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新会计法第九条第二款
11.引言新《会计法》第九条第二款、第十三条第三款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薄及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然而,尽管针对会计问题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惩罚会计信息虚假错弊现象的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会计错弊现象仍然屡禁不止,而且手段翻新、形式多样,几乎防不胜放。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信息不真实,财务核算弄虚作假,财务管理失控,大大削弱了会计为经济服务的职能,直接危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国民经济的将抗发展,根治会计错弊成了当务之急。为了让会计问题得到根治,所以我们必须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会计的职业道德,认真学习并加大研究,减少因为会计职业道德的缺陷而造成的不足2.财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财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其在进行会计活动、处理会计关系时所形成的职业规律、职业观念和职业原则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一是爱岗敬业。即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爱岗敬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二是熟悉法规。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自己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循章,依法把守关口,同时还要进行法规的宣传,提高法制观念。2三是依法办事。会计人员不仅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而且必须树立自己职业的形象和人格的尊严,敢于抵制歪风邪气,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四是客观公正。会计信息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微观决策,而且关系到宏观决策。做好会计工作,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也同样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五是搞好服务。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积极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六是保守秘密。作为会计人员,应当确立泄密失德的观点,对于自己知悉的内部机密,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要严守秘密,不得为一已私利而泄露机密。3.财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现状分析3.1我国财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3.1.1敬业不够,职业态度不端对会计工作认识不足,工作热情不高。认为会计工作就是算账,没有更大的发展,而且经济收入也不很高,从而在工作中马马虎虎,敷衍塞责。学习劲头不足,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不高。要做好会计工作,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和较强的工作技能。会计新知识不断产生,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完善,这都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例如:2002年财政部对保险、烟草、等行业192户以及相关的91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共查出不实资产115亿3元,不实利润24.2亿元。有22户企业存在账外设账问题。上述不实的财务会计报告均是出自公司、企业及会计人员之手,而且一些注册会计师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3.1.2贪污受贿,职业良心不正财务部门掌管企业的资金,特别是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集团总公司的财务部门,有给下属单位或分公司划拨资金的权利。有的会计人员利用职权收受贿赂,串通违纪,合谋贪污。例如:对一千多名在岗会计人员的调查表明:当单位负责人授意你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你是坚持原则还是按单位负责人意见办。结果显示:选择坚持原则的仅占16.87%;选择按单位负责人意见办,同时做好会计上“技术处理”的占61.27%;选择直接按单位负责人意见办的占21.86%。如原甘洛县粮食局会计谢某某,在其担任会计期间,因顶不住单位负责人的压力,采取收支不入账、伪造会计资料等方式,伙同原局长、副局长贪污公款百余万元。3.1.3挪用公款,职业纪律不强会计人员贪图金钱,不遵守道德规范,最容易采取的会计行为就是挪用公款。据调查,挪用公款案占会计人员经济犯罪案件的80%以上,并且许多贪污案都是由挪用公款案引发的。例如:2004年,审计38个中央部门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90.6亿元,12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的问题,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性资金10.75亿元,14个部门向下属单位或相关单位转移财政性资金9.35亿元,19个部门或其下属单位隐瞒截留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设置账外账、小金库共3.5亿元,主要用于发放福利补贴及其他不合理开支。43.2财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滑坡的主要原因3.2.1财务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我国会计师队伍是一支新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的“联合军”,在职业道德、业务素质、文化修养等方面还达不到高水准,从业人员对会计师的职业特性尚缺乏全面的认识,没有普遍树立起强烈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以及职业道德意识,有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偏低,不求上进,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缺乏努力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精神,他们不学法、不懂法,谈不上遵纪守法,更不能依法办事,以致无法按制度、准则规定处理会计业务,他们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难以保证真实可靠,其行为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3.2.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体系不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是利益的驱动。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一方面,必须遵守国家的法规,避免因违犯法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必须接受单位负责人的领导,按单位负责人的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工作。与会计信息有关的利益中有些是直接利益,相关人员可直接通过制造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所获得的好处,如通过虚计利润骗取奖励等;也有些是间接利益,如单位负责人通过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并因此获得相应的好处等。由此可见,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关系极为复杂,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导致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进而产生了虚假会计信息,究其根源是利益机制的驱动和缺少一个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3.2.3法规制度不健全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逐步完善,法律、法规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5了深刻的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自然也不例外,加大执法力度、加强会计监督能避免和消除管理上的许多漏洞,促使会计人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提高自身修养,大大降低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可能性。相反,执法不严、会计监督不力,会使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行为得以发生、蔓延。健全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强化法律环境,对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自律,减少会计人员的非职业道德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在当今社会中,离开了法律的道德,其作用是有限的,道德与法律的结合,将使道德的作用得以强化,发挥的作用更彻底,将使职业道德的自律更为直接、更有力度。3.2.4监督处罚力度不够朱总理2001年4月16日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挥毫写下了语重心长的四字校训“不做假账”,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对全国财会工作者提出的警训,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对财会人员的职业监督却失之于宽,在不少地区甚至显得苍白无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使部分会计人员经常面临被辞退、失业的威胁或压力。会计人员不听领导的安排或在与领导发生冲突时仍坚持原则很可能丢掉饭碗。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会计人员为了保证稳定的工作以养家糊口,把会计人员客观公正、坚持原则的职业道德置于从属地位。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有的为了自己的私利甚至主动参与串通作弊。目前,我国《刑法》《会计法》等相关法规对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处罚较轻。在实际处罚过程中,绝大多数只停留在罚款和停职上。从行业的职业道德约束来看,其约束力和行业处罚力度也远远不够,致使犯罪收入远6远大于犯罪成本,这无疑助长了一部分会计人员去冒险。4.加强财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4.1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个人道德修养,一方面依靠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依靠社会教育来强化。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处于放纵阶段,不能指望良好道德在短期内能自发形成,而应该下大力气狠抓落实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是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法制教育。德治必须与法治联系起来,互相促进。要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和相关领导人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引导每个会计行为者自觉履行《会计法》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把权力和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会计从业人员合法利益的利益观。二是要引导会计从业人员自省自律。切实增强从业人员自省、自律、自重意识是培育、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所谓自省、就是每天都要反复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以便发现违背常理和道德要求之处并及时纠正;所谓自律,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检点,防止违背道德的意识与行为的出现。因此,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自觉接受职业道德的引导、规范,自觉检查自己的言行,思考自己的得与失、对与错,自觉纠正言行偏差,按照会计职业道德要求,逐步完成从自发到自觉,从外表到内心、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转变,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到一个新境界。单位领导的道德水平、修养直接影响着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发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参与竞争,单位领导经营目标发生了变化,加之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使部分领导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扭曲,利欲膨胀,不择手段地实现个人目的或小集团利益,会计人员则成为其可直接利用的工具。因此,在加强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7德修养的同时,必须提高领导的道德修养。一方面通过领导的模范作用,去带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要减少领导道德修养对会计道德的负面影响。4.2完善会计管理体制首先,市场经济机制是权利制衡机制,与之相配套,会计管理体制也应向多元化发展,如有些地区、部门对会计人员实行委派制、财务总监制、代理记账制。其次明确会计责任主体、责任行为主体、职责范围,明确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如《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会计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可以抵制单位领导授意、指使、强令情况下的会计弄虚作假,促进会计人员职业行为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为会计人员规范执业奠定基础,达到源头治理目的。4.3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监督机制强化政府监管力度、完善单位内部监督、借助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加大监管力度,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产生外在压力,规范其从业行为。第一,要加强财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首先要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会计从业人员,责令单位调换其工作岗位。其次,要定期对企事业单位对国家财径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若发现问题,要及时查清原因,进行严肃处理。8第二,加强单位内部的监督检查。一是内部审计部门要制定计划,对会计部门的业务处理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监督,二是加大会计人员业绩和差错考核力度,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考核指标,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修养,促使其职业道德行为更加规范。4.4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不同的市场经济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与之相适应。目前,会计职业道德只有原则性的规定,没有详细的具体内容,在实践中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约束性不大,建议应将大家公认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具体条款化,引导、约束、规范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对现有法律法规中一些责任和处罚不明确的条款加以修改,并增加对那些在现实中出现而法律法规中没有涉及的情况的规定。我们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相关法律法规里面增加民事赔偿制度的规定,对因有关人员造假而产生的损失,由其按照责任大小进行承担,尤其是要明确和加大单位负责人的赔偿比例,这样会计信息使用者一旦受到虚假信息损害就会依照有关条款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获取赔偿。民事赔偿责任并不排除刑事责任等当事人应当承担的其他责任,以此达到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和惩罚违法违规者的目的,遏制失信行为。与此同时,还要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压缩想象空间,如
本文标题:新会计法第九条第二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78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