学难点掌握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演示课件“”7+()=117+()=137+()=157+()=16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继续演示课件“”,出示例1图、(2)启发学生说明图意、使学生明确:从12个圆片中,去掉7个,还剩几个?(3)启发学生回忆:十几减9、十几减8是怎样计算的?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十几减9、十几减8都是想加算减的、(4)例1应该怎样想?分组交流,并填书;教师巡视指导、使学生明确:像十几减9、十几减8那样,,可先想7加几得十几、12-7=□想:7加()得12,7加5得12,所以12-7=5、(5)读算式:12-7=5、2、继续演示课件“”,出示例2:11-7=□15-7=□(1)分组交流、(2)指导学生独立填写、(3)订正时,读算式11-7=4,15-7=8、3、继续演示课件“”,出示例3:14-7=□16-7=□13-7=□(1)独立填写、(2)订正时,读算式14-7=7,16-7=9,13-7=6、三、全课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的口算、随堂练习参考资料,少熬夜!1、“做一做”第1题、7+5=7+7=7+8=12-7=14-7=15-7=一组一组地出示,做减法时说一说都是怎样想的、2、“做一做”第2题、7+□=117+□=137+□=1611-7=□13-7=□16-7=□学生无独立填写,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布置作业1、2、11-7=13-7=15-7=12-7=14-7=16-7=板书设计美术教案【第二篇】活动目标1、尝试用曲直、长短、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冬天里的树,探索树枝由粗变细的表现方法。2、通过对比观察,了解树干和树枝的不同特征。3、感受大树在深冬的变化,并愿意用画笔表现。活动准备1、幼儿已了解在深冬季节落〔〕叶树的叶子会落光;幼儿已欣赏过四季中树的图片。2、冬天里的树的图片多幅。3、小号水粉笔,水粉颜料(黑色、咖啡色、灰色、褐色),抹布,洗笔筒,画纸。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经验。师:冬天到了,大树妈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师:树叶都掉光了,剩下了什么呢?2、引导幼儿欣赏树的图片,整体感受树干和树枝的不同造型。师:光秃秃的大树给你什么感觉呢?让你想到了什么?师:你喜欢哪棵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像什么?3、教师引导幼儿对比观察树干和树枝的不同特征。(1)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树干在哪里?树枝在哪里?树干是什么样子的?树枝呢?(2)师:这棵树上的树枝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用手臂的动作表现树枝的不同)(3)师:靠着树干的树枝和最上面的树枝一样吗?有什么变化?(4)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画出由粗变细的树枝呢?要点提示(1)在探索树枝由粗变细的表现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笔的侧面进行作画,或用笔的力度由重到轻,类似于参考资料,少熬夜!“提”的感觉。(2)画大树时一定要引导幼儿从下往上,按生长的方向进行绘画。4、幼儿绘画。师:你想画一棵什么样的树呢?像什么?树干是什么样子的?树枝呢?5、欣赏幼儿作品。师:找一找,你最喜欢哪一棵树?为什么?活动建议☆活动延伸①带领幼儿到户外对落叶树或者常青树进行写生活动,感受大树的丰富造型。②带领幼儿到公园里观察大树的树皮和树结等并尝试表现这些特征。☆区角活动①美术区:提供黑色纸,让幼儿撕出大树的树干和树枝并进行拼贴,造出树的剪影效果。②科学区:提供各种不同的树的图片,幼儿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如落叶树、常青树)导课教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音乐三段体回旋式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发挥幼儿的想象。3、熟悉音乐,能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对美的感受。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活动准备:1、磁带《风中的童话》ABA段。2、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三段体结构。1、根据弦外音做适合的动作。(柔和→活泼→柔和)2、再次欣赏音乐,区分段落。(1)动作是怎样变化的?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欣赏)(2)音乐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3)乐曲中有个小秘密,是什么?(4)整首乐曲可以分几段?为什么?(5)小结:一首乐曲分成了3段,这种形式的乐曲称为三段体。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其中第3段音乐和第1段音乐是重复的、一样的,只有第2段是不一样的,这样形式的乐曲也叫三段体,它是三段体的一种特殊形式。二、完整欣赏,再次感受音乐三段体。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分段欣赏,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感受音乐。(一)第一段:1、我们一段一段来听。2、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与哪幅画给的感受是一样的,为什么?3、能用什么动作表现呢?(二)第二段:1、听听第二段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2、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与哪幅画给你的感觉是一样的?为什么?3、用什么动作来表现?(三)第三段:这音乐与刚才哪一段音乐是一样的?小结:重复三段体概念。四、幼儿用动作完整表现音乐的形象1、集体表演。2、分角色表演。3、讲评。五、结束:回活动室。教师资格证教案【第四篇】一。出题方向生物学科的题目来自教材的各个模块,多数情况下教师会拿模型或图片作展示来进行讲解。二。精选试讲课题初中1、生物的特征2、动物细胞3、光合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4、消化和吸收5、神经系统的组成高中1、基因突变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呼吸作用6、光合作用三。面试试讲1、导入(分钟)同学们,上课!然后开始导入的设计。(1)图片(2)动画(3)模型2、新授课程(6分钟)(1)观看图片或者模型,向学生提出与讲课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少熬夜!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增加对本节课的兴趣。(这个过程注意师生的互动性)(2)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寻找答案。(3)教材内容讲解(老师用问题或者模型引导,讲解本节课知识点)。(4)答疑解惑。解答学生的重、难点问题以及不理解的知识。3、小结(1分钟)小结的过程注意要让学生来说。4、作业的布置(1分钟)(1)完成课后练习题。(2)思考本节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文标题:教师教案【汇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137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