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精品解析:2022年湖北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本试卷共8页,19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秦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O16Mg24Al27Ca40本卷涉及的实验均须在专业人士指导和李余得到充分保障的条件下完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加入明矾后泥水变澄清B.北京冬奥会用水快速制冰C.炖排骨汤时加点醋味道更鲜D.切开的茄子放置后切面变色【答案】B【解析】【详解】A.明矾净水的原理为:3++23Al+3HOAl(OH)+3H,3Al(OH)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使泥水变澄清,涉及化学变化,A错误;B.水和冰分子式都是H2O,水快速制冰为物理变化,B正确;C.炖排骨汤时放点醋,可使骨头中的钙、磷、铁等矿物质溶解出来,营养值更价高。此外,醋还可以防止食物中的维生素被破坏,涉及化学变化,C错误;D.茄子中存在一类叫“酚氧化酶”的物质,它见到氧气之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有色的物质。反应时间越长,颜色越深,D错误;故选B。的2.莲藕含多酚类物质,其典型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能与溴水反应B.可用作抗氧化剂C.有特征红外吸收峰D.能与3Fe发生显色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苯酚可以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取代位置在酚羟基的邻、对位,同理该物质也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A错误;B.该物质含有酚羟基,酚羟基容易被氧化,故可以用作抗氧化剂,B正确;C.该物质红外光谱能看到有O-H键等,有特征红外吸收峰,C正确;D.该物质含有酚羟基,能与铁离子发生显色反应,D正确;故答案选A。3.武当山金殿是铜铸鎏金大殿。传统鎏金工艺是将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火除汞,使金附着在器物表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鎏金工艺利用了汞的挥发性B.鎏金工艺中金发生了化学反应C.鎏金工艺的原理可用于金的富集D.用电化学方法也可实现铜上覆金【答案】B【解析】【详解】A.加热除汞,说明汞易挥发,A正确;B.将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然后加热汞挥发后留下金,整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C.金溶于汞中,然后再加热除去汞,使得金的纯度增大,所以可以用于金的富集,C正确;D.用电解的方法,铜做阴极,电解液中含有可溶性的含金离子,则可实现铜上镀金,D正确;故选B。4.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10.1Lmol氨水中:2233AgCuNOSO、、、B.在10.1Lmol氯化钠溶液中:323IFeBaHCO、、、C.在10.1Lmol醋酸溶液中:244HSONHBr、、、D.在10.1Lmol硝酸银溶液中:23KClNaCO、、、【答案】C【解析】【详解】A.氨水显碱性,会与+2+AgCu、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B.3+-FeI、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C.醋酸显酸性,在醋酸溶液中2-+-+44SONHBrH、、、均不会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D.硝酸银中的银离子会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答案选C。5.化学物质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维生素C可以还原活性氧自由基B.蛋白质只能由蛋白酶催化水解C.淀粉可用2CO为原料人工合成D.核酸可视为核苷酸的聚合产物【答案】B【解析】【详解】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活性氧自由基,故A正确;B.蛋白质在酸、碱的作用下也能发生水解,故B错误;C.将二氧化碳先还原生成甲醇,再转化为淀粉,实现用2CO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故C正确;D.核苷酸通过聚合反应制备核酸,故D正确;故选B。6.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或现象错误的是A.滴入酚酞溶液B.吸氧腐蚀C.钠的燃烧D.石蜡油的热分解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A.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会因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滴入酚酞溶液后,碳酸钠溶液呈现红色,碳酸氢钠的溶液呈现浅红色,A正确;B.食盐水为中性,铁钉发生吸氧腐蚀,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B正确;C.钠燃烧温度在400℃以上,玻璃表面皿不耐高温,故钠燃烧通常载体为坩埚或者燃烧匙,C错误;D.石蜡油发生热分解,产生不饱和烃,不饱和烃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试管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正确;故答案选C。7.60C在高温高压下可转变为具有一定导电性、高硬度的非晶态碳玻璃。下列关于该碳玻璃的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自范性B.与60C互为同素异形体C.含有3sp杂化的碳原子D.化学性质与金刚石有差异【答案】A【解析】【详解】A.自范性是晶体性质,碳玻璃为非晶态,所以没有自范性,A错误;B.碳玻璃和60C均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单质,所以是同素异形体,B正确;C.碳玻璃具有高硬度,与物理性质金刚石类似,因而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含有3sp杂化的碳原子形成化学键,C正确;D.金刚石与碳玻璃属于同素异形体,性质差异主要表现在物理性质上,化学性质上也有着活性的差异,D正确;故选A。8.硫代碳酸钠能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备:22322NaHSs+CSl=NaCSs+HS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NaCS不能被氧化B.23NaCS溶液显碱性C.该制备反应是熵减过程D.2CS的热稳定性比2CO的高【答案】B【解析】【详解】A.23NaCS中硫元素为-2价,还原性比较强,能被氧化,故A错误;的B.类比23NaCO溶液,O与S同主族,可知23NaCS溶液显碱性,故B正确;C.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备了硫化氢气体,故该制备反应是熵增过程,故C错误;D.S的原子半径比O小,故C=S键长比C=O键长长,键能小,故2CS的热稳定性比2CO的低,故D错误;故选B。9.某立方卤化物可用于制作光电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Ca的配位数为6B.与F距离最近的是KC.该物质的化学式为3KCaFD.若F换为-Cl,则晶胞棱长将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A.2+Ca配位数为与其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F-的个数,如图所示,2+Ca位于体心,F-位于面心,所以2+Ca配位数为6,A正确;B.F与K的最近距离为棱长的22,F与2+Ca的最近距离为棱长的12,所以与F距离最近的是2+Ca,B错误;C.+K位于顶点,所以+K个数=188=1,F-位于面心,F-个数=162=3,2+Ca位于体心,所以2+Ca个数=1,综上,该物质的化学式为3KCaF,C正确;D.F与-Cl半径不同,替换后晶胞棱长将改变,D正确;故选B。10.2+Be和3+Al的电荷与半径之比相近,导致两元素性质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Be与3+Al都能在水中与氨形成配合物B.2BeCl和3AlCl熔点都比2MgCl的低C.2BeOH和3AlOH均可表现出弱酸性D.Be和Al的氢化物都不能在酸中稳定存在【答案】A【解析】【详解】A.3+Al半径小,不能容纳6个氮原子和它配位,则不能在水中与氨形成配合物,A项错误;B.2BeCl和3AlCl属于分子晶体,而2MgCl属于离子晶体,则2BeCl和3AlCl的熔点都比2MgCl的低,B项正确;C.2BeOH和3AlOH均为两性氢氧化物,则均可表现出弱酸性,C项正确;D.Be和Al的氢化物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氢气,则都不能在酸中稳定存在,D项正确;答案选A。11.磷酰三叠氮是一种高能分子,结构简式为33OPN。下列关于该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非极性分子B.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C.加热条件下会分解并放出2ND.分解产物NPO的电子式为····NP:O:MM【答案】C【解析】【详解】A.磷酰三叠氮分子不是对称结构,分子中的正负电荷重心是不重合的,是极性分子,A项错误;B.磷酰三叠氮分子含有三个P-N键及一个P=O双键,则立体构型为四面体构型,B项错误;C.磷酰三叠氮是一种高能分子,加热条件下会分解并放出2N,C项正确;D.NPO为共价化合物,则电子式为,D项错误;答案选C。1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给出质子H的物质是酸,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强,酸性越强。已知:++253424NH+NH=NH+NH,+-243253NH+CHCOOH=NH+CHCOO,下列酸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25244NHNHNHB.++2534NHCHCOOHNHC.-3243NHNHCHCOOD.++3254CHCOOHNHNH【答案】D【解析】的【详解】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强酸能制得弱酸,根据酸碱质子理论,给出质子H的物质是酸,则反应+-243253NH+CHCOOH=NH+CHCOO中,酸性:+325CHCOOHNH>,反应++253424NH+NH=NH+NH中,酸性:++254NHNH>,故酸性:++3254CHCOOHNHNH,答案选D。13.同位素示踪是研究反应机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知醛与2HO在酸催化下存在如下平衡:+H22RCHO+HORCHOH。据此推测,对羟基苯甲醛与10倍量的182DO在少量酸催化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化合物中含量最高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由已知信息知,苯环上的羟基不发生反应,醛基中的碳氧双键与182DO发生加成反应,在醛基碳原子上会连接两个羟基(分别为-OD,18-OD),两个羟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稳定,会脱水,得到醛基,故的含量最高,故D正确;故选D。14.含磷有机物应用广泛。电解法可实现由白磷直接制备2LiPCN,过程如图所示(Me为甲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21molLiPCN,理论上外电路需要转移2mol电子B.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42P+8CN-4e=4PCNC.在电解过程中-CN向铂电极移动D.电解产生的2H中的氢元素来自于LiOH【答案】D【解析】【详解】A.石墨电极发生反应的物质:P4→2LiPCN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石墨电极为阳极,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42P+8CN-4e=4PCN,则生成21molLiPCN,理论上外电路需要转移1mol电子,A错误;B.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应该得电子,---42P+8CN-4e=4PCN为阳极发生反应,B错误;C.石墨电极:P4→2LiPCN发生氧化反应,为阳极,铂电极为阴极,-CN应该向阳极移动,即移向石墨电极,C错误;D.由所给图示可知HCN在阴极放电,产生-CN和2H,而HCN中的H来自LiOH,则电解产生的2H中的氢元素来自于LiOH,D正确;故选D。15.下图是亚砷酸3AsOH和酒石酸2a1a2HT,lgK=-3.04,lgK=-4.37混合体系中部分物种的c-pH图(浓度:总As为-4-15.010molL,总T为-3-11.010mol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AsOH的a1lgK为9.1B.-2AsOHT的酸性比3AsOH的强的C.pH=3.1时,3AsOH的浓度比-2AsOHT的高D.pH=7.0时,溶液中浓度最高物种为3AsOH【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分析,左侧纵坐标浓度的数量级为10-3mol/L,右坐标浓度的数
本文标题:精品解析:2022年湖北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096469 .html