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范文4篇
1/12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范文4篇【参考指引】此例优秀文档“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范文4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以供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这对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长三角区域合作已经走过了区域的布局合作和要素合作阶段,深化至体制机制的创新,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深层次阶段。在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推进的同时,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城市功能定位与分工不明晰,同质竞争仍较普遍,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现实与隐形的壁垒,城际交通互联互通和一体化管理仍有较大差距,区域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效联动机制尚未建立等。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通过设立更高层级的协调发展机构,建立多领域、多层次的协调发展机制。通过开展长三角城市功能协同发展研究,形成有序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通过2/12完善快速交通和同城化网络,构筑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通过设立环境监管治理制度和生态建设专项基金,构建长三角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同时,要加强区域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联动实施推进创新体系建设等重大战略,协同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全球科创中心、自由贸易区等重要功能区建设。在此过程中,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一员,需紧紧围绕顶层规划体系、产业分工协作、创新要素培育、区域交通一体、生态协同治理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主动对接和支持上海长三角龙头作用的发挥,加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长三角顶层规划体系首先,瞄准长三角区域顶层规划设计。注重立足需求,统筹全局,突出重点,有序实施,积极深化实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呼应《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促进空间体系一体化发展。其次,加强与周边区域的无缝衔接。在涉及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维护时,要重视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的无缝衔接,为融合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统一性、可操作性的发展蓝图。再次,提升内部功能板块的能级。为积极呼应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要继续提升城市群内部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落实“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打造扬子江城市群经济增长极,推动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发3/12展能级,实现区域发展由同质竞争向协同融合转变。共建长三角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首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在巩固传统制造业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合,提高传统产业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其次,培育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树立与新时代和本省实践相适应的思维方式,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实现先进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协同攻关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共建长三角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再次,加强区域间产业分工协作。利用上海的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和资源、产业链等外溢的机遇,结合自身优势,瞄准国家或长三角地区急需的重点产业领域,加强研究谋划,进行整体战略部署,坚持产业的分工协作、错位发展,打造区域特色产业,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形成合理分工、协作有序的发展格局。打造长三角创新功能示范区首先,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围绕经济发展高质量,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利用区域内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科创资源,借助上海科创中心和合肥国家科学城的建设机遇,加快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系统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其次,推进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教育、科研投入力度,大力引进国内外科技创新人才和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团队,打通和长三角其它地区高4/12校、企业和科研机构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联合建设区域高层次创新载体和研发服务平台,加强科技资源交流共享,开创长三角科技合作共赢新局面。再次,实现创新要素跨区域联动。瞄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通过打通与上海、浙江、安徽在创新要素流动上的界限,实现科创资源的协同创新。加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与上海张江、合肥科学城、G60科创走廊等国家级科学中心的联动,打造长三角创新集群重要连接点,合力建设长三角创新功能示范区,打造世界级创新经济发动机。建设区域一体的交通网络体系首先,加快交通干线骨架的建设。进一步加大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区内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路线、过江通道等主要交通轴线的架设,打造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系统,支撑“1+3”重点功能区发展。其次,实现跨区域交通的无缝连接。通过推进沿海经济带、沿江生态带、江淮生态经济区、宁杭生态经济带等的交通运输规划研究,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强跨省市城际铁路、公交、轨道交通线路有效衔接的协调,实现与上海及长三角其它地区无缝连接。再次,完善同城化的交通网络体系。推动与长三角城市间公交一卡通、通关一体化等的全面实施,支持主要城市间开通城市公共交通线路。临沪地区城市加快与上海同城化步伐,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其余城市跻身上海2小时交通经济圈。构建跨区域生态协同战略区5/12首先,建立区域生态保护联盟。重点围绕长江、太湖、洪泽湖、大运河等生态重点功能区,以江淮生态经济区、沿江生态带、宁杭生态经济带建设为契机,与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及长三角其它地区实现区域共享、生态共保,协同建设长三角区域发展绿色新空间。其次,加强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治。以推进“263”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实施生态河湖行动计划,重点开展大气、水环境、土壤三大治理行动,积极参与长江下游以水污染治理为核心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与长三角同流域及其它地区实行多管齐下,联防联治,共同推进长三角江河湖海的生态协同治理。再次,设立生态建设专项基金。重点对跨区域的环境污染防控、环境治理等工作进行资金扶持和政策奖励。健全和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对在区域环境保护中承担生态功能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地区,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予以合理的经济补偿。实现制度创新的跨区域联动首先,要积极配合长三角跨行政区域协调管理机构的工作,统筹好区域内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战略资源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做好与其它两省一市的协调工作。其次,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和长三角其它地区联手构建协调的制度框架和实施细则,实现区域制度架构的融合。同时,与长三角其它地区相关政府部门一起,协商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问题和相应举措,完善具有整体性、专业性和协调性的“长江经济带下游1+36/12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再次,鼓励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积极探索与长三角核心区、非核心区之间的联动发展机制,支持区域性的非政府社团组织或民间组织发展,不定期地针对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问题和举措开展专题研讨,使企业、非政府组织、居民等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29月28日,大通镇开展了集中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会议。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大势和发展规律,科学分析我国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的新变化,着眼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作出加快形成以国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努力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在主持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长三角区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大胆突破,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于我们做好当前经济工作,构新发展格局,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7/12今天,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面对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面对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进而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同时要认识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3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近年来,来安汊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以“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探索共建“大江北党建联盟”协调机制,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党建综合体”,推动区域发展整体提质增效。一、加强顶层设计,以组织共建为平台,搭建区域化党建运行机制。一是强化理念融合,先后组织非公企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批示和对考察安徽系列讲话精神集中学习21次、交流座谈7次,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职责使命认识不到位等问题。二是强化党建融合,积极对接汊河镇与南京市江北新区葛塘、顶山、盘城街道,签订党8/12建共建协议,计划吸纳15家党建强发展强的非公企业、党建基础和管理水平较强的8个社区参与,构建交流互动平台。三是强化组织融合。形成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先后成立5个功能型党支部,通过党员队伍共管、资源信息共享等形式,增强党组织实质作用发挥,实现对傲宇数控、金边溪轨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18家跨界非公企业的组织工作全覆盖。二、注重整体规划,以工作共推为目标,构建区域化党建整体格局。一是重协调,构建“1+2+3”的党建工作模式:“1”即上级党建工作要求;“2”即开发区党建工作要求;“3”即企业自身需要。进一步厘清职责,将党建与公司治理相融合,协调发展。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二是重氛围,构筑信息共享平台。举行长三角媒体汊河行活动,南京日报、澎湃新闻、江苏电视台等20家长三角主流媒体聚焦汊河,对外发布汊河经济开发区信息,全面描绘汊河党务、政务、企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画卷。三是重对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按照“党委搭台、企业唱戏”的主基调,汊河开发区党工委牵头,组织一批党建强、发展强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与江北新区产业链上流企业进行点对点接洽,共谋发展。如,盛世高科有限公司与浦镇车辆厂、滁州南钢盛达事业有限公司与南京钢铁集团以党组织合作交流为纽带,不断进行生产合作。三、聚焦区域发展,以人才共享为手段,激发区域化党建工作动能。一是创新“星火党支部”接续培养模式,让人才“走向党”。针对跨界企业党组织异地归属的问题,汊河经济9/12开发区党工委选派机关党员成立“星火党支部”联系45家本地尚未成立党组织的跨界企业和小微企业员工进行接续培养。二是促进高层次人才团队落地,让人才“引得进”。发挥汊河双创园引才平台作用,汊河开发区党工委承办“来安县首届长三角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优质人才落地生根。开发区党工委先后与北京虚实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进行项目洽谈,落地节能环保设备生产等多个科技项目。三是解决高层次人才后顾之忧,让人才“留得住”。双创产业园招引小微孵化企业8个,芯谷孵化、联东U谷、世企汇谷和博淞孵化等4个双创孵化产业综合体落户园区,“长宁路-王桥路”十字科创走廊基本形成。四、突出品牌效应,以文化共促为平台,健全区域化党建服务载体。一是深化区域党委交流,增强组织联系。汊河开发区党工委多次筹办跨界文体联合活动,实现“两地”党建多领域高频互动。如,汊河开发区党工委定期举办足球邀请赛,先后邀请南京天成足球队、火蓝足球队跨界参与。二是深化跨界团体交流,增强民间联系。依托两地资源互补优势,联动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加深两地非公企业党组织、社会
本文标题: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范文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307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