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对财务报表注释若干问题的研究
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摘要:21世纪,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是高科技和经济管理水平大提高的时代。在这个信息时代,财务信息越发显得重要,它是政府部门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信息资源,也是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等进行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报告原有的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作为一种会计信息的披露手段,现有财务报表注释已不能充分披露有用的会计信息。为了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可理解性,需要从财务报表注释的内涵出发,研究我国现行的财务报表注释目标。关键词:财务报表;注释内涵;注释目标一、财务报表注释内涵财务报表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是企业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方式。随着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的日益扩大,文字辅以数字表述的财务报表注释愈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就财务报表注释与财务报表的关系来看,它们都属于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财务报表注释是对财务报表的解释,它既可以理解为阅读报表的前提条件,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会计报表内容的若干补充,比较注重揭示财务报表相关性的信息。财务报表内信息是可以确认、可计量的财务信息,注重揭示财务报表可靠性的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信息都是反映财务报表质量的信息,所以,忽视财务报表注释,可能会对会计报表的理解产生不利影响。二、财务报表注释的编制形式目前,财务报表注释的形式有旁注、脚注、附注、附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提供信息量最大的是附注。注释的主要编制形式如下:1.附注说明,作为注释的主要编制形式,对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会计政策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优点是解释详细。例如,1公司简介;2不符合会计基本假设的说明;3公司会计政策、会计核算方法、会计估计和合并的方法说明,报表中存货核算,购入采用实际成本计价,发出用后进先出法,期末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诸多会计核算方法的说明;4重要事项的揭示,不确定事项披露,由于报表内表述的信息都属于能够确认、可计量的财务信息,但是有些相关性强,可靠性弱可又是信息使用者迫切需要的资料,如或有事项,需要将来不确定事项的是否发生而定的,因结果尚不确定,无历史成本的事项,要通过附注信息披露,这样,附注一般适用于披露报表外说明内容较多的项目。2.旁注,报表主体内某项目旁直接用括弧说明,一般是某些项目名称或金额不足以反映全部含义而提供补充信息,纳入会计报表主体,所以比起其他形式来,显得更直观,不易被人忽视,但缺点是它包含的内容过短。如利润表中净利润旁用括弧说明净亏损以“-”号填列。3.脚注,在报表下端对个别项目构成部分的性质、金额进行简要说明。如在报表下端对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和已包括在固定资产原价内的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原价等的说明。4.明细附表,对基本报表某些信息补充,作为报告一个单独的组成部分,满足信息使用者对基本报表内重要项目的详细了解,如资产减值准备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等。5.财务情况说明书,用单独的分析资料对报表某些信息重点说明,比如,1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2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3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4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件。三、财务报表注释的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人们通过会计实践预期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财务报告的目标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7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开始了对财务报告的目标的认识和研究。会计理论界对财务报告的目标已经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财务报表注释的目的是对会计报表有关项目所作的详细解释,帮助理解会计报表内容,这两种不同的观点下财务报表注释目标有所不同。1.“受托责任观”观点下财务报表注释目标“受托责任观”观点下,会计主要以过去交易为基础,站在经营管理者(受托者)的角度,为了解决自身的经济责任而行使的一种义务,受托者向委托者反映和报告受托经营管理责任,会计主体处于主动报告地位。财务报表包含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顺序为可靠性、有用性、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2.“决策有用观”观点下财务报表注释目标由于资本市场的介入,使得委托方多元化,体现为委托方的市场投资者,关注的不是具体某一企业资本的保值与增值,而是资本市场的平均风险与报酬水平,此时产生了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决策有用”。“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站在投资人为主体的外部使用者立场对会计主体提出要求。证券市场的大发展,会计要素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如企业商誉、人力资源价值、衍生金融工具等,由于缺乏合适的会计规范,从而使这些价值无法确认,致使企业堆积大量隐形资产。目前财务会计报告披露普遍缺少这些前瞻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而许多信息使用者需要的恰恰是事业的前景状况和预测性信息。3.我国关于“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阐述“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主要倡导者于1982年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开展过激烈的辩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表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的基本目标在于提供有助于作出经济决策的信息。并于1978年公布了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此公布被认为是决策有用观的代表文献。当前西方各国准则制定机构和IASB,都倾向于将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放在更加重要地位,将报告受托责任作为财务报告的次要目标。我认为,决策有用学派基本涵盖了受托责任学派的内容,因为报告受托责任情况是决策有用学派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内容和信息。没有这些内容,投资人和债权人就不能作出最基本的决策。因此,美国会计学会长所罗门斯(Soiomoons)评价说:“实际上,可以将会计确定受托责任的作用看作从属于决策作用,它构成决策的作用的一部分”。我国财务报表注释目标定位是“决策有用观”,具体理由是:(1)“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实质基本相同。即便是在现代股份公司制下,受托责任仍然是适用的。因此,报告受托责任是会计的基本目标。笔者认为,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是对会计目标不同层面的表述,只不过是着眼点不同而已,其实质内涵是一致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是决策的依据,受托责任必然导致相应的决策:是终止委托还是继续委托。当然决策还包括与委托相关的其他条款,如报酬。在现代股份公司制下,无论是受托责任还是决策有用,都不是哪一个阶段所特有的。两者是对同一事物出于不同角度而产生的不同认识。(2)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到2005年初我国境内上市公司达到近2000家,我国证券市场市值为37055.57亿元,流通市值为11688.64亿元,投资者开户数7211.43万户。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信息披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提供具有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相关性强的信息,以满足其决策的需要。(3)有利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会计目标逐渐成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的逻辑起点,“决策有用观”是国际会计界普遍认同的会计目标,我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也很重视。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如实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有用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的信息需要,有助于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该规定可以看出,我国财务报告的目标侧重于决策有用,财务报表注释的目标服务于财务报告,同时体现了与国际会计界普遍认同的决策有用的财务报告目标的协调。参考文献:[1]张德容.对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若干问题的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2005,(6).[2]魏明海,龚凯颂.会计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72.[3]陈为人.论财务报表的充分揭示[J].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5,(8).作者:姜洁来源: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本文标题:对财务报表注释若干问题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2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