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财务分析学习笔记第一章总论涉及法律:《会计法》、《企业财务报告条例》、《税法》、《经济法》等。学习目的:一、读懂企业二、保护企业三、发展企业四、诊断企业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一、概念: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1)财务状况(2)经营成果(3)现金流量情况的书面文件1、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2、利润表(反映经营成果)3、现金流量表(反映现金流量情况)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1、三张会计报表及其附表资产负债表附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利润表附表(利润分配表、业务分布报表、地区分布报表)对内报表也分为主表和附表:(不需对外公开披露)主表主要为产品成本表,附表主要为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制造费用表、管理费用表、营业费用表、财务费用明细表等。2、会计报表附注NOTES3、财务情况说明书4、CPA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有保留/有说明段意见、无法/拒绝表达意见、否定意见)三、财务报告的产生过程及组成内容1、产生过程:(1)公司管理层————编制(2)CPA(注册会计师)—审计(3)董事会———————批准(批准日期之前,资产负债表日期之后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4)媒体————————传播(5)CFA(注册分析师)—分析(6)使用者———————使用(包括投资人、债权人、政府财税部门、客户、公众等)第二节会计报表分析基础知识一、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三个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第一集)2费用:成本费用(能不能进入产品生产成本:料、工、费)期间费用(营业:展览、广告、销售、销售人员工资、差旅;管理:经营管理工作支出;财务费用:经营理财、融资费用等)非营业活动费用:投资损失、自然灾害损失等,被称为营业外损失。利润: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利润总额、净利润等。二、会计假设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期间等建立在持续经营的假设前提下)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币种单位,还包括物理量等)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分为两类:信息质量(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如:融资租赁,租赁标的应列示在承租人的资产负债表中)3、相关性原则(所提供信息有用)4、可比性原则(同行业相关企业信息横向可比)5、一贯性原则(同企业不同期间方法一致)6、及时性原则7、明晰性原则确认计量(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原则):8、权责发生制(收入费用的确认不以现金收入而以实际发生来确认)(1)收入未必收现(2)收现未必收入(3)费用未必付现(4)付现未必费用9、配比原则(收入及相应费用配比,如:相应折旧)10、谨慎性原则(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要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收益不要体现)11、历史成本原则(按历史上取得该项资产的成本来计量,但可能会提损失准备)12、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为了长远利益还是短期利益而支出)13、重要性原则第三节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一、会计报表分析步骤1、阅读会计报告的文字部分(看审计报告、附注、会计报告说明书)2、阅读会计报表(先看主表,后看附表,如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看利润下一步流向)3、运用具体会计报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二、分析的具体方法1、比较分析法:和本企业历史相比、和同行业相近水平相比、和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和本企业计划、预算相比等。2、比率分析法: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评价。3、趋势分析法3第二章资产负债表分析第一节BS相关知识一、概念:反映企业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1、企业一定日期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2、企业一定日期资产分布状况及其资产质量3、企业一定日期偿债能力及经营风险4、企业资本的保全情况及所有者权益构成二、BS结构:账户式、报告式三、BS特征:1、静态、快照2、财务状况(资产构成、来源结构)四、构成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五、资产负债表分析三要诀:1、资产不是越多越好A、来源B、结构C、质量(八项计提准备: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D、周转2、负债不是越少越好A、计提的负债(或体现为资产的备抵)代表抗风险的能力B、负债是义务,包括对环境的负债C、或有负债确认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预计负债3、所有者权益要看盈利积累了多少第二节资产负债表重点项目分析七看:一、看左方:资产规模、资产结构和质量二、看右方:资产取得的方式、负债规模结构和自有资本实力三、左右对比看:偿债能力、支付能力和财务风险四、前后对比看:财务状况发展变化趋势及原因五:与现金流量对比看:现金周转能力和偿债压力六:与利润表对比看:盈利能力和周转能力七:看资产负债表重点项目:影响财务状况的主要原因1、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特点:偿债能力最强,盈利能力最弱比例: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保留合适比例和合适规模的现金量)(另: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流量比=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农发行信贷手册G39页)管理重点: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制度管理2、应收账款(赊销款)质量分析:(1)不良资产(2)沉淀资产4分析重点(1)虚增——虚盈实亏(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对照分析)(2)虚减——偷税3、存货管理重点:计价、影响损益(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法等)4、其他应收款质量分析:不良资产、沉淀资产原因分析:(1)应收账款(偷税)(2)私自拆借(利息问题)(3)备用金(内部结算问题)(4)长期投资(偷税)(5)利润大包装5、待摊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内容——已经支出,但要在12个月内摊销长期待摊费用要在一年以上摊销实质——还是资产(如果该项数额过多,会给企业带来很大负担)6、固定资产(1)原价:历史成本(2)累计折旧:磨损掉的价值(3)固定资产净值=原价-累计折旧(4)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利润表营业外支出,减少利润)(5)固定资产净额(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比率:(1)长期资产适合率=(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固定资产+长期投资)(2)固定资产成新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3)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固定资产/总资产固定资产管理中应注意:(1)质量:生产经营用——良性资产非生产经营用——沉淀资产闲置未用——沉淀资产(同样提折旧)不能继续使用——不良资产(2)结构:偿债能力和生产能力(3)税负:增值税(购置固定资产中的增值税,要计入成本,提取折旧)(4)成本:折旧费(加速折旧,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平均年限折旧)、修理费(5)折旧方法的经济实质分析(鼓励企业加速折旧)(6)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A、长期闲置已无转让价值B、已不可使用或产生大量不合格品C、已遭损毁D、实际上已经不能带来经济利益7、负债类重点项目5(1)短期借款(2)应付账款(3)预收账款(企业销售能力)(4)应付工资(5)应交税金(6)预提费用(7)预计负债(8)长期借款(9)应付债券(其中:应付短期债券、应付长期债券)8、所有者权益的构成资本状态:(1)股本(面值)(2)资本公积(溢价)留存收益状态:(3)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提取10%)和任意盈余公积用途:补亏、分配、转增资本公益金(5%-10%)用途:职工福利设施(4)未分配利润第三节资产负债表比率分析一、偿债能力分析1、资产负债率第一产业(农业、渔业、采掘、挖掘等)资产负债率为20%第二产业(加工制造业)40%-60%第三产业(房地产、金融、保险等尤以银行为甚)70%-90%2、流动比率标准值为2我国标准值大部分在1.4-1.8之间3、速动比率标准值为1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在0.4-0.8之间二、资产质量比率1、不良资产比率=年末不良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100%不良资产包括:三年以上的应收款、库存的积压商品物资、投资失败的物资2、资产损失比率=待处理资产损失净额/年末总资产*100%三、资本状况比率1、每股净资产=所有者权益/股本2、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3、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期初所有者权益4、资产保值增值率=期末总资产/期初总资产四、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1、人为造假2、技术操作(1)降低资产负债率:突击临时还掉银行债务,负债减少,权益不变,资产负债率减少。(2)实现利润(最可靠)(3)发行股票,吸收投资6(4)发行可转券(5)债转股(负债减少,权益增加)综合分析:1、流动比率上升或下降看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如果企业经营中存货减少引起流动比率下降对企业来说是个好事。2、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变化趋势不一致,问题在于存货。3、企业在旺季到来之前,可能会增加负债储备存货,来应对旺季的到来。导致资产负债率的提高。第三章利润表分析费用为负数,实际为收入。如:财务费用为负数,实际是企业利息收入等。并不是所有的债务筹资费用都计入企业费用,有一些债务筹资要进行资本化处理。第一节利润表概述一、性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二、特征:1、动态性2、经营成果=收入-费用3、应计利润而非现金净流量(如折旧应计入费用,而没有现金流出)三、利润表的结构收入-费用=利润单步式、多步式(以上为五集以内)第二节利润表的项目分析一、主营业务项目,包括:1、主营业务收入(对应看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入)2、减:主营业务成本(由资产负债表转入利润表)3、减: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消费税、教育费附加、城建费等等,例如香烟消费税很高,到收入的40%-50%)4、主营业务利润二、营业项目,包括:5、加:其他业务利润6、减:营业费用(促销费用)7、减:管理费用(经营管理、办公费用等,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销售收入)8、减:财务费用(主要是利息费用)9、营业利润三、营业外项目,包括:10、加:投资收益711、加:营业外收入(卖固定资产)12、加:补贴收入(政府给予政策性亏损等)13、减:营业外支出(罚款等)14、利润总额四、净利的求出15、减:所得税16、净利润五、利润表分析三要诀(一)收入要看是否收现(现象看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本质看资产负债表)(二)费用要看是否虚减(三)利润分析含金量第三节利润表的比较分析一、与本企业历史比较法(以上为第六集)主营业务亏损:在产品的销售收入中尚且不能收回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关于产品销售的税金和附加,企业没有毛利,更没有净利。毛利减去期间费用及各项营业外支出得出净利。二、与同类(同行业)企业比较法第四节利润表比率分析一、销售利润率=毛利/销售收入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分析:一般来说,流动性强的商品,如杂货,其毛利率较低;而设计新颖的特殊商品(如高档时装)的毛利率往往较高。分析的重点在于毛利额,而不是毛利率的高低。毛利率高,往往商品周转量受到影响,而毛利率低,产品薄利多销,也会产生较大的净利润。二、销售净利率=净利润/净销售收入分析:每百元销售,实现多少净利润。这个指标越大越好,净利润是给股东实现的,多一些比较好。而收入是不可以进行分配的,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补偿。净利润也要按法律规定计提10%法定盈余公积,5%—10%的公益金,还要计提不限比例的任意盈余公积。三、资产净利率=税后净利润/平均总资产分析:每百元资产实现多少净利润。四、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分析:每百元投资者资产实现多少净利润。例:某企业投资报酬率20%,股东投入100万元股本。(1)负债为0时,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净利=20所有者权益=100净资产收益率=20%(2)使用财务杠杆,负债为900万元,贷款利率10%,时:8EBIT=1000*20%=200(息税前利润,暂时不考虑所得税)净利=200-900*10%=110所有者权益=100净资产收益率=110%犹太语:如果你有1块钱,不能做10块,乃至100块的生意,那你永远不是一个好的企业家。巴菲特增加净资产收益率的方法:1、提高资产周转率:毛利一定时,增加周转次数可以提高收入,进而增加净利润。2、增加毛
本文标题:财务分析学习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60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