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会计学2010年11月会计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现代会计学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会计学课程主要围绕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等内容,阐述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定义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综合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的一种管理活动。确认计量报告分析目的为使用者提供信息资料,包括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分类企业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公共会计企业会计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内部审计。二、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古代会计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会计,以会计专职人员的出现和会计机构的产生为标志。宋代——四柱结算法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明清——进-缴=存-该近代会计15世纪以后的会计,以复式记账法的诞生为标志。现代会计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以管理会计的形成并与财务会计分离为标志。符号记录书契反映单式簿记复式簿记现代会计三、会计的职能和任务会计职能:核算职能、监督职能此外,还有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控制、会计分析等职能。会计形象:满腔热血把财务学会,当了会计吃苦受罪,一天到晚必须就位,办公桌前终日疲惫,从早到晚比牛还累,屁大点帐不敢不对,逢年过节加班应对,一时一刻不敢离位,周末不休还要开会,税务检查让人崩溃,天天干活不懂社会,工资不高还要缴税,脊椎增生天天受罪,抛家舍业愧对长辈,回到家里还要惧内,囊中羞涩见人惭愧,百姓还说我们受贿,青春年华如此狼狈,此般生活实在无味!干会计真累!会计的一生:是与数字打交道的一生,是与税务局斗智斗勇的一生,是拿生命掩护老板少交税的一生,是帮人理财但自己穷光蛋的一生。四、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对象:资金运动1、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是指一个企业在一定时点上的资产总值和权益总值。资金来源=资金占用2、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循环和周转资金货币储备生产成品货币投入资金资金资金资金资金(自有)(借入)人工资金分配机器和退出五、会计核算方法(一)会计核算程序1、会计确认2、会计计量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3、会计记录4、会计报告(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设置会计科目和帐户;复式记帐;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帐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资料分析利用。设置账户填制和审核凭证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复式记账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经济业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凭证经济业务第二节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法•会计准则•其他法规会计法•会计法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凡是在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都必须依照会计法的规定来办理会计事务。会计准则和其他会计法规也是以会计法为依据来制定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信息生成、约束会计核算工作的规则,也是评价会计工作质量的标准。•会计准则一般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准则,第二个层次是具体准则。•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原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有关的其他经济法规•公司法、证券交易法、税法、票据法等。•会计人员职权条例、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的基本假设是指一般在会计实践中长期奉行,不需证明便为人们所接受的前提条件。财务会计要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才能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信息,所以会计假设也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我国会计基本准则明确了四个基本假设,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所反映的是一个特定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而不包括投资者本人的经济业务和其他经营单位的经营活动。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B会计主体C会计主体A会计主体确立会计主体前提的意义◆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前提和全部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A会计主体B会计主体A向B销售产品,货款暂未收到解决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必要性——同一项经济业务对不同会计主体的经济性质所决定的。应收账款(债权)应付账款(债务)(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会计核算应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A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停业清理经营发展趋势确立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是“会计分期”前提条件和实际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等建立的基础。A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经营发展趋势(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假设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过程,划分为较短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报表。它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1234567891011121月1日季度半年度12月31日月度年度A会计主体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使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一贯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4月份财务状况如何?经营成果怎样?结账可知。会计报表报告123456789101112A会计主体1月1日12月31日年度月度季度半年度(四)货币计量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经营成果,都通过价值稳定的货币予以综合反映,其他计量单位虽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这个前提一般含有币值不变假设,它明确了会计核算的计量尺度。确立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核算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二、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会计处理基础(1)收付实现制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处理基础。凡本期内实际收到的款项或本期内实际支付的各期费用,不论其是否应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收入或费用处理。反之,凡本期内未曾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或未曾实际支付的费用,即使应当属于本期,亦不作为本期收入或费用处理。(2)权责发生制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销售产品,货款3000元暂未收到。虽未收到货币资金,但已获得收款权利,仍计算为3月份的收入。收入用银行存款支付4、5、6月的财产保险费1200元。虽然支付了货币资金,但本月并不受益(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应由4、5、6月份分摊。费用3月4月5月6月第四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一、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能真实地反映它所要反映的实际现象而且其反映是没有偏差的。信息是否具有客观性,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反映真实、可验证性和中立性。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会计信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其他方面–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二、相关性也称有用性,要求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应当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即“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会计信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其他方面三、可理解性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经济业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核算环节会计报告环节要求:清晰明了,便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四、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包括:同一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的纵向可比。不同企业之间在同一会计期间的横向可比。123456789101112会计主体会计期间会计指标口径一致,相互可比A会计主体B会计主体会计指标:如企业考核财务状况采用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指标等。五、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六、重要性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对资产、负债和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会计信息重要信息次要信息突出反映合并反映会计报表七、谨慎性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要义在于:应当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而不应预计可能发生的收入和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未来可能实现收入购买股票100000元,预计获股利20000元。不可高估:不能作为企业本月的收入入账。3月4月5月未来可能发生损失未收货款30000元,预计损失150元。不可低估:充分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将可能发生的损失计算为本月费用。八、及时性要求会计信息应当及时处理,及时提供。即“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一是及时收集会计信息二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三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上述八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密切配合,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体系。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从而使会计这一企业的语言发挥出它应有的重要作用,使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满足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要求: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1、权责发生制原则2、配比原则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与费用之间的配合比较。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配合比较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配合比较因果关系的配比3、历史成本原则也称实际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价。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购买M设备一台,发生支出100000元。按实际成本100000元登记在“固定资产”账户。M设备的市场价格降低为95000元,但企业不得自行调整“固定资产”账户记录。2001年8月2002年2月对于发生的减值5000元,企业可以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4、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购入4000元材料用于产品生产。该材料发挥效益的期间一般不会超过一个年度,消耗后应全部计算为本年费用。购入A设备一台,价值200000元。该设备可能会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连续多年发挥效益,每年只能将其消耗的部分价值计算为当年费用。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2002年2003年2004年
本文标题:会计学总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29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