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GBT 41185-2021 水生动物病原DNA检测参考物质制备和质量控制规范 质粒
书书书犐犆犛65.020.30犆犆犛犅4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犌犅/犜41185—2021水生动物病原犇犖犃检测参考物质制备和质量控制规范 质粒犛狆犲犮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狅犳狆狉犲狆犪狉犪狋犻狅狀犪狀犱狇狌犪犾犻狋狔犮狅狀狋狉狅犾狅犳狉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犿犪狋犲狉犻犪犾狊犳狅狉犇犖犃犱犲狋犲犮狋犻狅狀狅犳犪狇狌犪狋犻犮犪狀犻犿犪犾狊狆犪狋犺狅犵犲狀—犘犾犪狊犿犻犱 20211231发布202207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书书书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6)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海关、连云港海关。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祥梅、张、王娜、吴绍强、景宏丽、谷强、任彤、周毅、江育林。Ⅰ犌犅/犜41185—2021水生动物病原犇犖犃检测参考物质制备和质量控制规范 质粒1 范围本文件给出了作为水生动物病原DNA检测阳性参考物质的质粒,其质量控制规范术语和定义、缩略语、原理、试剂或材料、仪器设备,规定了质粒制备的通用要求、质粒的质量控制、质粒的验证,以及质粒的质量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水生动物病原DNA核酸检测中质粒的制备和质量控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SC/T7019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保存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变异系数 犮狅犲犳犳犻犮犻犲狀狋狅犳狏犪狉犻犪狋犻狅狀概率分布离散程度的一个归一化量度,其定义为数据标准差与数据平均值之比。3.2初始样 犳狉狅狀狋狊犪犿狆犾犲按照制备先后顺序,最先制备的1/3批次产品。3.3均匀性 狌狀犻犳狅狉犿犻狋狔同一生产批次的质粒,每支含有等量目的基因的状态。3.4溯源性 狋狉犪犮犲犪犫犻犾犻狋狔质粒中目的基因序列与病原参考毒株序列的一致性。3.5稳定性 狊狋犪犫犻犾犻狋狔质粒在特定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范围内,保证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能力。3.6阳性参考物质 狆狅狊犻狋犻狏犲狉犲犳犲狉犲狀犮犲犿犪狋犲狉犻犪犾与病原拥有某些完全相同的特征,如相同的目的基因序列、抗原性、敏感性等,用于该病原检测一定会得出理想的阳性检测结果,通常作为阳性对照判定待测样品是否为病原阳性。1犌犅/犜41185—20213.7中间样 犿犻犱犱犾犲狊犪犿狆犾犲按照制备先后顺序,中间制备的1/3批次产品。3.8终止样 犳犻狀犪犾狊犪犿狆犾犲按照制备先后顺序,最后制备的1/3批次产品。3.9最小有效取样量 犿犻狀犻犿狌犿犲犳犳犲犮狋犻狏犲狊犪犿狆犾犲狏狅犾狌犿犲使用病原检测方法,可检测出阳性结果的最小阳性参考物质的量。4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mp: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Ct:扩增循环数(cyclethreshold)DNA: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dATP:三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eoxyadenosinetriphosphate)dCTP:三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eoxycytidinetriphosphate)dGTP:三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eoxyguanosinetriphosphate)dNTP: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eoxyribonucleosidetriphosphate)dTTP:三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eoxythymidinetriphosphate)EB:溴化乙锭(ethidiumbromide)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betaDthiogalactopyranoside)LB:营养肉汤(luriabertanibroth)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qPCR: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realtimepolymerasechainreaction)犜犪狇:水生嗜热菌(犜犺犲狉犿狌狊犪狇狌犪狋犻犮狌狊)5 原理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目的DNA片段连接入空质粒中,再将连接产物转化入感受态细胞,筛选出含有阳性重组质粒的细胞,再从细胞中提取质粒,制备流程按照附录A进行。为满足病原分子生物学检测要求,作为DNA参考物质的质粒应具备以下特征:包含有针对检测病原的目的DNA片段;不易降解,不会丢失病原DNA片段;易于大量制备提纯;可用于病原定性或定量检测。6 试剂或材料6.1 水: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规定。6.2 PCR试剂和qPCR试剂:商品化试剂。6.3 扩增病原目的基因的引物:可参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合成。6.4 琼脂糖:电泳纯。2犌犅/犜41185—20216.5 空质粒:商品化试剂。6.6 经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的水、缓冲液、离心管、试管、PCR管、移液器枪头、培养皿、三角瓶、涂布棒或棉签。6.7 制备质粒所需的其他试剂:按照附录B配制。7 仪器设备7.1 超净工作台。7.2 高速冷冻离心机。7.3 电子天平。7.4 高压灭菌锅。7.5 PCR仪。7.6 荧光定量PCR仪。7.7 电泳仪。7.8 紫外分光光度计。7.9 凝胶成像系统。7.10 移液器。8 质粒制备的通用要求8.1 目的犇犖犃的选择目的DNA片段应含有该病原检测方法中推荐的全部目的基因序列。8.2 空质粒的选择空质粒应具备以下特征:a) 多克隆位点可以容纳全部目的基因片段;b) 性质稳定,不易产生基因变异;c) 具备抗生素抗性基因或犾犪犮犣基因,转化入感受态细胞后可进行抗性筛选或蓝白筛选。8.3 连接反应连接反应前,目的DNA片段和空质粒应提纯。8.4 连接产物转化入感受态细胞每批转化实验,应设置未处理的感受态细胞作为空白对照、转化空质粒的感受态细胞作为阴性对照,转化已知重组质粒的感受态细胞作为阳性对照。只有在空白对照、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都成立的情况下,才能判定连接产物是否转化入感受态细胞。8.5 质粒的纯度检测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质粒的犃260/犃280比值。若比值介于1.8~2.0之间,则纯度合格;否则需重新提取。3犌犅/犜41185—20219 质粒的质量控制9.1 质粒的定性检测9.1.1 犘犆犚检测以质粒溶液为模板,同时设立阴性对照(水)和阳性对照(病原DNA),进行PCR检测,电泳观察检测结果,或使用质粒上的通用引物做PCR检测。9.1.2 目的基因的溯源性分析对质粒多克隆位点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相应病原参考株的序列进行比对。9.1.3 结果判定在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都成立的情况下:a) 可检测到目的DNA,且测序结果与相应病原参考株的序列同源性至少达到99%,则质粒可作为阳性参考物质用于病原的定性分子生物学检测;b) 无明显的目的DNA,或测序结果与相应病原参考株的序列同源性低于99%,则说明病原目的DNA并未正确插入质粒,或质粒提纯失败,需重新制备提纯。9.2 质粒的定量检测9.2.1 狇犘犆犚方法以目的DNA中的保守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和探针。分别以质粒和空质粒为模板进行qPCR,对所设计的引物探针进行特异性检测。a) 质粒检测结果为阳性,空质粒为阴性,则该套引物探针可以特异性扩增目的DNA,可用于目的DNA的定量检测;b) 检测结果都为阳性,则该套引物探针也可以与空质粒某段基因反应,不能用于目的DNA的定量检测,应重新设计引物探针;c) 检测结果都为阴性,则该套引物探针不能与目的DNA反应,应重新设计引物探针,或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9.2.2 标准品的选择和定量将纯化的目的DNA作为标准品,用于qPCR标准曲线的制备。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目的DNA的质量分数,再根据公式(1)换算成拷贝数浓度:(6.02×1020)×犖/犕犠=犢…………………………(1) 式中:犖———目的DNA的质量分数,单位为克每毫升(g/mL);犕犠———分子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犢———目的DNA溶液拷贝数浓度的数值,单位为拷贝数每微升(copies/μL)。目的DNA拷贝数浓度不应低于1010copies/μL拷贝数,若低于此浓度,应加大DNA提取量,再提纯。4犌犅/犜41185—20219.2.3 制备标准曲线9.2.3.1 将标准品(目的DNA溶液)10倍梯度稀释5次。9.2.3.2 使用9.2.1设计的引物探针,以标准品原液及5次梯度稀释溶液为模板,进行qPCR扩增。9.2.3.3 以标准品Ct值和对应的拷贝数,制备标准曲线,曲线横坐标为反应体系中加入样品的拷贝数,纵坐标为Ct值;标准曲线犚值不低于0.98。若各稀释度标准品的Ct值无法形成良好的线性关系,需重新梯度稀释标准品,制备标准曲线。9.2.4 质粒中病原犇犖犃的定量9.2.4.1 使用9.2.1设计的引物探针,以提纯的质粒为模板,设置3个平行对照,测定质粒的Ct值。9.2.4.2 以水为模板设置阴性对照,以病原DNA为模板设置阳性对照。9.2.4.3 在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都成立的情况下,根据标准曲线,3个平行对照样品Ct值分别对应3个拷贝数,将拷贝数平均值除以反应体系中加入的样品体积,即为质粒真实的拷贝数浓度。若质粒的Ct值小于标准品原液的Ct值,需将质粒稀释10倍或100倍后,重新进行定量。9.3 最小有效取样量的测定在已知浓度的基础上,分别取0.5μL、1μL、2μL、5μL和10μL质粒溶液作为模板,按照相应病原检测方法推荐的方法进行核酸扩增,观察检测结果。获得阳性结果的最低模板量为最小有效取样量。9.4 质粒均匀性检测9.4.1 检测方法9.4.1.1 以初始样、中间样、终止样三阶段分别随机抽取共10份质粒样品。9.4.1.2 分别以10份质粒为模板,使用相应病原检测方法推荐的引物和实验条件进行PCR或qPCR扩增。9.4.1.3 PCR产物电泳,或qPCR产物读数并计算变异系数。9.4.2 质粒均匀性判定均匀性判定方法如下:a) 10份质粒样品的检测结果全部为阳性,PCR扩增的10条DNA条带亮度相近,或qPCR得出的10份样品Ct值变异系数≤10%,表明样品均匀性良好;b) 有样品为弱阳性,甚至为阴性;或qPCR的10份样品Ct值变异系数>10%,则表明样品均匀性不良,需重新混匀分装。9.5 质粒稳定性检测设置3组质粒样品,分别放置于37℃、4℃、-20℃保存。分别在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2周、第3周、第1月直至第1年时间段,每组各取3支样品,1个样品应至少设3个重复,使用相应病原检测方法推荐的引物和实验条件进行检测。若质粒经以下3种方法平行处理后,PCR或qPCR检测结果仍为阳性,说明稳定性良好,否则需重新制备:a) 37℃至少保存7d;5犌犅/犜41185—2021b) 4℃至少保存3周;c) -20℃以下至少保存1年。9.6 质粒的保存9.6.1 质粒溶液的保存质粒原液分装成50μL/管,低于-20℃条件下保存不超过1年,避免反复冻融,4℃条件下保存不超过3周。使用时取出相应的量,根据9.2规定的方法重新检测合格后使用。9.6.2 携带质粒菌株的保存符合SC/T7019的规定。10 质粒参考物质的验证质粒作为水生动物病原DNA检测参考物质,应经过至少5家具备核酸提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能力的水生动物检测实验室的协作定值,定值内容包括病原目的DNA片段的特异性、定性检测、定量检测等内容,定性检测要求检测结果为阳性,定量检测要求Ct值误差范围不超过±3.3。定值结果都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11 质粒参考物质的质量判定经9.1~9.6步骤检测,质粒应同时满足以下5项要求,才能作为水生动
本文标题:GBT 41185-2021 水生动物病原DNA检测参考物质制备和质量控制规范 质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47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