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会计学基础HUANGJUAN企业会计准则目的: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制定时间:2006年4月制定,2007年1月1日执行制定单位:中国财政部制定内容:1项基本准则及38项具体准则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会计学基础HUANGJUAN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会计核算基础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以及在这个前提下进行会计核算的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质量要求。会计核算前提条件标准要求会计学基础HUANGJUAN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内容提要:1.会计假设2.会计记账基础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4.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会计学基础HUANGJUAN第一节会计假设一、会计假设的定义◆也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为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等所做的基本假定。会计核算前提条件核算范围核算内容核算程序核算方法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会计学基础HUANGJUAN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企业的经济业务与其他企业单位的经济业务。◆企业的经济业务与企业投资者的经济业务◆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A会计主体C会计主体B会计主体D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学基础HUANGJUAN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人员服务的特定单位。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单位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一个法律主体可以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一个会计主体不一定是一个法律主体。国有企业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分公司会计主体独自立负经盈营亏法律主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学基础HUANGJUAN2.持续经营假设(1)持续经营假设的定义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以会计主体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其破产和清算等特殊情况。持续经营发展破产清算某会计主体两种发展趋势会计学基础HUANGJUAN(2)确立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和内容(资金正常运动期间发生的经济活动)。◆是“会计分期”假设和实际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等建立的基础。会计学基础HUANGJUAN(1)会计分期的定义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把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资金运动)划分为相等的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3.会计分期123456789101112会计期间会计年度会计中期A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发展会计学基础HUANGJUAN(2)确立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解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明确了何时记账、算账和报账。◆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使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等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会计学基础HUANGJUAN(1)货币计量的定义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辅之以实物量、劳动工时等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解决了会计核算的方法。◆采用币值稳定的货币为前提。4.货币计量会计学基础HUANGJUAN(2)确立货币计量前提的意义◆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能用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历史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等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会计学基础HUANGJUAN第二节会计记账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会计学基础HUANGJUAN本月如何计收入和费用?本月A企业销售商品一批,收入100万元,货款于5月初尚可收到。本月支付全年报刊杂志费3600元。本月收到上年度商品销售收入共400万元。本月发生水电费2000元,于12月末集中支付。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会计学基础HUANGJUAN也称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1.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应收应付在处理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交易或者事项时,凡属于本期实现的收入,不论款项是否收到,都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属于本期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实际支付,都作为本期费用处理。注: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一、权责发生制会计学基础HUANGJUAN会计学基础HUANGJUAN企业于6月份预收货款20000元,按合同规定,产品于7月份发出。企业于6月份预付7月份的房屋租赁费4000元。企业7月份售出产品,价款10000元,款项将在8月份收到。企业7月份发生费用5000元,款项将在8月份支付。权责发生制举例7月份收入:20000+10000=300007月份费用:4000+5000=90007月份利润:30000-9000=21000会计学基础HUANGJUAN也称现收现付制或现金制。1.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实收实付在处理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交易或者事项时,凡实际收到了款项即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实际支出了款项即作为本期费用处理。而不问其是否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二、收付实现制会计学基础HUANGJUAN★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货币资金的实际收到或支付为标准。假定在5月实际收到货款。全部计算为5月份的收入。3月实际付款。全部计算为3月份的费用,其他月份不再分摊费用会计学基础HUANGJUAN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可理解性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学基础HUANGJUAN1.可靠性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核算停虚假经济业务停虚假会计信息会计报告会计学基础HUANGJUAN违反真实性原则的两种表现形式虚假的经济业务真实的经济业务填制登记日记账总账明细账违反会计制度规定填制凭证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登记伪造会计凭证变造会计凭证虚假会计信息会计学基础HUANGJUAN真实性原则的意义真实会计信息虚假会计信息虚假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如实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正确决策错误决策会计学基础HUANGJUAN•2.相关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其他方面:社会公众、客户、职工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会计信息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会计学基础HUANGJUAN3.可理解性企业提供的的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运用。会计学基础HUANGJUAN4.可比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纵向可比;●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的横向可比。横向可比纵向可比★如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使用等会计学基础HUANGJUAN可比性原则的意义及要求海尔集团长虹集团两者都遵循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相互可比?一笔资金投向哪里会计学基础HUANGJUAN•【例题1】可比性要求()。A.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B.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C.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D.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会计学基础HUANGJUAN•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的法律形式作为依据。会计学基础HUANGJUAN6.重要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会计学基础HUANGJUAN•7.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会计学基础HUANGJUAN8.及时性原则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会计学基础HUANGJUAN第四节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一、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一)会计要素确认●将交易或事项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的过程——初始确认;●将交易或事项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列入财务报告的过程——最终确认。经济业务会计要素财务报告初始确认最终确认账簿会计学基础HUANGJUAN•1.初始确认条件•(1)符合要素定义;•(2)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3)有关价值可靠计量。经济业务会计要素财务报告初始确认最终确认账簿2.最终确认条件(1)符合要素定义;(2)符合要素确认条件。二者必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会计学基础HUANGJUAN楼房应以何种价格入账?•如果一栋楼房的购买价格是150000美元,而销售方可能曾要求楼房的销售价格是170000美元;楼房的评估价格可能是125000美元、购买方购进楼房后可能会有其他企业对该楼房的报价为175000美元。(二)会计要素计量会计学基础HUANGJUAN•(二)会计要素计量•●对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动金额的确认过程。•1.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计量属性对资产的计量对负债的计量历史成本按购置时的金额按承担现实义务时的金额重置成本按现时购买的金额按现在偿还的金额可变现净值按现时销售的金额现值按预计使用和处置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量折现金额按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净现金流出量折现的金额公允价值按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易的金额按交易双方自愿进行债务清偿的金额会计学基础HUANGJUAN•2.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采用其他成本计量属性时,应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本文标题:第2章会计核算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92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