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公立医院内部增值型审计探讨
公立医院内部增值型审计探讨根据国际内部审计的新定义,结合公立医院自身特点,公立医院增值型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是以风险为导向,从内部控制制度入手,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查找医疗活动和经济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一、开展内部增值型审计的背景及意义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源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概念的新诠释:内部审计的目的由“监督和评价”改变为“增值和改善”,其中增值是核心。这标明内部审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组织“增加价值”成为引导内部审计活动的方向性旗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要求。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及医疗服务市场逐步建立,医院的工作重心调整到关注收入结构,提高医务劳动价值上,使医院内部审计工作重点扩展到改革医院运营管理,提高医院效益等方面去,积极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和发展,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方法,不断探索内部审计的新模式和新领域,在改善审计绩效,提高审计效率,以工作业绩证明内部审计不是资源耗费者.而是价值增加者,有效地开展增值型内部审计。全面履行内部审计职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在维护财经法纪、改善运营效率、促进廉政建设、提高医院整体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医院领导决策、宏观管理提供服务。二、增值型内部审计与传统审计的联系与区别1、根据国际内部审计的新定义,结合公立医院自身特点,公立医院增值型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是以风险为导向,从内部控制制度入手,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查找医疗活动和经济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协同、协调、增加医疗收入,降低医疗成本和管理费用,其目的是增加医院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是内部审计从着重查错纠弊到加强管理、创造效益的一个转变。医院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责任是确定财务和运营信息是准确和可靠的、医院所面临的风险已经被识别和最小化、上级规章制度和及内部控制程序已经被遵循、达到了令人满意的运营标准、资源被有效利用实现了医院经营管理目标。2、增值型内部审计包含传统审计项目,是传统审计业务的扩展。公立医院传统审计以财务审计为主,审计职能是审核和评价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目的是控制成本费用,是事后及被动的。增值型内部审计除了传统的财务审计,近年来主要开展了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经济合同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以及风险导向审计等,具体包括开展财务预算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全过程跟踪审计、物资采购比价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医疗设备效益审计等。增值审计涵盖了事前、事中和事后,既有被动的,也有主动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范围比传统审计广泛,只要能实现组织增值功能,都归入增值型审计。三、积极推进医院增值型内部审计领域的开展根据目前的情况,医院内审需从风险管理、绩效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入手加强审计力度,充分体现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开展包括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绩效管理、经济效益分析、设备投资效益论证等更广泛的涉及医院管理领域的项目,发挥内部审计建设性作用。对医院管理中的重点问题、薄弱环节,提出可行性审计建议和具体改进措施,发挥监督和评价的作用,并渗透到医院管理系统的各个管理环节。(一)积极开展经济合同审计1、抓好采购招投标环节,着力合同审计协同成本控制。医院的医疗设备、易耗品采购以及服务外包,是成本支出的重要方面,必须通过公开招标选择质优价廉的供货商。经济合同审计就是检查招投标程序的合规性、过程的公平性、合同的合法性,避免合同签订和执行过程中的风险,从而保障本医院的经济利益。2、深入做好调查工作,力争全面掌握价格信息。审计人员通过商户调查、电话询价、上网查询等多种方式掌握价格信息,在检查招标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监督招标活动的程序合法性合规性,对于虚高的价格切实予以核减。在医院实际招标中,由于医院人员对市场行情不甚了解并缺乏专家参与,有采购权的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和监察部门人员投票流于形式。商家通常在总价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多列分项报价或重复报价进而虚增总价,使医院蒙受损失。内审人员通过对合同的分项报价单进行审核,核减合同总价。例如某送审的HIS系统改造合同价格19.98万,在审计价格清单时,发现基础联网费6万元初期建设时已经支付,属于一次性支付费用,签订该合同应减去了该笔费用。3、对合同条款实质性审核,重点审查与投标文件是否相符。紧扣合同执行环节,保证合同按时按质履行,减少医院潜在损失。医院大宗设备采购时间跨度长,合同签订后,往往陆续安装交付,需要按进度付款,还有售后服务约定等。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内审人员要认真研读合同文本,梳理要点,找出一些风险点,深入实际进行检查核对,重点关注后续设备的验收、有无按进度按规定金额付款、售后服务的跟进、违约责任的处罚等。审核过程中注意核减费用,注重发现违规违纪行为,通过发现问题为招标采购制度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设性意见。(二)重点关注财务管理情况,强化审计经济监督重点关注货币资金管理、票据管理、退费管理、往来款项管理、欠费管理、预算管理情况等。从内控制度执行入手,重点审查内控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对退费管理流程不严紧环节,增加审批、退费额度的权限,及时堵塞漏洞;从风险管理角度入手,对资金运营情况开展分析,及时对往来款项、欠费项目进行清理,减少资金占用和呆账发生,防范资金损失风险,从而实现财务管理增值。(三)推进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注重经济效益审计医院内部审计需积极开展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评价工作,保障医院安全高效运行。通过比照规章制度和测试相关作业流程,监督医院各部门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评价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合规性、有效性、健全性,找出现有的内部控制不完善之处和控制缺位的环节及可能造成损失的风险,提出避免风险建议并协助相关部门整改,减少损失,实现价值增值。评价内控的同时,内审人员对相关业务科室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加强医院成本支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这样有助于发现被审科室业务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合理使用耗材、降低人员成本、加强科室人员结构、提高工作效率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四)积极开展医院大型设备投资效益审计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由财政资金投入购买,科学安全的管理好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不仅是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确保经济效益同时,更能体现公立医院的社会效益。通过医疗设备的收入及成本数据,根据总成本和服务量,采用投资回收期法和本量利分析法进行效益分析,对设备的使用效率并提出合理的审计建议,在促进大型设备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控制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允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整合资源,缩短患者检查治疗的等待时间,避免病员流失,。同时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提高使用效率,达到挖潜增效的目的。(五)对医院信息化建设预算及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为确保院信息网络及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开展对院信息化建设预算及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网络建设及运行维护资金投入力度很大,充分考虑国家政策及医疗市场变化情况、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对防范信息化建设及运行维护中的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降低网络及软硬件设备维护成本,规范招投标管理,实现维护质量与维护成本的均衡建议,既满足工作需要又不铺张浪费。以保障信息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医院数据的不被外泄、安全监管为目标,确保维护费用的合理安排,保障院信息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四、开展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体会1、提高内审人员执业水平,确保增值型内部审计顺利开展加强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能力教育,是增值型内部审计顺利实施的又一项有力保障。拓宽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掌握多种技能,提高洞察力、判定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审计人员形象。保持廉洁公正、爱院敬业、有奉献精神的工作作风,廉洁高效。2、应用大数据信息提高增值型内部审计效率目前公立医院已经建立起包括收入、诊疗、医保、病案、绩效等全面完整的计算机及互联网信息系统,大数据审计成为近几年的热点。,部审计利用数据信息大量、快速的特点,直接接入医院计算机网络,构建内部审计资料库,利用大数据对移动支付、招标采购、医疗保险报销、医药价格及医疗服务提供等环节进行分析,实现对风险多层次、全方位的监测和评估,提高审计效果和效率,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的日益深化,内部审计是医院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医院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内部审计如何在增值提效上下功夫,见成效,这是一个恒久的命题。医院内审工作必须坚持服务大局、强化内控、务求实效,为国家卫生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化解“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问题服务。同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是一项系统工程,审计部门应积极主动适应、协调、促进各项改革,协同医院内部各部门通力合作,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监督、服务的职能,使增值型内部审计为医院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服务。
本文标题:公立医院内部增值型审计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440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