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会计基础(1-3章)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2014版的考试大纲与2009版的考试大纲对比有哪些变化。2014年《会计基础》新大纲整体比2009年考试大纲相关内容列明的更加详细,知识点框架下都增加了相应的具体内容。主要的变化就是章节顺序进行了调整,新大纲第五章的内容对应原第十章的内容,在内容上基本上全部重新编写,结构和具体内容都进行了补充调整,其余章节也依次进行了调整。新大纲第一章新增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准则体系”相关内容。删除了原第九章“会计档案”的相关内容。新大纲既是对旧大纲的全面补充和完善,也是对原大纲有关内容的全面解读和深化,新大纲内容丰富,甚至可以当成教材来学习,这就要求各位学习全面理解,并通过大量练习来巩固各个知识点。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基础班讲义(新大纲)前言2012年12月10日,财政部印发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3号),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2014年4月4日,财政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修订)的通知(财办会〔2014〕13号),对2009年版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财政部要求新大纲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一、会计的概念与特征(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三)会计的发展历程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1、古代会计(复式记账法以前):以实物和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以官厅会计为主;采用单式记账法;2、近代会计(复式记账法开始):第一个里程碑:1494年数学家卢卡·帕乔利(“近代会计之父”)出版的《算数、几何、比与比例概要》(《簿记论》;第二个里程碑:1854年在英国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会计师协会——爱丁堡会计师协会。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作为独立的管理职能;以企业会计为主;采用复式记账法;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使会计成为一门科学。3、现代会计(20世纪50年代以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会计理论形成;会计新趋势:(1)电算化会计(2)电子商务会计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资金运动资金的运用资金的投入(起点)—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的退出★(终点)|||所有者投入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上交税费债权人投入偿还债务利润分配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生产经营活动三个重要环节:供应-——生产——销售★资金运动: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二)会计目标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外部、内部)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一、会计的职能(一)基本职能1.核算职能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特点】(1)货币计量为主(2)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2.监督职能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它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特点】(1)价值指标(2)全程监督核算与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障(二)拓展职能1、预测经济前景;2、参与经济决策;3、评价经营业绩。二、会计核算的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经济业务事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循环:确认、计量、报告等环节;凭证(起点)——账簿(中间环节)——报告(最终成果)第三节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一、会计假设的含义•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空间范围•【含义】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意义:•1、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2、严格区分会计主体经济活动或与会计所有者的经济活动【提示】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包括集团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销售部门、生产车间等等【例题.多选题】下列各经济组织中,属于会计主体的有()。A.集团公司的子公司B.合伙企业C.个体工商户D.国有独资企业【答案】ABCD(二)持续经营——时间范围•【含义】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差别。•【要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核算必须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意义】资产按历史成本计量(三)会计分期——时间段落•(1)含义•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2)要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会计科目和编制会计报表。•(3)分类•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1月1日至12月31日。•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企业至少应当编制年度财务报表。•(4)意义•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应收、应付、预收、预付会计处理方法(四)货币计量•1、含义•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2、要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3、特别提示•①一般来说,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②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③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四大假设总结:会计主体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二、会计基础(一)权责发生制:认事不认钱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的标准,合理确认当期损益的一种会计基础。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二)收付实现制:认钱不认事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以及部分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即:企业(权责);事业(权责、收付);行政(收付)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八个要求)八点要求解释真实性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明晰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纵向可比)。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横向可比)。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注意:需要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谨慎性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及流入与流出。及时性不得提前或者延后。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一、会计准则的构成《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二、企业会计准则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三、小企业会计准则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符合适用条件的小企业自2013年1月1日起执行,并鼓励提前执行。四、事业单位会计准则2012年12月6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施行。该准则对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予以规范。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第一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的含义和分类会计要素是指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所确定的财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因素,同时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是企业会计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在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反映,是构成资产负债表的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反映,是构成利润表的要素。【例题.单选题】()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A.交易或事项B.会计科目C.账户D.会计要素【答案】D【例题.多选题】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A.资产B.负债C.利润D.所有者权益【答案】ABD会计要素及相互关系(财务状况三要素)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资产负债第一等式(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权益10000万=4000万+6000万=10000万注:(1)反映特定日期(年末、半年末、季末、月末)的财务状况,为静态要素。(2)是编制资产负债表(静态报表)的依据。企业10000万会计要素及相互关系(经营成果三要素)第二等式:收入-费用=利润700万-500万=200万注:(1)反映特定时期(全年、半年、全季度、全月)的经营成果,为动态要素。(2)是编制利润表(动态报表)的依据。两个等式的相互关系资产+新增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10000万+200万=4000万+6000万+200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0200万=4000万+6200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10200万=4000万+6000万+700万-500万(第三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10200万+500万=4000万+6000万+700万资金运用资金来源(一)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注意各类资产包括的内容)1.流动资产:≤1年(一个营业周期)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货等。(多选)理解:(1)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处于货币形态,统称为货币资产或货币资金;(2)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近期内出售,以赚取差价为目的的股票、债券等;(3)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包括原材料、周转材料、在产品、半产品、产成品、商品以及委托加工物资等。2.非
本文标题:会计基础(1-3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21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