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新时代发挥思政课教师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和路径探析
新时代发挥思政课教师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和路径探析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要自觉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担负起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神圣职责,思政课教师因其独特的岗位职责、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准,有效保障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顺利推进。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不仅深刻指出“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而且明确强调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科学研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的基础上,再次提出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这些重要论断既为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也对高校思政课及其教师提出了更高期许。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新征程上,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复杂态势的研判者、政治方向的引领者、网络舆论的把关者,思政课教师要不断筑牢政治意识、强化理论学习、凸显实践品格和提升网络素养,以绵绵用力之耐心、持久发力之恒心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一、充分认识思政课教师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优势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要自觉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担负起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神圣职责,思政课教师因其独特的岗位职责、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准,有效保障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顺利推进。1.思政课教师具有夯实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理论根基的优势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自然也离不开理论的支撑。思政课教师基于其专业化、系统化的理论训练以及长期性、反复性的理论积累,厚实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根基。第一,思政课教师能够科学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精髓。正确领悟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前提。思政课教师在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的基础上,可以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与要义贯彻落实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各个方面。其二,思政课教师能够充实丰富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内容。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所在,同时也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宁强调: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就此而言,思政课教师在向青年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其实也就是在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其三,思政课教师能够培育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思维。思政课教师深谙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可以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于指导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而且可以熟练地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等科学思维方式处理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与难点、防范与化解、守正与创新等诸方面关系,进而切实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性和预见性。2.思政课教师具有捍卫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课堂阵地的优势习近平指出:“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中,思政课教师掌握着课堂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其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学术能力和生动的理论讲解捍卫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课堂阵地。其一,思政课教师熟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从而引领青年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使其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其二,思政课教师通过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青年学生讲清楚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其三,思政课教师还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党中央重要会议、重大举措的精神实质,并通过课堂教学将之融入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而引导青年学生在不断了解国家大势和国际局势中坚定跟党走、奋进新时代。概括来说,思政课教师能够在把准、吃透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深奥的道理、抽象的理论进行严谨而又鲜活的“编码转译”,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赋能思政课堂,使之转化为学生的内心信念与行为准则。3.思政课教师具有拓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战略视野的优势高校教师要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到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高度来看待。一是思政课教师要深切认识到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青年学生是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直接影响他们能否主动担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使命。对此,思政课教师要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磨练意志、砥砺品性中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二是思政课教师深谙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危”与“机”。凭借强烈的政治敏锐性,思政课教师能够洞察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并在西方之乱和中国之治的对比中,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既不封闭保守,也不崇洋媚外,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善于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面对当前国际话语格局“西降东升”的趋势,思政课教师更应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态度不失时机地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两种制度体系较量、两种价值观念冲突的加剧,也增加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以更加清醒的认知和务实的举措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二、思政课教师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角色定位思政课教师是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其态势研判、方向引领、舆论把关等功能作用,从而为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1.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复杂态势的研判者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高校已成为多样价值观念集散交织之地和多种社会思潮融汇激荡之所。面对此种情形,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激烈性、艰巨性。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警惕高校外部意识形态的渗透与错误思潮的围攻。长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把意识形态渗透作为分化、西化中国的重要手段,且重点向青年学生灌输资产阶级价值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等旗号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诋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借网络之便在高校开疆拓土。思政课教师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在科学研究中,都应该以敏锐性的政治眼光和前瞻性的政治视野予以审视,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认清其现实危害。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还尤为关注高校内部意识形态淡化以及办学评价标准西化等问题。现实中,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确有些人羞于甚至怵于讲马克思主义,结果导致我国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比如,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中,一些学科甘愿充当西方理论的搬运工,对西方理论的术语和方法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新闻学等学科一度沦为西方话语的“跑马场”。对于此种高校意识形态风险,思政课教师可以依据所学专业,并借助学术研究、理论宣讲、专题研讨等方式,向青年学生讲清楚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是马克思主义而非其他什么主义。2.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政治方向的引领者列宁曾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在某种意义上,思政课教师决定着高校思政课和意识形态建设的政治方向。首先,思政课教师是青年学生站稳政治立场的领路人。他们可以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发展史来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和人民性,阐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进而引导青年学生在创业奋斗中坚定理想信念。其次,思政课教师是青年学生强化政治认同的引路人。对于青年学生而言,空洞的政治说教和乏味的理论宣传并不能催生出政治认同,甚至有时会诱发逆反心理。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善于运用“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来赢得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认同,又要善于运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来赢得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情感支持。最后,思政课教师是青年学生坚定政治信仰的指引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意识形态建设,其目标在于筑牢青年学生的信仰之基。思政课教师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强烈的政治担当,能够引导青年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励他们把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鼓舞他们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从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3.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网络舆论的把关者据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4.4%。其中,就网民年龄结构而言,20——29岁的网民占比为17.2%,青年学生网民可谓数量庞大。互联网已深深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及行为方式,同时网络空间也一度成为错误社会思潮衍生、散播的温床。习近平强调:“从意识形态看,某些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破坏,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严峻复杂,各类社会风险向网络空间传导趋势明显。在此境遇下,思政课教师可以主动地把思政课堂拓展至虚拟的网络空间。一方面,对于弘扬向真、向善、向美的网络信息,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及时给予肯定性引导,鼓励青年学生向先进典型、英雄模范学习;对于虚假、恶俗、污秽的网络信息,思政课教师应以留言或评论的方式及时辟谣、纠正,帮助青年学生做好信息甄别。另一方面,引导青年学生理性发布网络信息,以促使他们主动履行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责任。通过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思政课教师既鞭策青年学生利用自身所学所知正面发声,以巩固网络空间的红色地带,并争取网络空间的“灰色地带”向“红色地带”转变;又勉励青年学生有理有据有节地同危害党和国家的网络舆论展开斗争,以压缩网络空间的黑色地带”。三、发挥思政课教师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作用的有效路径为了进一步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结合专业所长和实际需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不断筑牢政治意识、强化理论学习、凸显实践品性、提升网络素养,不断厚植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力量。1.筑牢政治意识,捍卫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方向和立场“政治要强”是思政课教师的首要要求。唯有政治强,思政课教师才能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增强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思政课教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维护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其一,坚定政治信仰。思政课教师坚定政治信仰,就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一真经,从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修正谬误的艰辛探索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仅如此,思政课教师还应将坚定政治信仰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中,做到“在马信马”“在马学马”“在马研马”“在马用马在马护马,当好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其二,强化政治担当。思政课教师要胸怀国之大者,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主动肩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凝聚人,引导青年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与此同时,思政课教师还要勇担政治责任,坚决避免怵于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担心祸从口出,总是绕开问题讲、避开难点讲的不良倾向,以正确政治方向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其三,遵守政治纪律。思政课教师必须在遵守政治纪律上作表率,不打折扣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做到无论教学还是科研、线上还是线下、课堂上还是生活中、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能够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向青年学生传递正确的政治观和价值观。2.强化理论学习,练
本文标题:新时代发挥思政课教师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和路径探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353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