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范例4篇
1/26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范例4篇【参考指引】此例优秀文档“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范例4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以供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1临城实验小学张迎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借助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积累理解本课词语。3.在朗读信的内容中,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能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写下来。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后练习中两个“终于”表达的效果,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5.在朗读中对书信的格式再进行复习巩固。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能借助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积累理解本课词语。会使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在朗读中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2/26的思想感情。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后练习中两个“终于”表达的效果,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教学难点:在朗读信的内容中,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三、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检查预习单、针对学困生加强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2.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3.通过读写结合的小练笔活动,促进学生对情感的升华。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师:1.教学课件2.教师设计预习单,根据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3/26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1导入新课1.今天让我们认识一位文坛巨匠,播放2003年感动中国巴金视频片段(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介绍巴金。指生读作家卡片出示课件:巴金,原名李尧棠,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2005年辞世。是五四以来著名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2003年11月25日,巴金百岁生日,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的光荣称号。(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词语(课件:郭小娟、原谅、羡慕、争先恐后)检查词语,注意把握能否读正确。2出示学生书写生字练习,纠正错字,有重点地指导“羡”这个字的书写。3检查初读情况。重点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注意二类字的识读)(三)初读课文复习书信格式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书信有几个部分组成?(课件出示:书信的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2.概括主要内容1书信的正文都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4/26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对来信表示感谢带病写信自己平凡仍需生命开花时间有限珍惜时间希望我们珍惜时间2根据板书自己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自由读课文巴金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四)精读感悟感受人物形象预设1.巴金爷爷关心下一代1出示: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①指生读你从句中还读出了什么?(巴金爷爷病得很严重)②手拿笔写字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轻而易举的事情,对巴金爷爷来说却异常艰难,让我们读好这句话。你还能从哪里看出巴金爷爷病得很严重?随机指导读相关的句子a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B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小结:巴金爷爷在举笔艰难的情况下为孩子们写了这么长的1篇回信让我们感受到了(对家乡孩子们的关心,对孩子们的喜爱,对孩子们的思念)齐读一二自然段。5/26预设2巴金爷爷热爱祖国出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情感。①这么富有哲理的话还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自由品读句子(告诉我们他写作取得成功的原因只有心中充满着无限的爱才能打动读者,还告诉我们自己创作的动力)②如此真诚的巴金爷爷告诉我们一个非常好得写作方法(心中要有情,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齐读句子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五)精读感悟,继续感受人物形象预设3巴金爷爷无私奉献出示: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上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①指生读巴金爷爷是怎样评价自己的?(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一生)a指生补充自己搜集的材料B其实他并不平凡,他笔耕不辍,为我们留下了1篇篇优秀的作品,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②出示:讨论:我们生存需要什么?小组讨论6/26汇报交流(提示:衣、食、住、行这些外在物质条件之外还需精神食粮,需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点着这中感受读③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有意义?板书:奉献④奉献什么?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出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要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A谁能结合这句话谈谈什么是奉献?(我们为别人花费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B出示:谁结合生活来补充:一次无偿的捐赠是奉献是奉献是奉献C我们生活中有许多默默奉献的人,谁能举例?预设出示图片进行简介事迹:被誉为当代雷锋的郭明义托起生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D我们身边有没有乐于奉献的人呢?我们为别人奉献了爱,我们的生命就会开花结果,我们的人生就会因为有这座大花园而变得绚丽多彩!齐读句子⑤巴金爷爷的生命开花了吗?结合搜集的材料谈谈7/26预设:巴金为我们留下了千万字的作品巴金爷爷的生命已经开花,为什么还想重新学习重新工作呢?预设:巴金爷爷希望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为社会添上一点光彩,为别人奉献更多的爱,让生命更有意义。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读第三自然段预设4巴金爷爷珍惜时间出示:我和别人一样,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过去我浪费了不少的光阴,现在我快走到路的尽头,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①你能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指读齐读读出巴金爷爷珍惜时间,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情感。②你会用什么样的表示时间的警句来提醒自己?带着真诚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希望读出来齐读环节三、回归整题—积累拓展,读写训练6拓展小练笔1巴金爷爷一个怎样的人?(关心下一代、乐于奉献、珍惜时间……)2小练笔:课件出示:从信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写下来.全班交流修改评价(七)作业8/26完成课后练习题第二题(八)板书设计: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关心下一代巴金乐于奉献希望珍惜时间附件1:12《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前置性学习单班级:姓名:一、我能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读准生字并描红仿写。在教材上描红,然后在下面的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仿写一个。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二、我会使用工具书查一查。羡慕:争先恐后:三、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4、我会问。读了这封信你有什么疑问?五、我会搜集9/26搜集关于巴金爷爷的相关信息,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写下来。教学反思:《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这篇课文是一封书信。作者巴金爷爷在信中用真诚与质朴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启迪。成功之处:1.抓关键。一个道理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入浅出的明白。这是我设计思路的一个关键。为了能够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本人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搜集材料理解学生心中的疑问。以小组讨论为突破口,再联系生活与身边的例子,结合图片,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使生命更有意义。2.本文是一封信,信就讲究信的格式。在学习伊始,我就对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指导,回忆格式要求,巩固知识。3.提前预设,打破常规,关注课堂的生成,关注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学生学得积极踊跃,老师引导的也得心应手。不足之处:没能在课堂中完成课后题第二题,未能达能教学目标四。教学建议:1.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预习,认真完成预习单。2.教师不用讲解的过多,10/26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2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封书信。作家巴金在信中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的鼓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启迪。课文内容真实而具体,语言从容而舒缓,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仁者的风范,恬静而温情,读来真切感人。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新出现的词语。2、在读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理请课文的层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让生命开花结果”“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等重点句的意思,并结合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能说出重点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体会到“终于”等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从语言文字中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真诚关怀和亲切勉励,感受到巴金谦虚、无私、热爱生活的高尚品质。体会到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的人生启迪。5、掌握书信的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11/266、联系得到的启迪写1篇读后感或试着给巴金写一封回信。7、课后去了解、阅读巴金的作品,组织一个巴金作品交流会。三、教学重、难点:1、细细品味语言文字,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说出重点词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感受到巴金谦虚、无私、热爱生活的高尚品质,结合实际体会并理解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结果”的人生启迪。四、教学设想:小学语文教材中,应用文的篇目有限,必须抓紧每一个“例子”,既学习语言、又掌握格式。在语言方面,着重体会学习遣词造句的精当、体会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习“写什么”“怎么写”。讲格式,着重让学生明白书信的固定形式。另外,“教材”无非是个范例,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还要寻求一种变式练习。五、教学准备:1、简单的课件2、了解巴金的生平和创作六、教学时间:两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2/26一、谈话导入:1、师(深情地):同学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曾是一位世纪老人。他生前凝聚毕生的激情与智慧,写下了《家》《春》《秋》《雾》《雨》《电》《萌芽》《寒夜》等中长篇小说,为我们留下了千万字的作品。他是谁?(板书:巴金)2、你对巴金还有什么了解?(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他活了101岁,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巴老,他写的《海上日出》《鸟的天堂》等曾入选语文课本。)3、是啊!巴金爷爷是一个在中国乃至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的作家。他的家乡在四川成都,那儿的孩子们非常喜欢他,也经常给他写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巴金爷爷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板书课题)4、齐读课题。5、巴金爷爷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在信中又和孩子们谈了些什么呢?打开书,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二、初读感知:1、放声读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留意信的基本格式。读完后想一想:巴金爷爷在信中和孩子们谈了些什么?2、交流:一封信主要包括哪些部分?3、师生交流信的内容。(归纳、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三、精读训练:13/26(一)学习第一小节:1、师:的确,这封信的内容我们一读就明白了。可是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透彻地弄明白文章里写的东西,我们还是得继续读、仔细读、用心读。2、请你轻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你读出了什么?1、抓“温暖”一词,追问:为什么巴金认为孩子们给他带来了温暖?理解“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2、想象一下:这40个孩子会在信中说些什么?3、这段文字让你感到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活泼、可爱、天真……)4、能将你的读书感受融进朗读中吗?试一试!5、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二)学习第二小节:1、师:看来,读果然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我们接着来读一读第二小节。这回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2、你又读出了什么?1、巴金在病中依然坚持着给孩子回信。①伸出你们的右手,拿出
本文标题: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9980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